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底儿网名帖大全:1572 明 沈度 《谦益斋铭》页
2019-06-11 19:22:26
《谦益斋铭》页,明,沈度书,纸本,楷书,纵24.4cm,横31.3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谦益斋铭。惟天之道,好谦恶盈。人其体之,弗瞒弗矜。所以君子,卑以自牧。温恭自虚,以受忠告。大哉易道,洁静精微。裒多益寡,物称其宜。至高者山,至卑者地。地中有山,为谦之义。如处崇高,有而弗居。谦尊而光,卑不可踰。翼翼斯斋,企彼先觉。惟谦是持,俯仰无怍。自视欿然,德业日新。惟克处己,以守其身。朝斯夕斯,持兹勿失。永言谦谦,以保终吉。云间沈度。
款署“云间沈度”,钤“云间沈度”、“侍讲学士之章”白文印二方。
本幅书《谦益斋铭》。笔墨妍润,风姿俊雅,为“台阁体”书法之典范。
沈度(1357-1434),字民则,号自乐。华亭(属今上海淞江)人,善写各体,其书婉丽飘逸,雍容矩度,董其昌对二沈颇推崇,称“文(徵明)、祝(允明)二家,一时之标,然欲突过二沈,未能也。”明太宗尤重度书,李绍《皇朝世说新语》载:“太宗徵善书者试而官之,最喜云间二沈学士,尤重度书,每称曰:我朝王羲之。”官至侍讲学士。与其弟粲名重一时,并称“二沈先生”、“大小学士”。
当时朝廷很多金版玉册、重要制诰都出自他的手笔,又因为当时八股科举,读书人纷纷效仿,成为流行一时的“台阁体”。明清两代提倡馆阁体,束缚和扼杀过书法创作的自由精神。然而,这也是书法史上“尚法”精神的一次复兴。馆阁体崇尚法度谨严,丝丝入扣,清秀耐观,没有病笔,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没有十几年乃至数十年的临池不辍,要写出象样的馆阁体,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