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1260 宋 李公麟 4

2019-01-12 10:55:22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李公麟(1049年--1106年),字伯时,号龙眠居士,是北宋后期一位影响颇深的名士,其白描绘画为当世第一。

  南宋初年著名学士邓椿《画继》说道:“吴道玄画今古一人而已,以予观之,伯时既出,道玄(吴道子)讵容独步。

  《宣和画谱。第七卷》赞曰:“(龙眠)尤工人物,能分别状貌,使人望而知其为廊庙、馆阁、山林、草野、闾阎、臧荻、占舆、皂隶。至于动作态度、颦伸俯仰、大小善恶、与夫东西南北之人才分点画、尊卑贵贱、咸有区别,非若世俗画工混为一律。贵贱研丑止以肥红瘦黑分之。大抵公麟以立意为先,布置缘饰为次,其成染精致,俗工或可学焉,至率略简易处,则终不近也。”苏东坡称“其神与万物交,智与百工通”。

  明末清初的书画收藏大家孙承泽评李公麟云:“自龙眠而后未有其匹,恐前世顾(恺之)、陆(探微)诸人亦所未及也。”

  在中国绘画技法中,线描是最有特色的技法之一,而纯用线条和浓淡墨色描绘实物的白描画法,可以说是线描技法发展的最高、最纯的阶段。李公麟笔下“扫去粉黛、淡毫轻墨、高雅超逸的白描画,线条健拔却有粗细浓淡,构图坚实稳秀而又灵动自然,画面简洁精练又富有变化,被后人称为”天下绝艺矣”、 “犹如群龙之首”,千百年来代代相传。

 

《李龙眠龙王请斋图真迹》

  以下十幅名作,封面题有《李龙眠龙王请斋图真迹》,经考据为明清佚名画家仿李公麟笔法而作,效李氏纯白描画风,亦属绘画之珍品。

  画图十卷描绘的是罗汉们应龙王之邀请,前往龙宫应供的途中场景。画面右侧有骑狮和骑虎的两罗汉,在大树下尚未下海之情状;左侧有一年老尊者似长眉罗汉拄杖乘龙,即将上岸,岸边有龙王携文武迎接的场面。

  中间则是罗汉们骑乘各种各样的动物,腾云驾雾或乘龙踏鱼,各以所证三昧,现种种奇异、种种境界,飘逸洒脱,各显神通前往龙宫。仔细辨认可以看到我们熟悉的身影,如达摩、布袋和尚、举钵罗汉、长眉罗汉等姿势各殊,形貌有别,生动自然。画工精湛纯熟,严谨中具有飘逸流畅的美感。实属仿李公麟风格的上乘之作。

 

 

《潇湘卧游图》,宋代,李公麟,长卷,纸本水墨,横404厘米,纵30.3厘米,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李公麟《潇湘卧游图》_宋代李公麟水墨山水画长卷高清全图赏析

其实这幅《潇湘卧游图卷》是与李公麟同乡的李姓画家所作。相传为南宋的云谷禅师云游四海之后,隐居于浙江吴兴的金斗山中。他不无遗憾地想到自己尚未踏足的潇湘山水,于是请一位姓李的画家替他绘出潇湘美景,将画挂于房中,躺在床榻之上,就能欣赏美景,故为潇湘卧游。

这幅画是乾隆皇帝最喜爱的山水画,整幅长卷淡墨皴染一气呵成,不施勾勒,不露笔痕。大片的留白,朦胧的山水,山色空蒙,水到天际,大气磅礴,让观者一时笔法墨意尽忘,完全沉浸在画家营造出来的那片广阔的境界之中,恍惚有神游天外的感觉,完全就是个神品。当年这幅画的价值甚至在《溪山行旅图》和《富春山居图》之上,清末为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所得。1923年东京大地震,菊池家仓库着火,老头子冒着生命危险,从里面把最珍贵的《潇湘卧游图》和《寒食帖》抢救出来,于是两幅长卷上都留有一点火痕,现在后者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北宋 李公麟《潇湘卧游图卷》纸本,墨画,30.3×400.4厘米,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本作品现存中国宋代水墨山水画中最为优秀的作品之一。过去曾传为北宋文人画家李公麟的作品,与顾恺之《女史箴图卷》等作品并列,在清宫中为乾隆皇帝收藏的四名卷之一,深受重视。不过近年得知为与李公麟同乡的李姓画家所作。

