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在线展览:
回溯与偏移•《体外的心脏》系列2011北京 中国海归艺术家联展
参展艺术家们。
开幕式现场
带着一颗中国的心,像成熟的蒲公英一样离开母体,漂泊到遥远的地方,生根发芽。海外中国艺术家,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于4月22日在北京时代美术馆,为世人带来了一批独特的作品。
这场以“回溯与偏移:体外的心脏”命名的海外中国艺术家联展,在开幕当天吸引了众多媒体和国际艺术家以及艺术爱好者们的极大兴趣。
展览由刘国鹏和肖歌策划,策展人杨维民提供学术支持。参展艺术家包括:艾可、包林、布日古德、陈亮、陈美岑、多兰、傅晨曦、高媛、黑月、黄祺、计洲、兰子、李铁军、林春岩、马不远、牛运功、潘星磊、曲健雄、沈少民、盛天泓、苏荷艳、王国峰、王彤、王小杰、 武明中、吴秋煈、项楠、肖鲁、郑连杰、张夫也、张鹏野、张大力、张琪凯、郑学武,共计34位海归艺术家。
','
展览现场。
时代美术馆执行馆长发言。
跨越两种文化,经历两种心境,海外艺术家在当初踏上异国他乡的第一步开始就要接受心灵的历练,他们的创作时而游离于本土,时而又回归本土;在游离时回朔,在回归时偏移。就如放在体外的心脏,依然跳动,频率却已改变。分裂的状态、出窍的灵魂使他们的创作愈加多愁善感,于是他们的作品在学术性与创作理念上就不同于人,甚至不同凡响。
策展人杨维民写道:“参展艺术家以各自不同材质、不同风格的作品凸显他们“行者”本色:特立独行富于思考,行走天涯无所畏惧。”人们在关注海归艺术家们以及他们的作品时,更多的是希望看到作品所具有的学术性和超前的创作理念,从而找到更为开阔的艺术认知能力与艺术表现方式。《体外的心脏》展现的正是这一特殊群体的真实状态和蕴含独特的作品。
','
展览现场。
独特的作品《我爱你》吸引了参观者的好奇。
据介绍,此次参展的34位艺术家分别是在上世纪60、70甚至80年代等不同时期出国,在美、德、英、法、澳、意、俄、日、芬、玻等多个国家旅居和从事艺术活动,借助影像、装置、架上绘画、图片和水墨等当代艺术形式,展现了当才中国多重文化混杂相揉并发展的丰富创作视域。
展览将于5月5日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