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88 (浙江画派 谢时臣 2)

2014-11-21 14:35:50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谢时臣 ,字思忠,号樗仙,吴(今江苏苏州)人。工山水,画法远师师法吴镇,近得沈周笔意,他的画多是长卷巨幛,峰峦雄伟。据说他尤善画水,江河湖海,种种皆妙。“远峰疑着雨,高树若含风。水墨传微妙,樗仙继石翁。”“余向有樗仙所画乾坤四大景,为匡庐泉、泰山松、洞庭秋、峨眉雪,及仙山访弈、鹿鸣图等幅,莽苍酣肆之笔,大类石田。艾斋玉水记。”都说他是继承沈周的画风,似乎当属于吴派。但很多人的感觉是将他看成浙派一路。说他在吴派的基础上兼吸收了戴进、吴伟的浙派风格。

 

【名称】明 谢时臣 寒山万木

【年代】明代 

【简介】立轴 设色 绢本 尺寸:175×103cm

《明画录》说谢时臣外兼戴吴二家派,这一派在处理长卷巨障上确实是比较擅长的,因此谢时臣也有这个特点和能力。从他传世的画看,大都笔墨纵横,驾驭自如,处理大幅画得心应手,颇有气势。但姜绍书《无声诗史》批评他的画“气势有馀,韶秀不足。”从记载来看,谢时臣也画了不少临摹元代名家如吴镇、黄子久的画。可见他的学习决不囿于一家一派,而是转益多师。所以他画出的画,也不是以一家一派所能牢笼的。

 

【名称】明 谢时臣 仿黄鹤山樵山水图

【年代】明代 

【简介】纸本,墨笔,纵:58.9厘米,横:31.3厘米。南京博物馆藏。

此图为谢时臣的细笔山水佳作。 写溪山胜境,山岚层叠,丘壑玲珑,栈道盘旋延伸,楼阁亭轩错落,士人童仆其中,还有雾气升腾,飞瀑直泻,湖光粼粼。画山石用解索皴,点苔用渴墨,皆笔势纵横,墨色淡雅,清丽潇洒。

此画描绘的是高山峻岭的郁茂之景象。但见飞瀑百丈,落纸有声。笔法粗壮。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这幅作品取全景式构图,上方重峦叠嶂,奇峰突兀;中部云岚浮动,林木葱郁,画家着力描写了画面中部的数株大树,树干用笔苍劲,树叶点染结合,一派葱郁之景象。下部飞瀑倾泻,瀑布对面的山坡之上,用笔细劲。整幅作品巨嶂大轴,气势雄伟,笔致墨韵浑然天成。表现出了夏山飞瀑的气势和壮美。

 

【名称】明 谢时臣 太行晴雪图

【年代】明代 

【简介】绢本,设色,纵:231厘米,横:165.6厘米。青岛市博物馆藏。

谢时臣尤其善于画水,在表现瀑布上有上乘功力。之外,江河湖海,种种借妙。笔墨纵横自如,富有气势,介乎戴进和沈周之间。不过,谢时臣在刻画局部时,有时不够精微,缺少秀韵。他的传世作品多为水墨立轴,《太行时晴图》是一幅构图饱满的山水画作品。画中山石林立,树木苍翠,层崖排列有序,的确是谢时臣的传世佳作。

【名称】明 谢时臣 天台真胜

【年代】明代 

【简介】立轴 设色 绢本 尺寸:292×100cm

 

【名称】明 谢时臣 溪山秋晚图

【年代】明代

【简介】纸本,墨笔,纵:55厘米,横:72.5l厘米。山东省博物馆藏藏。

谢时臣兼浙派和吴派画风,一生最爱画山水,他的作品构图新颖,笔墨潇洒,纵横自如,他注意吸收了吴派画家清新秀润的特点,力求克服有些浙派画家剑拔弩张与刻露的弊病,具有自己独特的面貌。这幅作品,从山麓到山巅,重岗复岭,松木葱郁,崖岩峭壁,中留空隙,显出了山势的高远,中段的横桥,为对山往返的道路。自天而挂的瀑布真正是“疑如银河落九天”,在画家的笔下显得非常有气势。

 

【名称】明 谢时臣 虎丘图卷 

【年代】明代 

【简介】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名称】明 谢时臣 秋山访友图

【年代】明代 

【简介】绢本 立轴  尺寸:139×68cm

【名称】明 谢时臣 落木图

【年代】明代 

【简介】镜心 水墨  纸本 尺寸:76×39cm 山东省博物馆藏。

明谢时臣溪山秋晚图是中国明代的一副古画。

 

【名称】明 谢时臣 溪山秋晚图

【年代】明代 

【简介】纸本,墨笔,纵:55厘米,横:72.5l厘米。

这幅作品,从山麓到山巅,重岗复岭,松木葱郁,崖岩峭壁,中留空隙,显出了山势的高远,中段的横桥,为对山往返的道路。自天而挂的瀑布真正是“疑如银河落九天”,在画家的笔下显得非常有气势。

谢时臣兼浙派和吴派画风,一生最爱画山水,他的作品构图新颖,笔墨潇洒,纵横自如,他注意吸收了吴派画家清新秀润的特点,力求克服有些浙派画家剑拔弩张与刻露的弊病,具有自己独特的面貌。

 

【名称】明谢时臣山阴归棹图

【年代】明代

【简介】纸本,纵:86.9厘米,横:105.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该图从题材上看,表现了封建文人向往隐居的情怀。该图用纵横自如的笔墨,描绘出峰峦的雄伟,画面凝寒气而富幽静,风格介乎戴进和沈周之间。

画中冬日的山林一派宁静。一场大雪使大千世界的万物银装素裹。画幅右下边的山石间,一条小路通向山林,隐约可见一篱笆小院,柴门大开,却无一人。后面那突兀倾斜的山石被白雪覆盖。一侧,山路伸向深处,隐约可见塔顶。对面临江一隅,屋宇错落,林木萧萧。不远处有一小桥。两岸之间平静的江面上,有一叶雪舟在行驶。船尾有一梢公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在用力地摇撸;船篷里端坐一文人,只见他神态镇定,目视前方,仿佛在欣赏着巍峨的山峰、寂静的树林和村庄,或者是陶醉在大雪的洗礼中…… 在这样的天气里,他也许是去会朋友,也许有急事赶路,也许……但这些猜想似乎又不太重要,因为面对这样一个银装的世界里,欣赏者的心灵已然被眼前的空明与凝重而净化。

山石皴法多用类似斧劈的短皴,在山石的凸出部用温润的线勾勒,流畅而富于变化的线条和山石的勾皴相衬映,使奇峭的山石在覆上雪后显得温润松动。树木的画法也灵活多变,近景的枯树学李成、郭熙,以鹿角法画出,远树则勾皴并用,叶子以点叶、夹叶写出,树木前后穿插掩映,繁而不乱。该图描写的是雪霁风景,山石上的雪以变化丰富的线勾勒,远处小桥则用时断时续的线勾描,表现出雪覆于桥上的感觉,枝叶上的雪则以粉填出。另外,峰峦、林屋皆以淡墨渲染,使画面远景、中景、近景层次分明。

 

 

【名称】明 谢时臣 风雨归舟

【年代】明代 

【简介】立轴 纸本 尺寸:130×53cm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