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1038 元 曹知白

2018-06-17 14:04:37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曹知白(1272-1355),元代画家。字又玄,贞素,号云西,人称贞素先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曾任昆山教谕,后辞官隐居,读经书,好道教。为江南富族,庄园宽敞豪华而清幽,喜交结文人名士,家富收藏。擅山水,师法李成、郭熙,山石勾皴柔细,少渲染,笔墨早年秀润,晚年苍秀简逸,风格清疏简淡。有《寒林图》、《疏林幽岫图》、《群峰雪霁图》、《溪山泛艇图》、《双松图》等传世。

与倪瓒、顾瑛同为太湖一带著名文人。家筑园池,闻名一时,“所蓄书数千百卷,法书墨迹数十百卷。”善画山水,受赵孟烦影响,而趋向李成、郭熙,也吸取董源、巨然,笔墨疏秀清润,后期作品,用干笔皴擦,情味变为简淡,当时为黄公望、倪瓒所推重。

 

 

【名称】元 曹知白 溪山泛艇图

【年代】元代

【简介】纸本水墨,纵86.3 横51.4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名称】元 曹知白 疏松幽岫图
【年代】元代 
【简介】立轴,纸本,墨笔,纵74.5厘米,横27.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画长松杂树,平溪远岫。是曹氏晚年代表作。在技巧上,曹知白吸取了李成的毫锋颖脱,墨粉精微,”郭熙的“多多益壮”,反映了五代、北宋崇尚的壮美风格,作者以疏朗柔松的简略笔致见长,清淡温和的墨色领胜,从简笔淡墨里反映出来的乃是江南雪景,把北方的“河朔气象”,化为静宓恬适的情调,这正是画家的用心、用力处和情理所在,也是元代画家所刻意追求的秀美风格。

 

【名称】元 曹知白 松亭图
【年代】元代 
【简介】轴,纸本,水墨,纵48厘米,横36.4厘米。(法)吉美国立东方美术馆藏。

此图盈幅写长松数株,高大伟岸,虬曲多姿,用笔沉着老练,极具笔力,尤其是松针用线刚劲有力, 画法类李、郭而有变化。在一片空旷的平地上,远处有低矮草亭,空无一人,萧疏而外兼有简远之趣。本图布局以奇制胜,平远幽深,应为其晚年作品。时人评知白“风流文彩,不减古人,”可见他是个生活闲适、才情横溢的文人士大夫,这一点在图中也可以感觉到。

【名称】元 曹知白 石树图团扇
【年代】元代 
【简介】绢本淡设色扇面,27.4×27厘米。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名称】元 曹知白 寒林图
【年代】元代 
【简介】绢本,水墨,纵27.3厘米,横26.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曹知白至元中为昆山教论,不久辞官归隐。擅长画山水,师法李成、郭熙,晚年笔法简淡疏秀,自成一派。此图绘坡石寒林,已经荒寒萧瑟。枯枝苍劲挺拔,上仰似鹿角,下抑如蟹爪。坡石杂树穿插错落。其用笔丰腴圆润,学李成、郭熙一派又有变化。右上自识“曾弟自闻以不得予画为恨,几闻有此不了者,即了与之,然未为佳,他时有得意者为易之。泰定乙丑九日,云西兄作”。钤“云叟”、“听松斋”朱文印二方,左下角又钤“聊复尔耳”一朱文印。按泰定乙丑为公元1325年,曹氏时年54岁,此图为其中年佳作。《岳雪楼书画记》著录。

 

【名称】元 曹知白 群峰雪霁图轴
【年代】元代 
【简介】纸本,水墨画,纵:129.7公分,横:56.4公分。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另外,有学者认为“雪图”,可能是曹知白早年精仿宋人之作。曹知白(1271-1355)字又玄,一字贞素,号云西,华亭人。据记载,知白身长七尺,美须髯,性机敏。曾北游京师,王侯巨富,多折节相交。後南归隐居读易。工山水画,平远法李成,山水师郭熙,笔墨清润,笔简意淡,景致幽雅,全无俗气。如“群峰雪霁”,画峰峦覆雪,枯树寒林挺立,江面空寂,布局与“雪图”在笔墨或章法看来,关系很密切。但是两相比较之下,“群峰雪霁”的主峰,分上下层叠,气势已大为减弱,前景河岸加宽,为元人一河两岸的构图形式,山石造型趋於圆浑,勾画松针笔法较秀致。而“雪图”大抵用乾笔焦墨为多,运笔雄强劲健,淡墨层层烘染,画风淳厚拙朴,与曹知白“群峰雪霁”图,给人一种清气可爱的文秀气质不尽相似。因此不管从构图、笔墨、作画意念等各方面看“雪图”,应非出於元人绘制,而是出於北宋末李郭系统的传承者所作。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