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兜底动态 > 正文

族谱是我们从哪里来的数据库 5

2024-06-19 19:46:09   
高润祥按:李遵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的文化学者,更是我尊敬的同乡老兄。他新出版的《沂南历史文化·古史撷英》第四章沂畔望族,介绍了我高氏家族的迁徙与发展。资料详实,出处有据。2023年全国人口统计,高姓人口已经排到第15位。天下高氏同族同宗,不管居住在哪里,都是血亲一脉。在此以《族谱是我们从哪里来的数据库》为总标题,摘录部分章节,不仅供高氏宗亲阅读,也是通过该书查证的地方史志和族谱纪实,佐证那年那月那天那时那地那些人活动的艰难与伟大。

图片

 

侍郎风采

诗文书法,对古代文官来说自然是最基本的技能,但能有所造诣并流传于世的并不是很多,能够诗书画具有一定造诣的,更是凤毛麟角了。高名衡不仅名节立身,宦积卓然,而且诗文、书法、绘画俱有造诣,这就可十分宝贵的了。

高名衡的诗文名篇首推《更生吟》,因为这是他守汴期间九死一生之时心灵的自然流露。他在自序中说:

随当时所历景象,漫为八章,语虽俚而情颇真,以示同事诸属吏,不忘患难之意云尔。诗成并记之。

《四库全书》存其篇目,评价说:

是编虽止七言律诗八首,不成卷帙,而忠义之气,凛然简外。今圣朝大公至正,扶植纲常,凡胜国死节之臣,咸邀褒祀,名衡亦在其中,则此零章断简,实千古名教之所寄,谨特存其目,以昭表彰之义焉。

还说,高名衡的玄孙高淑曾辑录曾祖诗文并为之“跋”,“称其生平著述甚多,屡经兵燹,拾之灰烬之余者,类多残阙,惟此诗粗备首尾,因抄藏之”。1934年,高名衡后人又多方收集其遗作,整理成《高忠节公遗集》并刊印留世。

 

图片

 

  高名衡流传下来的书法墨迹非常稀少,除见于网上拍卖的一帧完整的扇面外,临沂博物馆还存有半帧有款有印的条幅。这幅珍贵的墨迹,原是韩去非收藏的。韩去非是河南辉县人,革命战争年代曾在临沂地区工作过,历任中共临沂特别支部书记、中共临郯县委书记、鲁南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鲁南区党委“国军”工作部部长等职。在临沂地区工作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多在沂河两岸活动,对高名衡及其事迹和家庭背景等有深入的了解。1962年冬天,韩去非偶尔见到了高名衡的这帧书法作品,因他对大庄高家及高名衡有着深入了解,所以慧眼识珠,当机立断收藏了这帧墨迹,并请好友关友声共赏。

关友声原名际颐,自幼喜习书画,早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国学系,三十年代初即与友人共同创办“国画学社”和“齐鲁画社”,1948年后长期在大学教授美术,书画俱佳,亦有很深的鉴赏功力。见到高名衡的这幅书迹,关先生欣喜异常,反复观察欣赏,并兴奋地写了一篇长跋。跋曰:

壬寅(1962)冬,去非同志偶尔收得高名衡字条一帧,字虽然残损,而书法之精华未伤。考名衡并非书家乃为名臣故,其书法造就颇高,细观斯帧用笔,流丽挺秀,一片书气卷然纸上。名衡重气节,清兵攻破沂州,大义凛然,不为所屈,夫妻联袂同殉难,故为人所重。比之张瑞图、王觉斯[①]之人品,超出多矣。高不以书法名,致所传甚稀。近复见其画,亦甚佳美。由此可见,其不仅擅长书法也。余喜爱其书法,留置案头数日,欣赏把玩。今日略述所见,质诸去非同志,以为何如?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卅日友声。

韩去非将高名衡的半幅书法条幅重新进行了装裱,将关友声的题跋附于其上。名臣书法,名家题跋,相得益彰,愈显珍贵。这幅珠联璧合的书法条幅,现珍藏在临沂市博物馆。

高名衡的绘画作品,清代文人笔记中有所记载、描述和评价。这些记载和描述不仅概括了其画作的风采和造诣,也透露出了他虚静恬淡的品操和夫妻恩爱的感情。

清人赵翼《簷曝杂记》卷六“高名衡”条记载:

王阮亭《居易录》记,明崇祯中高名衡工诗画,尝在京画白练衣,内有花二十五种,寄其夫人张氏,并题五七言绝句,以为风雅中人。[②]

