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 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870 (京津画派 李可染 15 )

2017-12-15 11:22:20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1966年,"文革"开始,李可染被迫停笔。通过书法磨练基本功。这段时间为李可染山水画的丰碑期(1979-1989)积蓄了雄厚精进的创造力。

1969年,李可染下放湖北丹江口干校,为时二年。

1972年,李可染按周恩来调令返京,重新致力于中国画创作,为民族饭店作大幅《漓江》。

1973年,李可染作《漓江胜境图》,历时三个月完成。又作《树梢百重泉》,作为国礼赠送友好国家元首。

1974-1975年,"四人帮"发动"批黑画、反击资产阶级黑线回潮"运动。李可染名作《阳朔胜境图》被指为黑画,横遭批判。原陈列于公共场所的李可染力作一律禁展。李可染身受迫害,但仍坚持习字,自创"酱当体",笔势格局,重如碑拓。

广州美术学院李公明教授说:"在新中国画改造过程中,李可染的写生山水和红色山水在这一新传统中所取得的成就是具有原创性意义的。"

沈鹏先《李可染书画全集·书法卷·序》中说:"书法既是李可染的余事,也是他的全部艺术活动的重要部分。说余事,因为书法只占用他从事绘画以外的较少时间,并且与绘画的数量比较占据次位。但是,从书画理法相同的意义来说,从笔法与结构的最抽象的原则来说,书法就不仅不是余事,而是可染艺术十分重要的基础工程了。"

李可染的儿子李小可接受采访时说"我父亲让我们最为受益的是他对待艺术和人生的态度,他的故事背后反映出来的是他对艺术的态度。"

 老舍在《李可染水墨写意画展》的撰文中说"在穷苦中,偶尔能看到几幅好画,精神为之一振。"

 吴作人在《李可染中国画展》的序言中说:"艺术天地至广,而于山水匠心独运。峰恋隐显,云烟吞吐,乃古人所未逮;岚影树光,以墨胜彩,创境界以推陈。"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