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收藏 我兜底 兜底儿网 你收藏我兜底儿
当前位置:兜底资讯首页 >> 艺术资讯 >> 赖宁雕像为何惨落山野?专家:拆旧换新是空洞

赖宁雕像为何惨落山野?专家:拆旧换新是空洞

2011-08-19 13:21:08  浏览次数:912  文字大小:【】【】【


  一座屹立了20年的少年英雄赖宁的雕像如今已无处容身。日前,有报道称:山西太原市原东仓巷20年的赖宁烈士雕像,因为环境整治而被移走,后又因无单位接收,而被放置到偏僻山村。


  难舍旧情的当地居民到处寻找雕像,却引发了一场势均力敌的争锋,一方面有人认为现代化的都市里竟然无处安放一座英雄雕像,这无疑是一个悲哀。而另一方面则认为,随着时代进步,青少年保护观念的深入,仍旧宣扬赖宁事迹,并不符合现代的价值观。


  孰是孰非?北京大学教授夏学銮说:“任何英雄都带着时代的烙印,但不能因此而认为过去的英雄已经没有价值,历史是我们的来路,而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历史不能忘记


  因为环境整治而移走的雕像却无人接收,一个曾经影响了一代人的小英雄,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了城市之中。戴着红领巾的赖宁像,目光炯炯,却找不到属于他自己的地方。夏学銮说:“金钱拜物教统治整个社会,却容不下一座英雄的雕像”。


  在这个一切向经济利益看齐的时代里,英雄时代正在成为遥远的回忆。夏学銮说:“市场经济发展,正在冲击着我们对英雄时代的记忆,经济发展是好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忘记历史。恰恰相反,在经济发展带来的道德、伦理、价值观的冲击下,我们更需要一些英雄人物,来让我们记得我们走过的路,比如刘胡兰,比如雷锋,比如赖宁。不能因为时过境迁就忘记历史,因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意味着我们成了无源之水。”


  历史的记忆是不可复制的财富,夏学銮说:“不要抹去历史的记忆,给年轻人留一点儿值得崇拜的英雄吧,这个时代里,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敬仰和崇拜的了。一座小小的雕像占不了多少地方,不管是整治也好,重建也好,都不会对他们产生影响。”


  赖宁过时了吗?


  也有人表示应该,为此叫好。


  和以前改变文化景观后一面倒的批评不同,赖宁像的移走,也有不少人表示赞同。理由则是保护未成年人,23年前,赖宁因为救火而牺牲,而23年后,未成年人保护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英雄的事迹并不符合如今的价值观。


  时移世易,是不是所有过去的英雄都应该被遗忘呢?中国进入现代社会仅仅百年,却经历了几千年的传统社会,真正符合现代价值观的英雄又有几个?


  夏学銮说:“不是这样的。任何时代的英雄都带有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记,时代永远在发展,价值观也在变化,这不可否认。但是,这并非遗忘英雄的理由,他们做出了英雄的行为,甚至付出了生命,这不值得我们纪念吗?确实,今天我们不再鼓励青少年牺牲自己,但那些曾经付出生命的英雄仍旧是崇高的,仍旧值得敬仰和纪念。”


  时代在变化,价值观也在变,尽管今天我们不再赞同英雄的行为,但他们是历史留下的印记。夏学銮说:“忘记历史,就是历史虚无主义,而当历史都变成虚无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呢?”


','

  谁在金钱下迷茫


  有评论表示:“赖宁像‘消失’了,原来还是为了拆”。


  一个“拆”字,让多少英雄无奈。夏学銮说:“市场经济下,最迷茫的,不是小孩子,而是成年人”。


  经济的发展并不能代替精神的富足,在这一点上,真正遗忘的,并不是孩子,夏学銮说:“小孩子更加容易理解英雄,也更容易崇拜英雄,他们总会需要一些英雄和英雄的故事。反而是成年人,经过了那个英雄时代,又进入这个市场经济的时代,理论上应该有更深的理解,但是恰恰相反,他们更加容易迷茫,在价值观的变化中失去了坚持”。


  有多少英雄的故事是讲给成年人的?


