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789 (京津画派 王梦白 2 )

2017-09-26 10:22:08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王梦白,名云,字梦白。江西丰城人。幼在上海钱庄当学徒,后弃商学画,从黄山寿、吴昌硕游。后到京任司法部录事。陈师曾赏其才,给予指导和褒扬,遂成名于京师。曾任北京美专教职。一度游日本,后因痔疾逝于天津。王梦白早熟,蓄长须,好酒使气,喜面指人非,因又自号骂斋。姚华将之比做性格乖戾的徐文长。王梦白得益于华新罗、徐青藤、李复堂,以小写意名世。其画花鸟、草虫,动物,大都笔势飞扬,生动可掬。画猿猴尤逼肖如真。偶作仕女人物,亦生动有致。弟子以王雪涛最著名。

《红树双猿图》的作者王梦白,祖籍江西丰城,1888年生于浙江衢州,1934年病逝于天津。尽管他的人生历程,跟老家江西的关系不甚密切,在社会交往中他却始终未忘江西乡籍。据说他的名片上写着:“江西老,王云,字梦白,号破斋主人。”他的知交好友陈衡恪比他年长12岁,两人的交往既有志同道合之意,亦有乡邻桑梓之谊。王梦白早年在上海谋生,曾经在灯笼店、钱庄作学徒,业余刻苦习画。宗任伯年,并得到吴昌硕的亲自指导。民国初年,王梦白持吴昌硕代定之笔单前往北京谋职,在司法部担任录事。1915年,在司法部任职的余绍宋与司法部的若干同事一起组织“宣南画社”,请江南名画家汤定之作指导,每次聚会都邀请在北京的书画名流光临切磋,梁启超、姚华、陈衡恪、萧俊贤、王梦白等,都是雅集的常客。1920年,在陈衡恪的推荐下,32岁的王梦白担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教授,开始了人生最辉煌的阶段。

王梦白的画,在后期受徐青藤、华新罗、李复堂等人的影响较大。有些作品中,也有着陈衡恪的影子。比如王梦白的《菊花螃蟹》,现藏于中国美术馆,其笔法和趣味,跟陈衡恪的同类作品《蟹菊图》、《菊轴》、《菊石图》、《松菊图》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1915年,梅兰芳曾经向王梦白学习绘画。每星期一、三、五,王梦白亲往梅宅,现场示范作画技巧。1924年,梅兰芳的30岁生日,王梦白与凌植支、姚华、陈衡恪、齐白石等一起在梅宅合作绘画,王梦白画了一只张嘴的八哥,栩栩如生。此画是梅兰芳最珍爱的绘画作品,张挂于梅家的书房。

1929年4月初,王梦白应邀赴日本介绍中国艺术,在东京、大阪两地曾举办个人画展,受到日本艺术家和鉴藏家的好评,出版了《王梦白画册》。

王梦白先生从美术史的角度上说,有突出的位置。在民国时期他跟齐白石、陈师曾、吴昌硕等等是这个在一个等级线上。王梦白画画很全面,花卉草虫是最擅长的,山水人物画得都很精彩。他还以书法见长,能诗作对,题画常有佳句。由好友陈师曾推荐,任北京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主任。40岁以后,王梦白寓居天津,贫穷潦倒,46岁辞世。因此,王梦白创作的书画数量很少,只有一小部分人收藏他的书画作品。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