  潇湘为中国湖南省洞庭湖南方的风景胜地。本作是为了禅僧云谷禅师而绘制,云谷禅师遍游各地却遗憾未能造访潇湘。画中描绘出广阔的潇湘山水,以细腻的笔致画出渔舟与村落,并以充满逸气的笔致描绘树木。全卷以淡墨为主调,运用墨色浓淡成功地表现出大气微妙的明暗。

 

 

此《潇湘卧游图》卷为现存中国宋代水墨山水画中最为优秀的作品之一,全卷以淡墨为主调。过去曾传为北宋文人画家李公麟的作品,藏于清宫深受重视。不过近年研究得知为与李公麟同乡的李姓画家所作。本作是为了禅僧云谷禅师而绘制,云谷禅师遍游各地却遗憾未能造访潇湘。此卷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全卷以淡墨为主调,运用墨色浓淡成功地表现出大气微妙的明暗。画中描绘出广阔的潇湘山水,以细腻的笔致画出渔舟与村落,并以充满逸气的笔致描绘树木。本作落款表明是为了禅僧云谷禅师而绘制。相传,南宋的云谷禅师云游四海之后,隐居于浙江吴兴的金斗山中。他不无遗憾地想到自己尚未踏足的潇湘山水,于是请一位姓李的画家替他绘出潇湘美景,将画挂于房中,躺在床榻之上,就能欣赏美景,故为潇湘卧游。

 

 

大致题跋

 

乾隆御笔题:氣吞雲夢

 

 

明代董其昌卷首题跋:海上顾中舍所藏名卷有四,谓顾恺之女史箴,李伯时蜀江图、九歌图及此潇湘图耳。女史在檇李项家,九歌在余家,潇湘图在陈子有参政家,蜀江图在信阳王思延将军家,皆奇踪也。董其昌观因题。

 

 

乾隆御题一:潇湘烟雨为三楚佳境,每读苏轼题宋复古潇湘晚景图诗,辄为神往,惜不得一见也。今见龙眠是图,正未知孰为甲乙。一再展玩,云山野水,真不啻卧游矣。董跋谓顾氏名卷有四,今乃散而复合,不异丰城之遇也!乾隆御识。

 

 

乾隆御题二:设不观图画,空传潇与湘。两虹奔峡合,一练饮天长。董记原堪验,苏诗那可忘。轩皇张乐处,堪以眄苍茫。 彷佛松岩畔,虬枝尚怒蟠。写真伊应独,和韵我良难。川暝渔村静,岚收亥市攅。禅和总饶舌(图后数人题跋颇露禅机,而无一见道语),何似不言看。 巴陵烟树色,夕照与天齐。远派来三蜀,归帆下五溪。卧逰方汗漫,神觧谢筌蹄。聚散千秋事,浮云湘水西。乾隆丙寅夏五御题,用苏东坡题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韵。

 

 

南宋葛郯行书跋:桂珠禅师与一僧入州看牡丹图障,僧云:好一朵牡丹花。师云:可惜许一朵花。后有人献画轴与法眼禅师,曰:汝是手巧心巧?曰:心巧。曰:那个是汝心?这二老汉自谓演说真源为佛祖出气。然一人贯行草路,未免荆棘参天;一人顺水操舟,不觉浪来头上。争似圆照老人,并无许多指注。有画一轴,任一切人批判。信斋到这里不免饶舌一回,正似罗公詠梳头样。圆照老人饱参丛林,具正知见,纵饶铁作面皮,亦须为余一笑也。乾道庚寅十一月旦,信斋居士葛郯跋。

