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一代国画宗师张大千曾有一幅《荷花图》赠给毛泽东,现藏北京中南海的毛泽东故居,载于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故居藏书画家赠品集》中。原件系纸本,长132厘米,宽64.7厘米,水墨绘成。题款曰:“润之先生法家雅正己丑二月大千张爰。”旁有朱印两方。
画面上两片巨大荷叶,一浓一淡,交相掩映,舒卷飞舞。荷叶丛中涌出数朵白莲,或含苞、或初绽、或怒放,蕴含着盎然生机,仿佛尤在散发着阵阵清香,把荷花在狂风暴雨中的挺拔矫健的神态抒发得淋漓尽致,此画结构疏密有致,用笔刚柔相济,豪放处,洒脱恣肆,有劈山斩浪之势,婉约处,圆润凝重,不胜清新秀美之至。
张大千以善画荷花著称,素有“古今画荷的登峰造极”之誉,这幅力作,表现出他对毛泽东的倾慕和敬意。
但毛泽东和张大千并没有直接交往的缘分,为什么画家要送这幅画?又是何时何人把这幅画转送到毛泽东的手里的呢?这得从头说起。
1945年8月,抗日战争刚刚取得胜利,而内战硝烟却又冉冉升起,使中国的前途笼罩上一层阴影。毛泽东不畏艰险,毅然亲率中共代表团从延安飞赴重庆谈判,从而签订了国共合作的《双十协定》,给中国民众带来了希望和鼓舞。
在重庆期间,毛泽东与各界人士广泛接触,还发表了《沁园春》一词,表现出大智大勇的非凡风采,这给当时在四川的张大千留下深刻的印象,内心深为钦佩。
1949年1月31日,中国共产党庄重地向全世界宣布,北平(今北京)和平解放,使古都幸免于炮火的劫难,使几千年来中国的文化血脉安然无恙地得以保存,使大千的一些亲朋好友如徐悲鸿、齐白石、张伯驹、于非、叶浅予、李苦禅、王雪涛等人都免遭战争的荼毒,这一切又给当时正寓居在香港的张大千以极大的兴奋和欣慰,油然而生对毛泽东的感激和尊敬之情。
不久,农历二月,与张大千与其兄张善子私交甚笃的民主人士何香凝女士,到香港九龙亚皆老街张大千下榻处拜访。当何香凝问他是否能给毛泽东画一张图时,大千当即欣然命笔,画成这幅《荷花图》。后来,何香凝去北平参加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筹备大会,即代张大千将此图赠呈毛泽东。
毛泽东收到张大千赠的这幅画后,颇为高兴,曾托何香凝向张大千代致谢意。据说,毛泽东很欣赏这幅《荷花图》,曾将之挂在书房里经常欣赏。毛泽东逝世后,此画收藏于毛泽东故居。上世纪80年代,此画作为珍贵的艺术纪念品,被收入《毛泽东故居藏书画家赠品集》。
荷花在中国文人的心目中一直被喻作“君子之花”、“圣洁之花”。而历代画家最爱画梅、兰、竹、菊四君子画。张大千之所以绘荷花画赠毛泽东,表明了他对毛泽东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