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87 (浙江画派 谢时臣 1)

2014-11-20 15:42:53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谢时臣(1487-1567),明代画家。字思忠,号樗仙。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工书法,长于隶书。擅山水,师法吴镇、沈周,稍作变化,兼有“浙派”和“吴门派”笔法,风格独特。作品多构为长卷巨幛,以善画水著称,江河湖海,无不精好。又作山峦重叠,高耸险峻,笔墨或细密苍劲,或劲健沉郁,或纵横纷披,富有变化。有《杜陵诗意图》、《溪山揽胜图》、《策杖寻幽图》、《武当霁雪图》、《谪仙玩月图》等传世。

 

【名称】明 谢时臣 蜀道难

【年代】明代 

【简介】纸本,水墨设色,纵336.5,横101.5厘米。(美)私人藏。

 

【名称】明 谢时臣 华山仙掌图

【年代】明代 

【简介】立轴,纸本,水墨,淡设色,纵332厘米,横97.5厘米。(日)私人藏。

此图绘华山仙掌峰景色。画上重峦叠嶂,溪水潺潺,仙掌峰兀立于中央,峭拔峻秀,山间古刹错落,石径蜿蜒曲折。云雾缭绕,气象幽深。画山石斧劈皴和披麻皴并用,并以湿墨渲染,树木苔点则浓墨点簇而成,画面上墨色适宜,秀润华滋。

 

【名称】明 谢时臣 武当霁雪图

【年代】明代 

【简介】绢本设色,纵198.9、横98.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画武当紫霄山雪景,图中笔法有荆(浩)、关(仝)遗意,惟觉用笔刚硬,气格外露,似见[浙派]风貌。石形似云,皴笔精练,以墨和浅色层层渲染,天空填以淡墨,以衬托山石的雄峻和积雪的厚实。紫霄宫殿宇庄严整肃,虽是大雪,来客仍络绎不绝。山古有石阶,经两边高大寒林、松树而通向上山石道。路旁有泉水奔流,发出喧鸣声。游人坐轿、骑马、步行者皆有,半山道有暖亭一座。石道蜿蜒,依山而鑿,直通紫霄宫。构图虽繁杂,主脉却清晰,故而整体感仍很强,气势宏大,局部描绘也自然周到,精细工整,显示出其功力之深厚。此图有自题,款署“嘉靖二十年九月,谢时臣记”,是年画家五十五岁。钤“谢思忠氏”朱文方印、“樗仙子”白文方印、“时臣”朱文方印。

 

【名称】明 谢时臣 杜陵诗意图

【年代】明代 

【简介】册页,绢本,水墨,设色,纵22.2厘米,横18.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杜陵诗意图》共八页,画杜甫诗意。此选其中四图,分别为写“华馆春风起,高城烟雾开”、“栈悬斜避石,桥断复寻溪”、“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雪里江船渡,风前径竹斜”之景。画家悉心体会巧思妙构,情景交融。

【名称】明 谢时臣 谪仙玩月图

【年代】明代 

【简介】纸本设色。

谢时臣善山水,得石田意而有变化,笔势纵横,设色浅淡,人物点缀,极其潇洒。在此画中,画家用流利的细线勾勒,然后用淡绿色略加晕染,将激流旋涡、惊涛拍岸的水势描绘得淋漓尽致,并与江上行舟和天上飞云构成一种强烈的动感。画中人物形象用笔粗率简括,抬头望月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

 

【名称】明 谢时臣 雪山寒溪图轴

【年代】明代 

【简介】绢本设色,尺寸:画芯144×81厘米,外围238×96.5厘米。天津博物馆藏。

 

【名称】谢时臣《虎阜春晴图》

【年代】明代 

【简介】纸本、设色。纵162.4厘米,横39.2厘米。辽宁省博物馆收藏

《虎阜春晴图》是明代画家谢时臣晚年对虎丘写生之作。该作品表现了春暖花开之际虎丘山上万木复苏的景象:柳枝迎着春风轻轻摇曳,松柏经历了寒冬之后愈加苍翠,坡地上绿草如茵。

画中物象远近相宜,虚实相生,层次分明。画幅自下而上渐渐推远。近景处,水面上有舟船靠岸,陆地上有鞍马行走。舟船和鞍马把来自四面八方的雅游之士送至虎丘山。他们在酒肆内谈天说地,怡然自得。中景处为全图的中心。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之间,虎丘塔俊秀挺拔,巍然耸立。

画面右上角,谢时臣用秀逸、洒脱的隶书署款:“虎阜春晴,谢时臣写。”他的书法造诣很高,尤其是隶书,形成了自家风貌。谢时臣的作品笔法酣畅,墨色稳健,气势恢弘。

《虎阜春晴》的布局来看,此图既有王蒙层峦叠嶂、构图紧密的绘画特点,又有谢时臣自己的绘画特征。曲折的山间小路和弯曲的流水给画面平添了无限的意趣。这样,欣赏者的目光就可以随之缓缓上移。远处江面开阔,云气缭绕。画面轻灵生动,意境开阔,于大幅之中透露出精致、典雅的格调。

谢时臣的山水画“人物点缀,极其潇洒”。能否表现好点景人物,是衡量画家艺术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全图有近三十个点景人物,虽寥寥数笔,但都神态毕现、栩栩如生。譬如,近景船头有一人,手捧杂物,双腿微曲,正等船靠岸。画家把他等船的专注神情很好地刻画出来。更让人叫绝的是,画家仅用两笔就把远景舟船中的艄公和船客生动地表现出来。

 

【名称】明 谢时臣 《岳阳楼图》

【年代】明代 

【简介】轴,明,谢时臣绘,纸本,设色,纵248cm,横102.3cm。

本幅自识:“岳阳楼。樗仙谢时臣写。”下钤“姑苏台下逸人”、“谢思忠氏”印2方。钤清乾隆、嘉庆内府诸藏印。

谢时臣笔下的岳阳楼只是一座简略概括的二层崇楼,画面的绝大部分是弥漫的云雾和浩荡的湖水。如果没有作者的题字,很难想象这省略了结构特征的建筑就是岳阳楼,而作者是否真的游历过洞庭湖上的岳阳楼也确实令人怀疑。但由于作者刻意追求和表现的是岳阳楼“衔远山,吞长江”的开阔意境和气势,因此整幅作品展现的便不仅是建筑的鬼斧神工,大自然的壮丽秀美,而更有文人画家的气度胸襟,不由得引发观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古之情。由此可见明代建筑绘画在创作主旨、审美取向和表现手法上的发展变化。

 

 

【名称】明 谢时臣 柳阴觅思图

【年代】明代 

【简介】轴 设色 纸本 尺寸:75×34cm

 

【名称】明 谢时臣 蕉荫高士 

【年代】明代 

【简介】扇面 水墨 金笺 尺寸:18.5×53cm

 

【名称】明 谢时臣 春渔图

【年代】明代 

【简介】尺寸:174×47cm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