 

 

南宋张贵谟行书跋:云谷老禅以潇湘图示诸斋求跋。云谷不将境示人,诸斋莫作画会。大地山河是幻,画是幻幻,只今说幻亦幻。破九州一尘,寓笔端三昧。误点成牛,欲犯苗稼。若如此题潇湘图,又似痴人说梦也?辛卯中秋串斋张贵谟跋。

 

南宋章深行书跋:云谷老师妙龄访道方外,足迹遍浙江东西诸山,穷幽遐瑰诡之观。心空倦游,归卧吴兴之金斗山,且十七年。宜于山水饫闻而厌见。况纸墨所幻,顾何足进?舒城李生为师作潇湘横看,爱之,俾余评。余谓昔人见断墙而知画断墙,非所以为画,而心适与画会耳。故画无工拙,要在会心处。披此轴飘然起尘外之想,亦有足佳。然画之佳否尚不议,而师一丘一壑,胸次有不凡者。个中活句,却请诸人别为拈出。乾道庚寅重阳蒙斋居士章深题。

 

南宋葛郛行书跋:昔东坡题宋复古潇湘晚景图,有照眼云山出,浮天野水长等句。余观此笔,虽不置身岩谷中,而心固与景俱会矣。圆照老人早悟灵机,洞见佛祖根源,视六尘境界如梦幻泡影,而寒烟淡墨犹复袭藏。所谓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也?乾道庚寅十月晦日,澹斋居士葛郛跋。

 

南宋如斋行书跋:黄叔度言论风旨无所传闻,而一时歆艳,籍籍不下。颜氏子直以范元平、陈仲举辈为信也。李生作潇湘短轴,而诸公寓藻镜于翰墨之妙。冀群虽良,伯乐一顾未为无助。李平其庶几画士之叔度乎?异时一瓣香当敬为云谷师。单阏壮月,如斋彦章父书。

 

南宋张泉甫行书跋:云谷禅隐有潇湘图,诸大士题跋下语,说真说幻。仆不免画蛇添足。凡物苟有可观皆有可乐,不必以真幻为断当也。瞿昙氏以山河为幻,融结幻对真生,真假幻行。真幻之见不立,是图存亦可亡亦可。兔起鹘落少纵则逝,当知东坡之意不但施于善画者。辛卯秋愚斋张泉甫题。

 

南宋葛邲行书跋:云谷师行脚卅年,几遍山河大地,心空及弟归,犹以不到潇湘为恨。每遇名笔,使之图写。间为好事取去,亦复不靳。此轴最后所作。予素不识画,师求跋语,莫知所赞也。然师亦知夫掌上之妙喜,耳中之兜玄,胸次之八九云梦者乎?不出户庭,师已游潇湘矣。乾道辛卯中秋可斋居士葛邲书。

 

筠斋行书跋:道人心境两清闲,函丈萧然宇宙宽。擥画江山最佳处,焚香掩卷坐蒲团。筠斋随喜。

 

理窟行书跋:烟围晚翠楚江寒,秋水长天尺素间。卷尽胸中八云梦,鸡窗潇洒篆烟残。理窟书。

 

内藤虎(日本)行书跋:李龙瞑潇湘卧游图卷为明海上顾中舍所藏四名卷之一。中舍名从义,字汝和,嘉靖中以善书选直文华殿,擢大理评事。及后乾隆帝并获其四卷,再三题跋以示矜重。胡敬西清劄记评谓:峰峦离合,云烟空濛,笔墨脱尽恒径,允矣。卷后多南宋人题跋。信斋居士葛郯,出于嘉泰普灯录。字谦问,少擢上第。官知府守临川,玩意禅悦,以淳熙八年正月廿七日卒。葛邲,宋史有传。世以儒学名家,五世登科,三世掌词命。官至左丞相,卒于宁宗初年,谥文定。恐与郯、郛皆兄弟行。惟云谷圆照,遍检诸僧传,竟无所见。此卷癸亥九月大震时幸免祝融之灾,实赖菊池君惺堂挺身救出诸烟焰中云。语在东坡黄州寒食卷跋。甲子四月内藤虎。

