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帖大全 >

兜底儿网名帖大全:1698 明 金琮 《为以言书四先生诗》

2019-07-30 11:51:44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金琮《为以言书四先生诗》卷,纸本,弘治六年(1493)。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歐陽永权六月十四夜飛蓋橋玩月天形積輕清,水德本虛靜。雲收風波止,始見天水性。澄光與粹容,上下相涵暎。乃於其兩間,皎皎掛寒鏡。餘輝所照耀,萬物皆鮮瑩。矧夫人之靈,豈不醒視聽。而我於此時,翛然發孤詠。紛昏忻洗滌,俯仰恣涵泳。人心曠而閑,月色高愈迥。惟恐清夜闌,時時瞻斗柄。

蘇子瞻息軒 無事此靜坐, 一日似兩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黃金幾時成,白髮日夜出。開眼三十秋,速於車過駒(駒過隙)。是故東坡老,貴汝一念息。時來登此軒,目送過海席。佳山歸未成,題詩寄屋壁。

弘治六年四月望,金琮為以言錄四先生詩在賞趣閣。時在坐有李太■■■太也。

弘治六年,金琮四十四岁,正值盛年。这年四月,几个诗友聚会赏趣阁,应以言之请,金琮书四先生诗。此处节录的是欧阳修的《六月十四夜飞盖桥玩月》及苏軾的《瞻息轩》两首。这两人都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欧诗抒写的是水光与月光相互辉映而產生的联想,认為「人心旷而闲」,纔能体会万物之性,见『万物皆鲜莹』之景,苏诗讲静坐养性的重要,认為人生如白驹过隙,静坐无欲,生命得以延长。欧、苏的这种人生体验,正是远离世俗和烦恼的文人所追求的境界。金琮不屑仕途,过的就是遐啸清视,读书明道的悠閒生活。

本卷笔致圆润流畅,走笔从容恬淡,字形错杂,婉动飘逸,精雅可爱。

 

金琮(1449-1501),明代人,字元玉,自号赤松山农,金陵(今南京)人。少聪颖,好吟咏,善书画,年十二、三即能大书。初法赵孟頫,晚学张雨。画梅学扬无咎,他也是作赵孟頫书画伪的能手。他临赵氏作品,往往将题款一并临下,然后,在篇末老老实实落上自己的名款。由于金琮的书法很似赵书,故很多金琮的字,即使不是有意作伪,也被后人挖去原款,添上“赵孟頫”三字,以欺世人。

金琮书法偏向于厚重-路,倾向沉稳的风格。当年文征明对于他的书法,就非常推崇,据传文征明偶尔得到他的片纸只字,都要装裱成卷,并且在卷上题上“积玉”两字,以示珍爱。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