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1332 明 李流芳 1

2019-04-19 11:54:07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李流芳(1575-1629),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泡庵,晚号慎娱居士、泡庵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万历三十四年(1606)举孝廉,为人耿直,诗风清新自然,文品为士林翘楚,魏忠贤建生祠不往拜,与人云:“拜,一时事,不拜,千古事。”与娄坚、程嘉燧等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好吴镇、黄公望,出入宋元,逸气飞动,笔墨苍劲清标,墨气淋漓,有“分云裂石”之势。写生亦有别趣。兼能花卉,逸气飞动,水墨浅深,韵味隽永。吴伟业称其为“画中九友”之一。尝语钱牧斋“精舍轻舟,晴窗净几,看孟阳吟诗作画,此吾生平第一快事。”牧斋曰:“吾却有二快,兼看兄与孟阳耳。”工书,法苏东坡,又精篆刻,与何雪渔(震)齐名。

传世作品有万历四十八年(1620)作《溪山林屋图》轴,现藏南京博物院;天启元年(1621)作《书画合册》(八页)及《吴中十景图册》现藏上海博物馆;二年作《仿董源山水图》轴藏故宫博物院;四年作《仿黄公望山水图》轴藏中国美术馆;天启六年(1626)作《松荫观泉图》轴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崇祯元年(1628)作《山水图》(一名《山居读易图》)藏安徽省博物馆。著有《檀园集》、《西湖卧游图题跋》等。

 

【名称】明 李流芳 山水花卉图
【年代】明代
【简介】册页,纸本,墨笔,纵24.6厘米,横25.6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册共十三开,以水墨写生山水花鸟,在此选其中二开:之一为《兰花》、之二为《秋菊》可以尽见李流芳俊逸豪纵、笔墨粗简的风格特点。兰花、秋菊都有草书行笔的特点,用笔疾劲爽利,韵足意长,神似天成,为大写意花鸟画的佳作。

 

 

【名称】明 李流芳 疏树孤亭图轴
【年代】明代
【简介】纸本墨笔,尺寸:画芯148.5×31厘米,外围279.5×50.5厘米。天津博物馆藏。

 

 

【名称】明 李流芳 唐宋诗意画册
【年代】明代
【简介】册页,纸本,墨笔,30.1×51cm。

 

 

【名称】明 李流芳 水墨山水图册
【年代】明代
【简介】册页,纸本墨笔,26.4×41.8cm。南京博物院藏。

款识:沈启南方万竹书楼图,仿董北源(苑),笔意高简可贵,今藏余家,仿佛作此。丁卯新秋,李流芳题。

仿赵干寒林亭子,李流芳。

丁卯夏日,李流芳画。

仿高彦敬山村雨意,丁卯夏日李流芳画。

丁卯夏日,李流芳画。

丁卯夏日,李流芳。

丁卯夏日画,李流芳。

 

 

对于李流芳的整体艺术风格和绘画思想分析,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件来概括:

 

1、敏而多能,注重诗画结合。《明画录》说他 “画山水出入宋元诸家,而于吴仲圭犹为精诣,竹石花卉,逸气飞动”14;《无声诗史》中也说李流芳 “真敏而多能者也”15, 这也是在其作者姜绍书在分析了李流芳“工诗善书,尤擅绘事”、书法、篆刻无所不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李流芳的绘画成就的取得显然得益于其诗文书印的多方面的修养。纵观他的绘画实践活动,也是宋代苏轼的“书画本一律”16的绘画观的体现。他的画作多有题跋,而他的诗又多是为画的题跋而作。这种诗画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是他文人情怀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他个人才华施展的方式。他的题画诗有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等多种,分别收录在他的《檀园集》各卷之中,他的题跋也多有诗意。其《檀园集》第十一卷,被近代邓实、黄宾虹所编撰的《美术丛刊》收录,题名为《西湖卧游图题跋》,这也为我们研究李流芳的绘画思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慎摹古人,作品多为写生。李流芳的绘画作品并不一味的临摹古人。他认为绘画就是要在临摹古人的基础上更好地形成自己的风格。他在《为与游题画册》中称:“余画无师承,又不喜临模古人。如此册于荆、关、董、巨、二米、两赵,无所不仿,然求其似,了不可得。夫学古人者,固非求其似之谓也。子久、仲圭学董、巨,元镇学荆、关,彦敬学二米,然亦成为元镇、子久、仲圭、彦敬而已,何必如今之临模古人者哉!余不能画而知其大意如此。”17他的本意是告诫人们不要死临摹,要善于吸收古人的精华,师古人而为自己所用,变他法为我用,推陈出新,独创一格。另外他所画山水,大多是杭州、苏州、新安等地的景色,来源于其身临其境的对景写生,画枯树、花草亦为写生,而不为古人所左右。从他的《西湖卧游图题跋》画跋如《断桥春望图》、《烟霞春洞》中我们便可看出许多作品都是他实地畅游的写生之作。因而更富有新意,是那些在书房内东拼西凑的临摹之作所无法比拟的。

 

3,强调卧游,主张遣心自娱。人们之所以把李流芳画跋集取名为《西湖卧游册跋语》,是因为他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卧游”观的继承者和实践者。在他的画跋中多次提到“卧游”。如《题灯上人竹卷》中就有“遇新安山水佳处,当作数笔归以相示,可当卧游”18的跋语。显然李流芳继承了南朝·宋·宗炳的“澄怀管道、卧以游之”的绘画思想。他以虚静空明的心境来对山水进行审美观照,以期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另外,晚年他还把自己的号改为慎娱。这显然也是受了元代画家倪瓒“逸笔草草,聊以自娱”19的思想的影响。他在其文集《檀园集》第一卷《题荃之画兰》的五言古诗中写道“我夕学画时,意亦颇浩渺,不求工形似,但以写怀抱”20的描述;在《题画册》“盖可以自娱,而不可以传者,真慎娱居士之诗画欤”。21可见在李流芳看来他自己画画只是自娱自乐,陶冶性情。这也是封建社会文人士大夫的普遍看法。对于这种思想,今天的我们要学会辩证地吸收,不可盲目模仿,而忽视绘画的其他社会功能。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