 

吴汝纶行书跋:壬寅新秋在日本东京获睹此珍宝,为之把玩不置。龙眠乡人吴汝纶率子启儿与杜生之堂,李生德膏,邬生钟韶同观。

 

 

《宋李公麟会昌九老图》是由宋朝画家李公麟创作的一幅墨笔画。此图卷以白描手法分别画秦末高士东园公、甪里、绮里季、夏黄公四人避乱隐居中商山的故事和唐会昌五年三月二十四日九位退休老人白居易、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真、张浑、李元爽、释如满等九位老人相聚洛阳履道坊白居易居所欢聚"尚齿"之会,既醉且欢之际赋诗画画的情景。

两个故事原来合画在一起,入清宫重装时中间以黄绫隔水断开。整幅作品笔致纤弱工谨,清秀典雅,取材于隐居生活、文士会友,与士人画关系密切。画风技法近于南宋牟益,故成画时代当在南宋,旧题[李公麟]作,难以为信。此卷宋元明流传过程不详,明末清初曾为黎惟敬、高鉴、钱士弘、星严、梅清诸家递藏,见于《石渠宝笈重编》、《石渠随笔》著录。

 

《会昌九老图》是继《商山四皓图》以来被一再绘制的又一重大的有关老人图题材,如果说《商山四皓图》是文人士夫功业理想得以成功实现的象征的话,那么,《会昌九老图》则是文人士夫致仕后优游林下的写照。白居易诗云:"雪作须眉云作衣,辽东华表鹤霜归。当时一鹤犹稀有,何况今逢两令威。"此尚齿之会,年龄最大者136岁,最小者74岁,平均91岁。以平均91岁的高龄聚会确实古今稀有,以致于到会者也非常自豪:"此席不须铺锦帐,斯筵堪作画图看","除却一山五天竺,人间此会且应元",这是最早反映致仕生活的"老人图"。

 

此卷描绘的是唐会昌五年(845年)白居易居洛阳香山时与友人的"尚齿"之会。虽以人物为题材,但建筑部分不论整体还是细部都描绘得准确精微,水榭、房舍、板桥、河堤、护栏、石凳乃至屋内的陈设交代得一清二楚,可谓"咸取砖木诸匠本法,略不相背",几乎可以按图构建。画家不仅对建筑的构造和做法至详至悉,而且已经开始注意通过高超的写实技巧和一定程度的透视画法在二维平面上更为真实地表现建筑物三维空间的立体感和通透感,达到使观者"望之中虚,若可蹑足"的艺术效果。尤为重要的是,图中的建筑采用北宋的界画手法,匀细的线条有利于刻画建筑物复杂的结构和构件的细部,这种水墨白描的建筑画法延续至元代并发展到了极致。

 

隋、唐以来,实施科举制度,文人士夫通过考试制度进入政府部门担任职务,这些官员在年老致仕后,政府或致仕官员个人往往根据个人的意愿,在中央或地方就地安置,时间一长,在社会上便逐渐形成一个稳定的社会阶层。唐宋以来,洛阳、苏州等地是致仕官员养老的首选之地,当然绝大部分致仕的官员往往选择回原籍终老(如睢阳五老即是如此)。这一致仕情况被人们所注意,成为诗文、绘画表达的新题材。而这一情况的发生,首先源于白居易等人的会昌九老之会(《式古堂书画汇考》)曾将其资料完整地转录下来。

 

 

《龙眠山庄图》,宋代,李公麟,长卷,纸本水墨,纵28.9厘米,横364.6厘米,台湾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龙眠山庄图》亦称《山庄图》,是宋代杰出画家李公麟的白描山水画,画面表现的是由建德馆至垂云片的龙眠山庄图景。由于该图较长,所以我爱画画网将《龙眠山庄图》分为16个段落高清大图,每个段落之间都是无缝相续,不会影响整副画面赏析。

