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欣赏 > 正文

南唐趙幹江行初雪圖

2012-03-05 14:34:00   

 

江行初雪圖
南唐 趙幹
絹本 設色畫 卷 25.9x376.5 cm  

〈江行初雪圖〉,卷首有南唐後主李煜以「金錯刀」書:「江行初雪畫院學生趙幹狀」,說明此畫的主題和作者。本幅描繪初冬江南水景,旅人策蹇,漁夫打漁稚?纳?罴毠潱?哂絮r明的江南區域畫風,在性質上則屬於風俗畫。這一件重要的南唐遺珍,流傳有緒,在北宋初屬私人收藏,後入內府,為《宣和畫譜》著錄。


 
作者

趙幹,江蘇江寧人,事南唐後主李煜,為畫院學生。擅畫山水、林木,長於佈景。所畫皆江南風景,多作樓觀、舟船、水村、漁市,深得浩渺之意。筆法勁利,景物寫實生動,《宣和畫譜》評其畫曰:「雖在朝市風埃間,一見便如江上,令人褰裳欲涉,而問舟浦漵間也」。


特徵說明

〈江行初雪圖〉是目前傳世可靠作品中最早的手卷。畫家採用近觀的視點描繪物象,將不同景物依水平方向,安排在近、中、遠三段景,並且巧妙哂檬杳軐Ρ龋?屓?尉叭缫綦A般起伏升降,產生韻律感。此外,也利用「空間小單元」的設計,以斜向伸張的樹幹、呈圓弧狀的竹籬,框架出人物活動的場景。行旅的主題,捕漁的場景,依序在畫面出現,構成一首完美的樂章。

展開畫卷,旅人策蹇是最先出現的景象,寒雪紛飛,人和驢的表情各具苦寒難行之色。緊接著登場的,是漁夫在蕭瑟寒凍的江面上,張網補魚的艱辛場景,無論是漁人活動或是漁船、網罟等各類漁具,皆刻劃入微,相當具有感染力。《宣和畫譜》曾經如此評論〈江行初雪圖〉:「雖在朝市風埃間,一見便如江上,令人褰裳欲涉,而問舟浦漵間也」。

從本幅畫可以窺見趙幹優異的繪畫技巧,他以尖細、勁利的筆法來畫人物、蘆葦和水紋,成功刻劃出人物的情態、衣服的質感、受風吹拂的蘆竹和流動的水波。而畫樹石、小橋的筆法,則較為老辣蒼健,搭配皴擦渲染,樹幹渾圓的立體感和微妙的光影變化清楚可見,此處與董源〈寒林重汀〉的描繪十分類似,顯示兩件作品具有共同的江南區域畫風。

本幅的設色亦有獨到之處。趙幹使用「彈粉」技法,表現雪花在天際和江面上飄揚的效果。人物的臉和手腳用淡赭敷染,表示膚色;女子的唇用朱砂點畫,相當醒目。另外,土坡先以水墨側筆皴擦,再於上面和側面敷染青綠,則非常接近敦煌一七二窟壁畫的風格,反映十世紀南唐宮廷畫院內,仍舊保留唐代青綠的傳統。


印鑑說明
天曆之寶  元文宗  圖帖睦爾(1304-1332),於泰定帝死後,由燕鐵木兒等迎立於大都,改元天曆。曾命翰林國史院與奎章閣學士纂修《經世大典》,雅好收藏書畫。尊信帝師,免僧寺田租。至順三年病卒。
安儀周家珍藏、朝鮮人、安岐之印  安岐  安岐(1683-約1745或1746),清天津人,一作朝鮮人,字儀周,號麓堂,又號松泉老人。代明珠在楊州為鹽商。博雅好古,收藏極富,尤精鑒賞。並好養士。有《墨緣匯觀》。
吳瑞徵印、吳仲庚  吳瑞徵  吳瑞徵,吳江人,萬曆三十八年進士,見《石渠寶笈續編》。
(典禮紀察)司印  明內府印  
祕府、明昌、明昌寶玩、御府寶繪、內殿珍玩等數枚。  金章宗  完顏璟(1168-1208),小字麻達葛。在位時,承平日久,宇內小康,正禮樂,修刑法,置弘文院譯寫經書,成一代治規。在位十九年,建元三:明昌、承安、泰和。廟號章宗。
柯九思印  柯九思  柯九思(1312-1365),字敬仲,號丹丘生。台州仙居人。工書、畫竹,由長於鑒定古物。元文宗置奎章閣,特授鑒書博士,內府所藏法書名畫,咸命鑒定。
蕉林鑑定、蒼巖子、蕉林鑑定、蕉林梁氏書畫之印、家在北澶  梁清標  梁清標(1620-1691),河北正定人,字棠村,號玉立,別號蒼巖子、蕉林居士。明崇禎十六年進士。工書,精鑑賞,富收藏。順治初降清,授編修,累擢戶部尚書。官至保和殿大學士。著有《棠村隨筆》等。
嘉慶鑑賞  清仁宗  顒琰(1760-1820),清高宗第十五子,嗣為帝,在位二十五年。謚睿,廟號仁宗,年號嘉慶。
宣統御覽之寶  清宣統帝  溥儀(1906-1967),清末代帝,在位三年(1909-1911),年號宣統。
幾暇怡情、養心殿三希堂清玩真蹟、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之寶、八徵耄念之寶等數枚。  清高宗  弘曆(1711-1799),清世宗四子,文治武功,為清諸帝之最。清高宗亦熱愛鑑賞書畫,曾將宮中收藏編為《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初編、續編數巨冊。在位六十年,廟號高宗,年號乾隆。


題跋
天曆二年十一月 日進入。奎章閣學士院典籤。臣張景先。奎章閣學士院參書。文林郎。臣柯九思。奎章閣學士院參書。奉訓大夫。臣雅琥。奎章閣供奉學士承德郎。臣李訥。奎章閣供奉學士。中議大夫。臣沙刺班。奎章閣承制學士。奉訓大夫。臣李泂。奎章閣承制學士。朝散大夫。中書左司郎中。臣朵來。奎章閣侍書學士。翰林直學士。中奉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兼經筵官。臣虞集。奎章閣侍書學士。資善大夫。中書右丞。臣撒迪。奎章閣大學士。光祿大夫。中書平章政事。知經筵事。臣趙世延。奎章閣大學士。光祿大夫。知經筵事。臣忽都魯都兒迷失。  元代奎章閣官員  
吳頭楚尾滄江清,元冥試令飛初霙,驢背客寒風打笠,江心漁樂舟衝凌,蘆腰已折鬚添白,山頭乍失髻矗青,或見沙觜翁舉網,尚有船唇兒弄罾,夫豈皸瘃之不懼,衣食切已勞經營,冰魚凍蟹入盤活,誰家羊膏佐軟烹,造物不齊有如此,對之令人感慨増,瑶機褰曌R異物,傳來北宋騰清聲,奎章學士丹邱生,一時法眼精品評,燭照意移生栗烈,畫時不知呵凍,幾度方能成。 乾隆御題  清高宗  弘曆(1711-1799),清世宗四子,廟號高宗,年號乾隆。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五代梁關仝關山行旅
下一篇:宋蔡襄致杜君長官尺牘(離都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