高名衡在京为夫人张氏画白练衣一事,载于康熙年间著名文士张贞《渠丘耳梦录》中。这篇写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六月六日的《画衣》记述说:

余家旧藏画衣一称[③],沂水高中丞笔也。盖写折枝墨卉于白练,上羃以青纱而成之者。领围尺博二寸有半寸,三其缝而饰以金,身长三尺有五寸三分。其长而杀[④]其二以为广袂,长三尺三分;其长而杀其一以为宽。两祛亦皆以金缘之。图于前襟者,曰梅、曰绣球、曰山茶、曰水仙、曰竹石。观其后背,上秋葵一;稍下紫薇一、榴花一,榴房尤怪伟;又下荷花一,而画水仙于两旁。肩上作芙蓉、木犀各一枝,柯叶交亚,颇极盘纡纷披之致。左袂为海棠、为芍药、为辛夷、为玫瑰、为秋菊、为灵芝、蕙草;又有桃、杏、牡丹、栀子、百合、萱花在右袂。两袖下各缀兰石。合之,得花卉二十五种,作三十二丛,俱便娟映带,穷态尽变,觉奕奕生气射人眉睫,所谓妙而真者也。衣之前后及左右袂皆题五七言绝句,凡八首,诗亦秀丽饶韵,读者艳之。

先生讳名衡,平仲其字,少负异质,与先叔父侍御公[⑤]同以才名,颉齐鲁间。每赴郡试,踏省门遇之,相好也。崇祯辛未共举进士,称同年生,相好加焉。侍御公一日过先生邸舍,此衣适成,将以遗其妻张夫人。侍御公一见欣赏,辄自持去。先生亦无难色。此可以窥前辈交情矣。尝考先生起家县令,征为御史,出按河南,即晋都御史,填抚其地。治民御寇,皆著声实。晚年纳节归田。壬午冬,沂水[⑥]城陷,夫妇伏节,同日并命,可谓与日月争光,与天地俱磨灭矣!而其平日风流自命,柔翰关情如此,毋亦靖节赋闲情故事邪。当画衣时,在先生释褐[⑦]之初,方翱翔京国,观政[⑧]部寺。使他人处此,必且朝集金张之馆,暮宿许史之庐[⑨],请谒奔竞为后日仕宦地。先生乃枯坐客窗,裁衣寄内,何其神怡务闲乃尔也。于戏!虚静恬澹,是即先生功名节义之所从出欤!此皆不可以无传,因笔之为记,而录其诗于左。

五言云:

金台风乍软,先为寄春衣。

着处逢花发,遥分上苑辉。

上苑花枝好,乌纱插已繁。

画取罗襦上,似与尔同看。

对月偏成忆,临风更有思。

乡心无可寄,聊写最娇枝。

花枝鲜且妍,置之在怀袖。

好记花枝新,怜取衣裳旧。

轻襦画折枝,悠然感我思。

画时肠已断,着时心自知。

雾縠[⑩]偏宜暑,冰绡迥出尘。

着时怜百朵,应忆画眉人。

七言云:

客邸长安一事无,昼长人静影形孤。

闲将一段鹅溪绢[11],写作名花百种图。

墨渖淋漓写暗香,不将开落问东皇。

凭教雾縠传深意,永矢糟糠不下堂。

后书:辛未夏日作于燕邸寄内子,平仲题。尝考唐穆宗以玄绡白书、素纱墨书为衣,以赐宫人,号诨衣。然此以正彼以狎,固不可同日语矣。此衣自辛未以来,藏吾家者已六十六年。庚辰春日,余在京师,过大司寇新城公邸舍,偶与言及,公甚艳其事,因以赠之,而记其始未,详其形制,用存吾家一段致语,且使子孙知前辈交情也。康熙三十六年六月六月,张贞起元记。记成,司寇题一绝句云:

几幅冰绡写折枝,淡匀麝墨与燕支[12]

笑他拊马张京兆[13],玉镜窗前只画眉。

张贞,字起元,号杞园,康熙十一年(1672)拔贡,官翰林院待诏。十八年(1679)荐举博学鸿词科,不赴。他不仅长书法,善篆刻,并能鉴别名人字画,好收藏文物古籍,而且性格耿直豁达,疏狂不羁,是一位才华横溢,淡泊名利,脱尽尘俗的世间高士。他所记所评定然不是附庸阿谀之言,应是极有见地的画评之论。

图片

子柔李刚作品 唐人马球图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族谱是我们从哪里来的数据库 4
下一篇:族谱是我们从哪里来的数据库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