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柔李刚《唐人马球图》系列作品欣赏之三
2008-10-07 17:38访问数:0 
马球的神韵 马球运动所需器材,场地设备,主要有球、球杖,骏马和球场。 球,体积若拳头大小,通常用轻而坚韧的木材制成,中间掏空,坚园净滑,外表再涂上红漆及绘上彩色花纹。唐人诗歌中,常称之为“彩球”、“画球”等。 击球杖,简称球杖,是一根顶端弯曲呈偃月形的木棍,长数尺,表面也绘有彩色花纹。当时的人常称之为“月杖”或“画杖”。 球与球杖在当时的诗文中,常被同时描述。段成式《酉阳杂俎》描述彩球在空中飞逝的情形说:“见空中有电光相逐如球杖。”阎宽在《温汤御球赋》中说“珠球忽掷,月杖争击”。同一时代的蔡孚,在《打球篇》中也说:“奔星乱下花场里,初月飞来画杖头……” 骏马,是马球运动的活器材。马在参赛时,鞍鞯齐备,马尾缚结,以防在激烈的运动中,尾巴互相缠绕或缠住球杖。 球场,是击球运动的场地,周长约千步左右,宽敞平坦,坚实,洁净。球场三面围以矮墙,以防止小球滚出,剩下的一面建有“讲武榭”之类贵宾看台。比赛时,在场地四周还竖起无数红旗,并设置大鼓击鼓助威。特别重大的比赛,还有乐队在一旁伴奏,演奏《龟兹乐》等乐曲。球场的两端,各设一个球门。球门的形状不详,照史料的说法,似乎是立两桩,桩上安板,板下刻洞,洞外加网为囊。 兜底儿网注 doudier.com 奥运期间,画家李刚的《唐人马球图》系列作品在香港展出,取得了空前的轰动。二百余件作品全部被收藏,不少前来参加马术比赛的运动员、教练员、体育官员以及喜欢马术比赛的观众,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收藏热情。探其原因,一是赶上奥运,恰逢马术比赛,顺应了消费人群;二是历史悠久,体现体育精神,具有中国特色;三是画技独特,在所有关于马的艺术作品中鹤立鸡群。著名书画鉴赏家高润祥在新华月报撰文说:《唐人马球图》、《唐人春行图》、《春郊射猎图》是画家子柔李刚用大写意的手法描绘唐朝皇家游乐活动的佳作。构图独具匠心,笔墨自成风格。特别是根据唐朝宫廷盛行的马球运动所创作的《唐人马球图》,更是灵动耀眼。人物安排多为仕女场上风韵,也有公子少年、大臣内侍执杖争筹。画面酣畅淋漓,笔锋洒脱,情趣盎然。画技娴熟流畅,自宋代李公麟画《明皇打球图》之后,另辟蹊径,开一代新风,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