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帖大全 >

兜底儿网名帖大全:1939 明 王宠 《石湖八绝句卷》

2019-12-09 11:37:42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王宠草书《石湖八绝诗卷》

王宠 石湖八绝诗卷 30cm×307cm 纸本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释文:

石湖八绝句。石湖春色太可怜.却似美人明镜前。锦… 气暖醉轻鸥。

 

其三。春山面面翠屏开,尽绕吴王百尺台。一代霸图怜烬灭,五湖流水恨东回。

 

其四。三月暮春春服成, 含风叠雪越罗轻。生憎乳惊撩春色,转遣飞花荡酒情。

 

其五。越来溪上柳千丝,画鼓游船晚更移。一曲紫云歌粤女,双鬟白雪舞吴儿。

 

其六。数松磊落干尺隐,恰如天际群 龙翔。吟风啸雨中琴瑟,大泽深山藏栋梁。

 

其七。登山临水春将归,独树桃花犹未飞。玩世繁华真欹忽,后 寸颜色转霏微。

 

其八。古木朱藤疏著花,淡云斜 日净江沙。黄金台 上无推毂 白石山中有岁华。息山杂咏。云飞玉立恣奇游,海上三山十二楼。此 日国经窥禹穴,它年鸡犬 丹丘。云作樱台石作蕃 青天不动画屏鲜。棹歌一道沧浪去,指点 虚无范蠡船。十 日穷欢辞碧山,片帆轻拂五云还。桃花流水仙门曲,回酋重迷销夏湾。千里尊羹缩头鳊,黄甘朱橘不论钱。舵楼把酒山川满,高啸何如李郭仙。一柱支撑高浪 中,舟房石室秘玲珑。即看天 目云门对,更取峨嵋雪岭通。暂往未酬山水者,幽栖应愧孔鸾群。餐芝饵术它年事,暗向空中礼 自云。浪打天门蹙百川,风雨倾洞漭无边 。未骑 白鹤三山去,且伴沙鸥一宿眠。

 

丁亥春二月之吉,雅宜山人王宠书于石湖精舍。

 

钤印:王履吉印 白 薄馨斋 朱 大雅堂 朱 石渠宝笈 朱 宝笈三编 朱 安仪周家珍藏 朱 乾隆御览之宝 朱 嘉庆御览之宝 朱 辛夷馆印

 

 

王宠《石湖八绝句卷》纸本行书28.8×288.6cm 嘉靖六年(1527)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石湖八絕句。(第一則)石湖春色太可憐。卻似美人明鏡前。錦甸平鋪鴨綠水。白雲飛動蔚藍天。(第二則)其二。星橋北挂瀉春流。映出黃山水面浮。霞石天青飛練鵲。桃花氣暖醉輕鷗。(第三則)其三。春山面面翠屏開。盡繞吳王百尺臺。一代霸圖憐燼滅。五湖流水恨東迴。(第四則)其四。三月暮春春服成。含風疊雪越羅輕。生憎乳鷰撩春色。轉遣飛花蕩酒情。(第五則)其五。越來谿上柳千絲。畫鼓游船晚更移。一曲紫雲歌粵女。雙鬟白雪舞吳兒。(第六則)其六。數松磊落千尺隱。恰如天際群龍翔。吟風嘯雨中琴瑟。大澤深山藏棟梁。(第七則)其七。登山臨水春將歸。獨樹桃花猶未飛。玩世繁華真欻忽。後時顏色轉霏微。(第八則)其八。古木朱籐踈著花。澹雲斜日淨江沙。黃金臺上無推轂。白石山中有歲華。 包山雜咏。(第一則)雲飛玉立恣奇遊。海上三山十二樓。此日圖經窺禹穴。它年雞犬卜丹丘。(第二則)雲作樓臺石作蓮。青天不動畫屏鮮。棹歌一道滄浪去。指點虛無范蠡船。(第三則)十日窮歡辭碧山。片帆輕拂五雲還。桃花流水僊門曲。回首重迷銷夏灣。(第四則)千里蓴羹縮項鯿。黃甘朱橘不論錢。舵樓把酒山川滿。高嘯何如李郭仙。(第五則)一柱支撐高浪中。丹房石室閟(王靈)瓏。即看天目雲門對。更取峨嵋雪嶺通。(第六則)蹔往未酬山水志。幽栖應媿紅鸞羣。飡芝餌朮它年事。暗向空中禮白雲。(第七則)浪打天門蹙百川。風雲澒洞漭無邊。未騎白鶴三山去。且伴沙鷗一宿眠。 
款署:丁亥(1527年)春二月之吉。雅宜山人王寵。書于石湖精舍。 

 

