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868 (京津画派 李可染 13 )

2017-12-14 14:24:34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1989年12月5日),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代表画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代表画集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

 在山水画方面,李可染主张"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大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使古老的山水画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他也强调作山水画要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即从单纯到丰富,再由丰富归之于单纯。

 在素描方面,李可染认为素描是研究形象的科学,素描唯一的目的就是准确地反映客观形象。形象描绘的准确性,以及体面、明暗、光线的科学道理,对中国画的发展只有好处,绝无坏处。

 李可染也提出过"采一炼十"的主张。意即,采矿是艰辛的,冶炼更加需要付出倍百倍的劳动,真正的艺术创造必须兼有采矿工人和冶炼家双重艰辛和勤奋。

 1944年,《李可染水墨写意画展》在重庆举办,老舍在《看画》一文中写道:"大约在五年前吧,文艺协会义卖会员们的书画,可染兄弟画了一幅水牛、一幅山水,交给了我。这两张我自己买下了,那幅水牛今天还在我的书斋兼客厅兼卧室里悬挂着。我极爱那几笔抹成的牛啊!"

 抗战时,李可染在徐州民教馆里创办了抗战宣传室,同时创作了黑、绿两色石印的抗战画报,李可染一个人创作起稿,同时就有7位学生紧跟着上色、书写美术字标题。这样完成了上百幅,由青年学生们张举游行,协同抗战文艺宣传队,在城乡巡回展示。他们举办的抗战宣传画展,唤起了民心,激励着人们齐心抗战。

 广州美术学院李公明教授说:"在新中国画改造过程中,李可染的写生山水和红色山水在这一新传统中所取得的成就是具有原创性意义的。"沈鹏先《李可染书画全集·书法卷·序》中说:"书法既是李可染的余事,也是他的全部艺术活动的重要部分。说余事,因为书法只占用他从事绘画以外的较少时间,并且与绘画的数量比较占据次位。但是,从书画理法相同的意义来说,从笔法与结构的最抽象的原则来说,书法就不仅不是余事,而是可染艺术十分重要的基础工程了。"

 李可染的儿子李小可接受采访时说"我父亲让我们最为受益的是他对待艺术和人生的态度,他的故事背后反映出来的是他对艺术的态度。"

 老舍在《李可染水墨写意画展》的撰文中说"在穷苦中,偶尔能看到几幅好画,精神为之一振。"

 吴作人在《李可染中国画展》的序言中说:"艺术天地至广,而于山水匠心独运。峰恋隐显,云烟吞吐,乃古人所未逮;岚影树光,以墨胜彩,创境界以推陈。"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