  夏学銮说:“即便是要整治,要改造,也不是一定要迁走,一座雕像也不占多少地方。关键是怎么处理。处理得好,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人文景观,管理者,显然还缺少人文底蕴。一个城市的文化,不是靠有多少新建筑,而是看它有多少历史的沉淀。”


  拆旧换新是空洞


  实际上,消失的并非仅仅只有赖宁像,在中国城市高速变化的今天,许许多多的旧雕塑、文化遗迹纷纷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各种新建的雕塑,新的人文景观。


  拆旧建新之间,究竟是城市的发展,还是历史的消失?


  夏学銮说:“现在确实有很多城市拆掉旧的雕塑,建起来新的雕塑。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在于它历史的沉淀,而不是建一些华丽的雕塑就有了。人为塑造起来的,顶多是艺术品,没有时代的烙印、价值观、理想,没有历史教化意义,拆旧建新并不可缺,因为建起来的,不过是空洞无物的建筑而已。”


  城市的管理者们,是否应该思考,如何保护一个城市的文化?夏学銮说:“我们的很多城市都是古城,有悠久的历史,这些城市里,挖掘、保护、妥善处理历史遗迹,无疑就是在保护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而那些历史比较短的、新兴的城市,在建立人文景观、文化广场的时候,也不妨多注重一些历史事迹、名人语录等等,让人们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而应少建一些没有内涵的,仅仅外表华丽的东西。”


  赖宁精神的变迁


  1988年3月13日,14岁的赖宁为了扑灭突发山火而不幸牺牲。


  1988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


  2004年,《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在北京全面实施,而一度被树立为“少年英雄”的赖宁,其照片纷纷从校园墙上被摘下。


  2006年施行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认为,抢险是应当由专业人员或者成人从事的活动,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参加。


  2011年5月,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公布的《北京市森林防火办法(送审稿)》规定,禁止动员和组织未成年人扑救森林火灾。


  赖宁像因环境整治而被移走,最后被放置偏僻山村,此事一出便成为舆论焦点。是现代都市的发展与建设不再适合英雄雕像的安放?还是随着时代进步,赖宁事迹已不符合现代的价值观?

'];

推广
 

最新资讯

更多

· 张永权壬辰画龙研讨会在...
· 兜底儿网藏画在西湖艺术...
· 兜底儿网收藏长卷亮相红博馆
· 央视网就龙年画龙请专家...
· 辛亥题材纪念币热得烫手
· 陕西举办书画展纪念辛亥...
· 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画...
· 中国博物馆达3020座 北京...
· 赵力:谈何多苓作品的投...
· 成都引进艺术品会计测量...

资讯推荐

更多

· 张永权壬辰画龙研讨会在...
· 兜底儿网藏画在西湖艺术...
· 兜底儿网收藏长卷亮相红博馆
· 央视网就龙年画龙请专家...
· 辛亥题材纪念币热得烫手
· 陕西举办书画展纪念辛亥...
· 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画...
· 中国博物馆达3020座 北京...
· 赵力:谈何多苓作品的投...
· 成都引进艺术品会计测量...

资讯热点

更多

· 张永权壬辰画龙研讨会在...

联系信息

兜底儿网艺术交流专家服务中心(巡天艺术)
地址:北京市东三环南路19号B座12F03室
邮编:100021 电话:010-87667367

兜底儿网收藏鉴赏与交流中心 (品茶赏画听音乐)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盛世龙源1110号B313
邮编:100124
电话+传真:010-57612339
专线电话:010-88852389

技术服务:18210556505
财务服务:13717669601
网管服务:13718897676
驻杭州联系人电话:15988818268
Email:contact@doudier.com
欢迎加入兜底儿网交流QQ群:6090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