王宠通常被认为是江苏长洲人,据《吴县志》:"其先是吴江人,本姓章,父为后於王,遂为吴县人"。王宠出身低微,其父名王贞,字清夫,业商,在苏州闾门外南浩街开一爿酒店(后因王宠兄王守贵封中宪大夫、太常寺少卿,母朱氏、继母顾氏赠封皆恭人)。王宠从小生活在贫穷喧嚣的酒肆之中,他在写给好友汤子重的信中曾讲起自己的身世:"但家本枯徒,生长廛市,入则楣枯塞目,出则蹄足摄履,呼筹握算之声彻昼夜,每一焦烦,心肠沸热。"世俗猜拳吆喝之声,更使宠十分烦恼,厌恶城市生活,向往"水怀丽泽兑,时歌角弓篇"(《会文与汤珍子重郭邵才》)。他在《赠别家兄履约会试七首》这一中也说,"吾宗素贫贱,被褐垂百年"。王宠自幼丧母,据王宠所撰的姨母朱硕人墓志铭:"吾母年三十七而亡,吾时童髻,未甚衰也,稍长,始知悲慕,每自痛生科不知有母子之乐,见人母子慈恋,妪煦相保持,未尝不怆然心催也。"王宠的身世遭遇,以及自小失去母爱,对他形成旷达澹泊的性格有很大影响。王宠出生于开酒店的商人家庭,但自小对古玩、书画有浓厚的兴趣,并因此结识了文征明、蔡羽等人。初字履仁,后改字履吉,号雅宜山人,人称"王雅宜"。王宠是一个极有才气的书家,可惜一生仕途不佳,八次应试皆不第,仅以邑诸生被贡入南京国子监成为一名太学生,世称"王贡士"、"王太学",享年仅四十岁。倪涛《古今书论》载:"宠资雅训,不以育多自矜,游於蔡羽后,而一时名士皆归之。胡守缵宗尤相爱重,尚书顾璘推服。而宠悒悒不得进用"。王宠自正德五年(1510)迄嘉靖十年(1531)间,凡八就乡试,每试皆不利,(一试十七岁,二试二十岁,三试二十三,四试二十六,五试二十九,六试三十二,七试三十五,八试三十八)。史载:王宠从"弱冠"起,就补上苏州府学生员,每次督学来举行岁考和科考,王宠都名列前茅,加上他诗文、书法的成就,名声很大,不少学者追随请益,曾受过他指点的纷纷中高科,登显宦,而他自己却困顿依旧。封建时代的文人很难摆脱进取功名的吸引,他在诗中不止一次的流露对功名的向往:"岂无遐举心,鞴鹰不充腹","努力休明时,望子光五族"(《乙酉送家兄履约会试》),但自己连不得志,唯有寄希望於兄长王守光宗耀祖,自己则绝望了仕途的追求,浪迹山林,以诗酒自适,"人生有身贵自适,枉向侯门蹑珠履","且须痛饮尽七碗,钟鼎山林安足论"(《雅宜山人集七言古诗》)。后来同学汤珍(子重)也推荐他出山,王宠在《山中答汤子重书》中则表示:"山林之好,倍於侪辈,徜徉湖上,而忘返",且"颇耽文辞,登临稍倦,则左图右书,与古人晤语,纵不能解,片言会心,莞然独笑,饥而食,饱而嬉,人生适意耳。须富贵何时,诚日夕私贺,恐后之不如今也,尚安望哉!"而且,感到如果入城为官,"虽欲衣冠揖让,更从诸君之利,恐踉跄粗率,重为执礼者讥笑矣"。王宠这时所表达的淡薄功名、乐在丘壑的思想,应该说是怀才不遇所流露出来的感慨与无奈。生性本就厌恶尘世喧嚣,从蔡羽学书后即隐居石湖,几乎与尘世隔绝。仕途的不如意使他更加寄情于山水与诗文书画之间。他一生用心诗文书画,兼擅篆刻,放意山水,才高志远,于诸方面都取得了较高成就,与祝允明、文徵明并称于世,被誉为"吴门三家"。

 

书法启蒙王宠最早的启蒙老师是沈明之,在沈的指导下,弟兄俩双双以里隽补校官弟子员。而沈明之是文徵明的好友,王贞通过沈的关系,请文徵明为王宠、王守(字履约)命字,文徵明文集中有《王氏二子字辞》一文,介绍了"请字"的全过程;文徵明初次看到王氏两兄弟时,觉得他们秀颖好修、器业可观。但是,担心其父所操职业,会"沾溉其子",所以没有答应为他们"命字",后来王宠补校官弟子员以后,又遵父命到文徵明家里请字,文徵明又认为还是以:"乡长者与冠者之执友为宜",自己并不是最适宜的人,复又推辞;隔了一年,由沈明之再次请求,文徵明才答应了,为其名义训之;"宠"字之义,为尊为居,为爱为恩,其训则荣也。祝其不假宠以为荣,则人自贵,能自贵者,孰愈於仁,故字宠曰履仁。

 

尽管王宠的启蒙老师是沈明之,但一般史书上提到王宠的老师都指蔡羽。蔡羽字九逵,居吴县西山,号林屋山人,性高亢,不数入城府,以文章诗歌著名,曾由国子监授南京翰林院孔目。蔡羽对王宠的文章与书法影响很大,武宗正德七年(1512年),王宠与兄王守在蔡羽门下学习经、诗,在蔡家(包山精舍)住了三年。文徵明在王宠师从蔡羽时,作画题诗送行,有《题画送王宠从蔡羽读书洞庭》,诗云:"春风初泛洞庭舟,鼓箧囊琴是壮游,明月烟波情满目,思君独上夕阳楼"(见《甫田集》)。之后,王宠又读书石湖之畔二十年,文徵明在《姑苏名贤小记》中对王宠在石湖草堂的读书生涯有详细的描述:"已筑草堂石湖之阴,冈匡径转,藤竹交阴,每入其室,笔砚静好,酒美茶香。主人出面揖客,则长身玉立,姿态秀朗,又能为雅言,竟日挥麈都无猥俗,恍如阆风玄圃间也。时或偃息於岩石之下,含醺赋诗,倚树而歌,邈然有千载之思……"至王宠二十七岁那一年,在石湖应读的还有文徵明的长子文彭及汤珍(子重)等,都受业於蔡羽。同沈明之一样,蔡羽也是文徵明的好友。通过这些关系,不仅使王宠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同时也为王宠与书画家广泛交往提供了条件。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