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柔李刚:画大唐 说大唐系列 25 大唐科举:不拘八股破门第阴霾
2025-08-28 17:44:51
撰稿:子柔李刚 审稿:高润祥
长安城的春夜,在一间狭小的书斋里,来自江南渔村的少年陆明正就着油灯研读《礼记》,竹简上的文字在摇曳的光影中跳动。这是他第三次备考进士科,尽管家中贫寒,却坚信能凭借手中的笔,叩开大唐朝堂的大门。此时的他或许不知,正是科举制度中蕴含的科学性与公平性,为无数寒门子弟铺就了改变命运的道路。

规格:180 × 97 cm(15.71平尺)
释文: 《唐人马球图》 乙巳夏日子柔李刚画
钤印:子柔之印 李刚书画 润祥鉴赏
润格:唐人打马球系列20000元人民币/平尺
雅韵、祝寿、春行、射猎等系列6000元人民币/平尺
书法系列:2000元人民币/平尺
科举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考试内容的设置上。不同于前朝仅凭门第选官,大唐科举以儒家经典为根基,同时涵盖策论、诗赋等多元领域。在明经科考场,考生需对《五经》倒背如流;而在进士科的考场上,则要求考生以诗赋展现文采,以策论分析时政。天宝年间,诗人王维以一首《凝碧池》惊艳考官,不仅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更暗含对时局的思考,最终摘得状元桂冠。这种“以文取士”的标准,既考察知识储备,又检验思维能力,让真正有学识的人脱颖而出。
制度设计的精密性更彰显其科学智慧。为确保公平,科举采用“糊名”“誊录”等手段。考场上,考生的姓名被严密封存,试卷由专人重新抄写,杜绝考官通过笔迹徇私。贞元年间,考生李翊参加考试时,发现自己的试卷被誊录工整,连一处墨渍都被仔细标注,这让他感慨:“此卷无一字属私,唯才是举。”此外,科举还设置了多层考核,从州府初试到礼部省试,再到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层层筛选确保人才质量。
科举的公平性,更是打破阶层壁垒的利刃。在洛阳的一处破庙中,出身寒门的孟郊正反复修改自己的应试文章。他屡试不第,却始终未曾放弃,终于在46岁那年高中进士。放榜之日,他策马长安,写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千古名句。像孟郊这样的寒门子弟,在科举制度下得以与世家子弟同场竞技。据史料记载,晚唐时期,科举出身的官员中,寒门子弟占比已达四成,他们凭借真才实学,在朝堂上与门阀士族分庭抗礼。
更值得称道的是,科举的公平性还体现在地域平衡上。为避免人才集中于中原地区,朝廷特在偏远州县设立考点,并给予一定录取名额倾斜。岭南学子张九龄赴京赶考时,曾担心自己因地域偏远而遭轻视,然而他凭借一篇《望月怀远》打动考官,最终成为大唐首位岭南出身的宰相。这一制度,让华夏大地的每一处人才都有机会崭露头角。
科举制度犹如一座公平的天平,称量着天下学子的学识与抱负;又似一部精密的机器,将人才源源不断地输送至朝堂。当陆明最终金榜题名时,他抚摸着皇榜的手微微颤抖。这一刻,他不仅改变了个人命运,更见证了一个伟大制度的光芒——它以科学的设计、公平的规则,为大唐盛世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也为后世千年的人才选拔树立了不朽的典范。

规格:180 × 97 cm(15.71平尺)
释文:《浑俗和光 长林丰草》 乙巳夏日子柔李刚画
钤印:子柔之印 李刚书画 润祥鉴赏
润格:唐人打马球系列20000元人民币/平尺
雅韵、祝寿、春行、射猎等系列6000元人民币/平尺
书法系列:2000元人民币/平尺

规格:180 × 97 cm(15.71平尺)
释文:《和光同尘》 老子语子柔李刚
钤印:子柔 李刚 润祥鉴赏
润格:唐人打马球系列20000元人民币/平尺
雅韵、祝寿、春行、射猎等系列6000元人民币/平尺
书法系列:2000元人民币/平尺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杨静:禅联禅书禅意人生24 烟收千嶂晓 雾破一峰青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