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1110 清 方士庶 1
方士庶(1692-1751),清代画家。字循远,一作洵远,号环山,又号小狮道人,一作小师道人,新安(今安徽歙县)籍,家维扬(今江苏扬州)。受学于黄鼎,山水用笔灵敏,气曙骀宕,早有出蓝之目时称妙品。兼善花卉写生。其得意之作,皆钤“偶然拾得”小墨印。复以书法名芜城。行楷结构严密,纯学董其昌。惜中寿而殁。亦工诗,有《环山诗钞》。
清 方士庶 北山古屋图
【名称】清 方士庶 北山古屋图
【年代】清代
【简介】立轴,绢本,水墨,纵180厘米,横93厘米。江苏省美术馆藏。
此图画重峦叠嶂,林木疏秀,中藏古屋;近处有游者缓步,怡然赏景。山石多崔嵬方硬,树木枝虬叶繁,刻划精到。画法师黄尊古,而又自出心裁。张庚《国朝画徵录》谓其“用笔灵敏,气韵骀宕,有出蓝之美,为艺苑之后劲。”
清 方士庶 崖顶松庵图
【名称】清 方士庶 崖顶松庵图
【年代】清代
【简介】立轴,水墨,绢本,纵:126厘米,横:49厘米。
释文:画要有士气,如书有隶体也。不尔即落邪道,愈工愈远。然又有关,要无求于世,不以毁挠怀,庶得进境。承学者不可不晓。时与黄郑川论画法及此。
清 方士庶《山水册》
方士庶(1692-1751),安徽歙县人,字循远,一作洵远,号环山,别号小狮道人。其山水受学于黄鼎,绘画笔墨敏洁灵秀,气势跌宕飞动,用笔灵敏,气晕骀宕,早有出蓝之目,时称妙品,是“娄东派”卓有成就的名家。
方士庶论画主“虚实”之说,曾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景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衡是非,定工拙矣。”其意在倡导以笔墨的精妙,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他是个能诗善画,同时书法造诣精严,又怀有深厚的美学思想的全才。他懂得因心造境,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之间。他力求在天地外,别构一种灵奇,曲尽蹈虚揖影之美。在他的作品中,总是透露出一种澹静闲适的情态。方氏在中年以后逐渐确立了醇厚清润的风格,从而归属文人画之正脉。方士庶的《天慵庵笔记》,其上卷中著录众多宋元明作品,对其笔法、款式、题咏都有详细的探究。方士庶现存作品主要是集中在40岁以后,而其诗友闵玉井论其画云:“观循远少作似不得有今日之造诣,其精进在四十以后也。”
题识:乾隆丙寅仲春环山方士庶。
后跋:
1.钞昭代名人小传。方士庶字洵远,一字循远;号环山,又号小师道人。新安籍江都人。擅画山水。王麓台司农后推一作手。工诗,有《环山诗集》行世。
2.方士庶号环山,见《画院录》。梁绍壬题:奚铁生冈遗像诗云:“先生之诗妙天趣,冬心樊榭有瓣香。先生之画擅众美,衣钵徐(立山)、华(秋岳)并陈(玉几)、方(环山)。”见《两般秋雨盦随笔》,可以征环山之画品矣。壬辰立秋二百四峰樵者志于囦署。
方士庶(1692—1751)字循远,一作洵远,号环山,又号小狮道人,一作小师道人,新安(今安徽歙县)籍,家维扬(今江苏扬州)。清代画家。
能诗善画,书法严密端秀,绘画笔墨敏洁灵秀,气势跌宕飞动,谓之为王原祁后山水第一。受学于黄鼎,山水用笔灵敏,气晕骀宕,早有出蓝之目,时称妙品。兼善花卉写生。其得意之作,皆钤“偶然拾得”小墨印。复以书法名芜城。行楷结构严密,纯学董其昌。惜中寿而殁。亦工诗,有《环山诗钞》。是“娄东派”卓有成就的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