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是党的生日,理应是举国上下欢庆的日子。然而对于某些人,某个家庭而言,却如同早上的雨水般,冰凉而沉痛。上午9:00,八宝山竹厅前,一幅挽联高高挂起,白敬周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这里举行,白敬周家属、师长、同学、学生及朋友近百人冒着大雨赶到现场,送白敬周最后一程。
6月23日,同样是一个雷雨交加的日子,白敬周先生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永远离开了她的亲朋好友及忠爱一生的艺术事业。
两个月前,还和朋友们在工作室畅谈,如此情景,还未从眼前消失,噩耗传来,所有人的反应都是“这不是真的”。然而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今天,白敬周先生静静地躺在那里,面容很安详,似乎是睡着了,或许他太累了,只是去了另一个世界畅游去了。
家人与白敬周先生遗体告别
遗体告别仪式上,年迈的老母亲对女儿说“我不忍心看你爸爸”,亲人的一句“我舍不得离开他,让我再看最后一眼。”足以让与白敬周先生不相干的外人声泪俱下,此情此景,无以言表。送去火化的物品,家人很细心的准备了画笔,那是一位艺术家生前的最爱。
艺术家王怀庆前来悼念
作为朋友和师生,除了悲痛还有惋惜,从此,他们又失去了一位挚友,一位艺术知己,一位大师,这将是艺术界的损失。追思会上,朋友们很花心思的找来了很多老照片,上学期间的、留美期间的、朋友间的谈艺、家庭间的欢乐……,那一切仿佛就在昨日,照片里的故事,主人公们都还记忆犹新,可照片中的人今天却离他们而去了,留下的只有曾经对学生的教诲,对长辈的尊敬,对子女的爱……..
中央美院78级研究生班毕业生、“同代人”画会的画家、白敬周家人等讲述了老照片中的故事以及白敬周的艺术成就,与会者表示,白敬周的作品是鲜明欧洲经典绘画风格和现代艺术的融合。艺术家王怀庆说,白敬周是他们那一代人中的佼佼者,为人善良,对艺术执着而刻苦。
追思会现场
追思会现场播放的老照片
白敬周,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精湛的绘画功力和精益求精的艺术品格,是他艺术创作的一贯特点。早在90年代,就被美国评论界誉为“世界肖像的翘楚”。作品在美国、中国、台北多次获奖,500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美国林肯艺术中心、纽约肖像画廊、波士顿市政厅、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哈佛大学剑桥艺术馆、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等艺术机构永久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