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年展
9月29日至10月30日,以“物色·绵延”为主题的“2011成都双年展”将举行。“物我之境——田园/城市/建筑”国际建筑展是该次双年展三大专题展览之一。
本次双年展采用“政府主导,专业机构运作”的模式,立足成都特色,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展览内容包括:美术、建筑、设计、戏剧、民间艺术等,展览设定的专题展有“溪山清远:当代艺术展”,“解决之道:国际设计展”,“物我之境:国际建筑展”等。还包括政府、各协会展览项目及民间外围展览等其他板块。2011成都双年展总策展人为吕澎,其中的“物我之境:国际建筑展”的策展人为同济大学时代建筑杂志主编支文军教授。
作为三大主题展之一,“物我之境:国际建筑展”将在成都工业文明博物馆开展。此次国际建筑展诞生于成都确立“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目标之时,指向成都的建设,放眼历史与国内外的研究和案例。
建筑展参展内容由四大部分组成,包括作品展、文献展、“兴城杯中国高校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展、“成都田园文化创意建筑”成果展。作品展由实践、策略和调研三部分组成。
实践层面:国内外着名建筑师将在此提出他们在规划、设计与建筑实践中具有前瞻性和普世意义的作品,审视由于城乡快速发展带来的建筑机遇及理论焦虑,探索“物我之境”的建筑定义和田园城市的当代诠释;组委会与策展团队向国内外的建筑机构以及建筑师发出参展邀请,并通过第一轮的提案预审初步确定20余份参展作品参加第二轮的评审。策略层面:国内外新锐建筑师将在此探讨建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与产业、环境、社会、及文化等之间的关系,呈现“物我之境”主题的概念设计及装置作品,进而探讨环境与个体的深层联系,以达到更纯粹的概念性和实验性,和更具有操作性的建筑策略;组委会与策展团队向国内外的建筑机构以及建筑师发出参展邀请,并通过第一轮的提案预审,初步确定40余份参展作品参加第二轮的评审.其中包括12份针对成都东部新城的建筑规划景观的建筑师集群设计方案,以及30份自拟场地的设计方案。调研内容:国内外建筑学者将带领成都学生团队,通过自身的调研方法,进行对成都当地建筑文化(物质与非物质,建造与使用,个体与社区、成都文化与生活方式、部分正在实施的项目等)以及一系列针对成都发展的典型问题与挑战作专题调研。组委会与策展团队向国内外的建筑机构以及建筑师发出参展邀请,并通过第一轮的提案预审初步确定16组建筑师团队深入成都进行进一步的调研。
文献展将邀请学术机构组成研究小组,针对“田园城市”理论的历史背景、各阶段理论发展内涵及应用实践,进行整理、解读和大众化呈现。此部分旨在向公众普及、推广“田园城市”理念以及为其他部分的建筑展建立一个理论的统一语境;“兴城杯”中国高校学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展将组织以“田园/城市/建筑”为主题的设计竞赛,主要面对全国建筑院校在校学生。其获奖作品将在本次展览中专辟空间进行展出;“成都田园文化创意建筑”成果展拟推荐成都典型的优秀田园文化创意集群建筑实例进行展出。
在开展之际将邀请国内外着名学者在展览现场发表全世界最新研究成果的演讲,议题拟定为“反思建筑”、“再读城市”、“重回田园”,力求将研究成果广泛发布,抛砖引玉引发延续性的讨论。展览期间,分别邀请学者在成都举办共5次“田园/城市/建筑”系列主题演讲暨2011成都双年展建筑展外围讲座;同时在成都展览现场举行一周1-2次参展建筑师系列在场报告,基于参展作品,进行深化、延伸的演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