 

该画自西而东凡数里,岩谔隐见,泉源相属山行者路穷于此。《宣和画谱》称《山庄图》,可以配王维《辋川图》;《佩文斋书画谱》亦说《山庄图》用王维《辋川图》的画法:“而行笔细润,乃有超越之意”。苏轼为之记,苏辙为之赋诗,凡二十首。《山庄图》既出,便为世人所珍爱。《山庄图》不仅是一幅远离尘嚣的山村风俗画卷,更体现了山庄主人思想倾向和生活情致。苏轼在《题李伯时〈山庄图〉后》说,李公麟在龙眠山,并非留意一草一木,然而《山庄图》“其神与万物交,其智与百工通。”所以他称李公麟为“有道有艺”的画家。《龙眠山庄图》在法国很出名,被法国当代很多收藏家列为珍品,法国著名的酒窖设计建造集团,法国路易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办公室就悬挂此图的描摹版,可见影响力巨大。

龙眠山庄,为北宋名画家李公麟晚年归隐龙眠山所建,位于西龙眠山李家畈,今属龙眠乡双溪村李庄。“山庄”坐北向南,面积为4000平方米,背倚高山,面临平畴,视野旷阔,龙眠河绕西侧南流,四周环筑土墙,朝南建楼门一座,两端辟东西花园,植名木奇葩。门前有一“元宝形”池塘,蓄鱼种莲。后山修竹影映,庄头古木荫翳,风景怡人,别有一番情趣。《安庆府志?山川》:“桐城龙眠山……擅江北名山之秀,宋公麟归老于此。”明末桐城文士孙中 作《过李公麟山庄旧址》诗:“居士庄犹在,园林看转移。山川浑日旧,花鸟自今时。月散花椒影,烟沉墨竹枝。闲来搜胜迹,登眺客心悲。”龙眠山庄旧址,与桐城明大司马孙鲁山别业“椒园”相距里许。明末,桐城孙卧公咏《椒园》诗中云:“山水多佳色,复忆李龙眠。”清康熙桐城诸生孙日高《怀椒园》诗亦云:“庭前即是公麟画,缅怀三径各蕉人。”桐城清大学士张英晚年归隐龙眠,筑“赐金园”于双溪,亦与此旧址相近,曾咏《补卜居龙眠山庄》诗十一首,抒发“渐喜移家位碧岑”之欢乐。

 

 

《华严变相图》,宋代/元代摹本,李公麟,长卷,纸本白描,纵35.5厘米,横1647.6厘米,大英博物馆藏

李公麟《华严变相图》_宋代华严经故事佛教人物白描全卷高清大图赏析

《华严变相图》描绘的是《华严经》内容,用以宣传佛教教义。所谓变相,指依经典之记载,描绘佛之本生谭,或净土庄严、地狱相状等之图画,用以宣传教义。又作变像、变绘。略称变。变,乃变动、转变之意,即将种种真实之动态,以图画或雕刻加以描绘,如画弥陀净土之相,称为弥陀净土变;画兜率天弥勒净土之相,称为弥勒净土变;依华严经所画之七处八会或七处九会,称为华严变相;画地狱之种种相,称为地狱变相等。

 

 

 

《传宋李公麟画丽人行》据推测是宋代画家李公麟创作的一幅人马题材的绘画作品。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行卷,绢本 纵:33.4公分,横:112.6公分

 

这幅画,是根据杜甫(西元七一二~七七○年)所写的乐府古诗「丽人行」而订名。内容描写杨贵妃的姊姊虢国夫人等一行共九人,在初春时节骑马出游的情景。北宋末年,画院曾有「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与本画的构图十分近似,后人可能因为李公麟(一○四九~一一○六)擅长人马题材,就认定「丽人行」是他的仿古作品。实际上,此画完成的时间,应当在南宋以后。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