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底儿网名帖大全:1628 明 李应祯 《致萤中尺牍》
李应祯,文征明和婿祝允明曾从其学书,在创新上颇有成就。其传世作品很少,有《缉熙帖》,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李应祯的尺牍,秀丽而又有气度,行笔自然大方,横向取势的撇、捺、横都很生动有致,字的大小,粗细变化自然。
【原文】
应祯顿首再拜,萤中相公契兄足下。不肖前月十八日自宜兴归,賎体赖笓稍疆,尚不任作劳耳。今兄来,卽审动静清吉为慰。承惠纸,领次惭感。前书所求《秋礀》等集,私心县县。徜获沾溉其残膏剩馥,皆足下所赐,谨毋以得陇望蜀为诮也。承喻记文,俟到宜兴当录一通奉上。风流气习乃尔,岂非犹有猎心者欤。名教中自有乐地,更望究心,鄙人不胜区区也。用威长逝,士友共惜,在吾辈尤渠怜也。不肖例当赴京,不能成行。意图来春,否则直至秋矣,西山心经未审许借一钞否。或蒙遣善书生摹本为寄,尤幸幸也。喋喋聒渎,冀不怪也。(须摹本免脱误,留意留意。) 陆隶回,谨此作答。未间,惟厚自爱,不宜。应祯顿首再拜。昨承厚款,感荷感荷。堂铭后当寄上,卷子并画奉还。盖以受惠多故也。不罪不罪。杂录先借一二本,一阅卽还。应祯再拜,耻斋乡丈侍者。应祯欲于曾丈处借侍读先生画像一观,望为鼎言。是叩。应祯再拜,敬夫尊亲家兄侍史。
李应祯(1431-1493)明代官员、书法家。初名甡,字应祯,以字行,更字贞伯,号范庵。南直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景泰四年举人,选授中书舍人,迁南兵部郎中,以南京太仆少卿致仕,人称李少卿。书宗欧阳询,平正婉和,清润端方,自成一家。诏命写佛经,抗疏谓只闻有九经,不闻有佛经,弘治初历太仆少卿,人称李少卿,工书法,善楷、行、草、隶诸体。真书学欧阳询、颜真卿,得蔡襄用笔之法。书法平正婉和,后潜心研究古法,并变其法,功力不凡,自成一家。博学好古,篆、楷俱入格,真行草隶,亦清润端方,如其为人。虽潜心古法,而所自得为多,当为明朝第一。其尤妙能三指尖搦管,虚腕疾书,今人莫能及。人有求者多怒不应,以故传世少。
陶宗仪《书史会要》称:“少卿书真行草隶,皆清润端方,如其为人。”篆、楷亦俱入格,尤能三指尖搦管,虚腕疾书。他是祝允明的岳父,文征明的书法老师。22 岁时文征明从李应祯学书,李应祯在晚年告诉他,说自己学习书法四十年才开始有所得,并向文征明论述了书法上的很多道理。文征明评应祯云:公难潜心古法,而所自得为多。当为国朝第一,其尤妙能三指尖搦管,虚腕疾书,今人莫能及也。又云:公既多阅古帖,又深诣三味,遂自成家而古法不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