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840 (京津画派 周怀民 10 )
国画大师周怀民,曾以"周芦塘"、"周葡萄"著称于世。其实打开《周怀民画集》、《周怀民藏画集》等专著,一幅幅动静相适、浓淡相宜、情景交融、骨力刚健的山水画更为沁人心脾。周怀民先生不仅以画著名,更以他的忠厚为人、待人谦诚、公而忘我、拳拳报国之心而感动后人。老人离开我们已十余载了,是他的百年纪念。他无偿奉献给国家以及后人的100多幅罕世艺术珍品,其中包括明、清时期的古字画,还在家乡无锡的艺术馆中。周老对宋元山水独具匠心,特别对宋代马远的山水深有研究,在采众古人之长、博览名画杰作的基础上,形成了周怀民先生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豪放婉约为一体,工笔写意双美。他的山水画刚劲委婉,古雅多姿,他的葡萄晶莹剔透,他的梅花铁骨冰姿,给人以凝重贤贞之感。
无锡山明水秀、人杰地灵,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书画艺术领域中,历来人材辈出,各领风骚,其中不乏志向高远、才情超凡的画家,周怀民就是其中之一。周怀民作为无锡乡贤画家,又是民国"京派"画家代表,还是著名的收藏家和鉴定家,其研究价值和学术意义较大。先生生前生活简朴,为人谦和,淡泊名利,乐善好施。从形与意的关系而言,中国书画均以不似之似为真似,齐白石曾有妙言: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俗。"周葡萄"因追求似,在画面中融入西洋的光影表现法,这反而导致了其艺术上的失败!因为它失去的是中国画特有的笔墨情趣。晚年的周怀民频繁地到国内国外办展,也获得了一些头衔,鲜花掌声和应酬或许麻痹了其曾经聪颖的头脑,他最终没有像齐白石那样衰年变法,大器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