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祥鉴赏: 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892 ( 京津画派 萧俊贤 2 )
2018-01-06 12:06:12
萧俊贤( 1865 -1949 )字厔泉,号铁夫,别署天和逸人,斋名净念楼。湖南衡阳人。 早年从苍崖法师、沈咏荪学画 。应李瑞清聘,曾任教于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 。民国初年居北京,任国立北平艺专(今中央美院)教授,曾代理艺专校长,继而担任南京美专国画系主任,连居南北讲座,桃李盈门,陈师曾、吕风子、姜丹书、张善孖、施南池等著名画家均出其门下。1920年被聘为中国画学研究会评议,跻身京华一流画家行列。晚年寓沪卖画为生 。长于山水,兼作花卉 。与萧逊并称为北京二萧 。
新时期以来,近现代美术史研究活跃,艺术市场繁荣,许多曾经被遗忘的重要画家得到了新的认知,如黄宾虹、刘奎龄、王一亭、张大千、溥儒、林风眠、金城、陈少梅、陶冷月、陆俨少等等。这是复兴传统文化的大收获。但另一方面,非学术的吹捧充斥报刊,伪劣的作品与虚假的信息充斥市场,而不少出色的近现代艺术家仍被埋没着。改变这种状况,除了教育、文化的改革,还需要美术史家“拒绝遗忘”的鉴识力和发掘功夫,艺术市场的健全和自律,收藏家的慧眼等等。这本《萧俊贤年谱》,是中年画家申雄平多年“发掘遗忘”的成果,值得业内和收藏界重视。
1949年,中国社会发生巨变。正是在这一年,85岁的萧俊贤逝世。作为一个民国时期的画家,他和他的作品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再没出版过他的画集,没办过他的画展,也极少有介绍他的文字。90年代中期以来,拍卖市场虽出现了他的作品,但其被冷落的状况并无改变。萧俊贤不是所谓的“民国小名家”,而是一位人品高洁、功力深厚、风格独特、曾有相当影响的画家和中国画教育家。我们有必要重新发现他、认识他。申雄平是萧俊贤的后辈同乡,出于对萧氏艺术的喜爱和乡里桑梓之情,凭着大胆和毅力,用多年的时间搜求萧俊贤的有关作品、文字与图像,编写出这部《萧俊贤年谱》。我有机会读了年谱的初稿,十分赞赏他的选题,也被他对老一代艺术家的热诚所感动。他每次来京,我们都会谈论萧俊贤这个话题。2011年,我介绍他到上海请教《黄宾虹年谱》《王一亭年谱》的作者王中秀先生,得到中秀兄的指导,他有了更大的信心,拓展了初稿的规模,作了反复修改。2013年初,雄平请挚友刘影燕女士对年谱初稿加以检校,影燕女士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她用了三个多月的业余时间,对年谱的文字作了全面认真的校勘,使年谱的文字质量有了很大提高。《萧俊贤年谱》能以现在的面貌出版,影燕女士功不可没,她助人为乐的精神也令人钦佩。 萧俊贤,湖南衡阳人,幼习诗文、书法与绘画。自言:“好学书,由鲁公上逮二王、下及东坡,夺吾书之好者,惟画。犯寒暑,遗荣利以肆之。”
新时期以来,近现代美术史研究活跃,艺术市场繁荣,许多曾经被遗忘的重要画家得到了新的认知,如黄宾虹、刘奎龄、王一亭、张大千、溥儒、林风眠、金城、陈少梅、陶冷月、陆俨少等等。这是复兴传统文化的大收获。但另一方面,非学术的吹捧充斥报刊,伪劣的作品与虚假的信息充斥市场,而不少出色的近现代艺术家仍被埋没着。改变这种状况,除了教育、文化的改革,还需要美术史家“拒绝遗忘”的鉴识力和发掘功夫,艺术市场的健全和自律,收藏家的慧眼等等。这本《萧俊贤年谱》,是中年画家申雄平多年“发掘遗忘”的成果,值得业内和收藏界重视。
1949年,中国社会发生巨变。正是在这一年,85岁的萧俊贤逝世。作为一个民国时期的画家,他和他的作品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再没出版过他的画集,没办过他的画展,也极少有介绍他的文字。90年代中期以来,拍卖市场虽出现了他的作品,但其被冷落的状况并无改变。萧俊贤不是所谓的“民国小名家”,而是一位人品高洁、功力深厚、风格独特、曾有相当影响的画家和中国画教育家。我们有必要重新发现他、认识他。申雄平是萧俊贤的后辈同乡,出于对萧氏艺术的喜爱和乡里桑梓之情,凭着大胆和毅力,用多年的时间搜求萧俊贤的有关作品、文字与图像,编写出这部《萧俊贤年谱》。我有机会读了年谱的初稿,十分赞赏他的选题,也被他对老一代艺术家的热诚所感动。他每次来京,我们都会谈论萧俊贤这个话题。2011年,我介绍他到上海请教《黄宾虹年谱》《王一亭年谱》的作者王中秀先生,得到中秀兄的指导,他有了更大的信心,拓展了初稿的规模,作了反复修改。2013年初,雄平请挚友刘影燕女士对年谱初稿加以检校,影燕女士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她用了三个多月的业余时间,对年谱的文字作了全面认真的校勘,使年谱的文字质量有了很大提高。《萧俊贤年谱》能以现在的面貌出版,影燕女士功不可没,她助人为乐的精神也令人钦佩。 萧俊贤,湖南衡阳人,幼习诗文、书法与绘画。自言:“好学书,由鲁公上逮二王、下及东坡,夺吾书之好者,惟画。犯寒暑,遗荣利以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