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收藏 我兜底 兜底儿网 你收藏我兜底儿
当前位置:兜底资讯首页 >> 艺术资讯 >> 当代艺术富翁的成长史

当代艺术富翁的成长史

2010-01-13 10:48:59  浏览次数:888  文字大小:【】【】【
专家访谈

  黄专:


  如果你还在考虑看不懂的问题,那不是看当代艺术的方法。


  公众反感也是作品的一部分


  羊城晚报:陆扬的一些作品,看上去残忍血腥甚至邪恶,馆方有否考虑到作品会令观众不安?作品使用说明书的形式,会否担心对公众有不良示范作用?普通公众应如何解读此类作品?


  黄专:当代艺术有多种类型,有些实验艺术与人们的通常经验、欣赏艺术作品的方式是不同的。正如医学领域或极限运动领域一样,同样都是探讨极限的一些非常规实验。当代艺术强调作者观者的互动,期待公众对于作品的反应与多种解读。


  而说明书的形式并不是要公众去模仿,而是一种方案艺术、文本艺术,与公众解释艺术家的构想。


  当代艺术有亲近人的属性


  羊城晚报:但另一位深圳艺术家戴耘的作品,却是充满趣味性和互动性的,让人们同时觉得,当代艺术不完全是艰涩难懂、令人不安的。


  黄专:对。你所提到的这两个作品,恰好代表了当代艺术的两个极端。一个是挑战人们对日常生活的普通认识,一种实验性的异常表达,另一个则是强调互动关系,强调艺术的公共性,由艺术家的设计,加上公众的参与,才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这个作品正好反映了我们希望公众的接近,当代艺术同样有着亲近人的属性。


  “看不懂”怎么办?


  羊城晚报:对于当代艺术,公众一直有种“畏难”情绪。本次展览上,有着令人争议的内容,公众应该如何看待这样的内容呢?


  黄专:事实上,传统的艺术作品,是以艺术家为主体,想让观众得到一种审美教育。但当代艺术恰恰不同的是,将艺术家与观众的关系发生变化。艺术家设计出架构,希望通过观众的各种解读,使作品成立。如果一个当代艺术作品不能引起公众关注、思考,那么它就是一个失败的作品。所以当你说“看不懂”,那么你还在用看传统艺术的方式在看当代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F4”的作品,也许你零零散散见过不少。那么,来一次编年史式的观看?本月31日前,到广东美术馆,看看大名鼎鼎的“光头”方力钧,如何从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成长为一个千万元俱乐部的“艺术明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方力钧的“炙手可热”,以及中国当代艺术的“崩盘”新闻,本展引发的关注与争论不少。事实上,对于当代艺术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观展的普通观众,被赞誉或批评左右,都是违反当代艺术作品的初衷的。独立地去看,去感受,去思考,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这大概就足够了。


 

  大手笔,看“光头”成名前后


 

  用深具代表性的2009-2010年2个月的跨年时间,用一楼全部展厅及大堂的大手笔,来进行“方力钧:时间线索”展览,这无疑是令人注目的。这是广东美术馆第一次大规模介绍和讨论艺术家的创作经历的大型展览。尤其是,主角还是与王广义张晓刚岳敏君并称为“中国当代艺术F4”的方力钧。这令展览一开始就具有话题性。


 

  “光头”是方力钧的LOGO。无论是作品中还是真人。他以“光头泼皮”的作品形象,创造了一种玩世写实主义的独特话语方式,成为一时经典。


 

  也许很多人已经在不同场合见过方力钧的作品,但却不一定能够如此系统、大量地看到“光头”从艺30年、成名前后的各时期作品。展品包括了大量资料、手稿、早期习作、名作以及专门为展览剪辑制作的纪录片,甚至包括1975年他上小学三年级时美术课上的作业。据展馆统计,这次展览一共用1000多张镜框,是广东美术馆史上最多的。


 

  争议中,看当代艺术发展


 

  “光头”方力钧早期是个穷画家。1992年,他却成为中国最早富起来的一批画家。画作被频频拍出天价后,他成为了千万元俱乐部的“当代艺术F4”之一。他拍电影,开餐馆,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艺术家。全球金融危机之下,中国当代艺术频频爆出“崩盘”的新闻,因此明星当代艺术家方力钧此时推出的大型个展,不免引人深思。


 

  艺术批评人朱其在展览初期,就在其个人博客上张贴长文,批评对于该展的各种“宏大吹捧”,过于肉麻,“学术拔高”,该帖在网上反响热烈,令展览又起波澜。曾有人说,这也许是美术馆2009年最具争议的展览之一。


 

  “市场好的时候,有人觉得你是在炒作。市场不好的时候,又觉得你有其他目的。”方力钧说,他希望自己的个展能够作为一个案例,把当代艺术发生、发展的土壤结构、生态关系展示出来。


 

  事实上,在这个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闹得沸沸扬扬的大背景下,反思明星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反而是必要的。依据本展的“时间线索”,观众不仅能接触到这位中国新艺术潮流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的独特话语方式———玩世写实主义,了解到一个“光头泼皮”形象背后的方力钧成长历史,更由此能从一个横切面,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


 

  对于当代艺术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观展的普通观众,被赞誉或批评左右,都是违反当代艺术作品的初衷的。独立地去看,去感受,去思考,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这大概就足够了。


推广
 

最新资讯

更多

· 张永权壬辰画龙研讨会在...
· 兜底儿网藏画在西湖艺术...
· 兜底儿网收藏长卷亮相红博馆
· 央视网就龙年画龙请专家...
· 辛亥题材纪念币热得烫手
· 陕西举办书画展纪念辛亥...
· 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画...
· 中国博物馆达3020座 北京...
· 赵力:谈何多苓作品的投...
· 成都引进艺术品会计测量...

资讯推荐

更多

· 张永权壬辰画龙研讨会在...
· 兜底儿网藏画在西湖艺术...
· 兜底儿网收藏长卷亮相红博馆
· 央视网就龙年画龙请专家...
· 辛亥题材纪念币热得烫手
· 陕西举办书画展纪念辛亥...
· 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画...
· 中国博物馆达3020座 北京...
· 赵力:谈何多苓作品的投...
· 成都引进艺术品会计测量...

资讯热点

更多

· 张永权壬辰画龙研讨会在...

联系信息

兜底儿网艺术交流专家服务中心(巡天艺术)
地址:北京市东三环南路19号B座12F03室
邮编:100021 电话:010-87667367

兜底儿网收藏鉴赏与交流中心 (品茶赏画听音乐)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盛世龙源1110号B313
邮编:100124
电话+传真:010-57612339
专线电话:010-88852389

技术服务:18210556505
财务服务:13717669601
网管服务:13718897676
驻杭州联系人电话:15988818268
Email:contact@doudier.com
欢迎加入兜底儿网交流QQ群:6090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