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底儿网名帖大全:1699 明 金琮 《致民望札》
【释文】 別久不勝企仰。屢辱詩翰見惠,故舊之情,溢於言表。鄉人之便,輒詢動履清嘉,深用為慰。側聞貴庠密處萬山之中,清僻之極,必多古跡。豈天留此以待先生,况先生官清政簡,才贍學優,敷教之餘,尋訪登眺,逐一題品,發古跡之幽,增山水之光。然則兹行也,夫豈枉哉。使載諸郡誌,頡颃古人。馳騁於文場,所屈雖小,所伸則大矣。先生遠識,亦豈不以鄙言為確論耶。僕以老懶無用,不足為故人道,幸侍椿庭,喜懼交併,臨書草草,不罪疏陋。萬萬。友弟金琮再拜。民望鄉尊先生閣下。
民望本是官场中的一员,后弃官在密处万山之中的学校执教弟子。金琮认為所屈虽小,所伸则大。这说明做官在金琮的眼里远不如在深山里的学校中教书来得大。金琮所处时代还是科举正盛之时,他劝民望在深山中呆下去,并以為是“确论”,可见科举价值取向的另一端。民望,待考。
本札是金琮晚年所书。用笔极精当,往復起收无不如意。线条润而有骨,结体俊丽之中有拙,枯润交替,宽舒恬淡,风神逸宕。《三希堂法帖》曾收之。
金琮(1449-1501),明代人,字元玉,自号赤松山农,金陵(今南京)人。少聪颖,好吟咏,善书画,年十二、三即能大书。初法赵孟頫,晚学张雨。画梅学扬无咎,他也是作赵孟頫书画伪的能手。他临赵氏作品,往往将题款一并临下,然后,在篇末老老实实落上自己的名款。由于金琮的书法很似赵书,故很多金琮的字,即使不是有意作伪,也被后人挖去原款,添上“赵孟頫”三字,以欺世人。
金琮书法偏向于厚重-路,倾向沉稳的风格。当年文征明对于他的书法,就非常推崇,据传文征明偶尔得到他的片纸只字,都要装裱成卷,并且在卷上题上“积玉”两字,以示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