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帖大全 >

兜底儿网名帖大全:118 先秦书法 6

2015-06-13 19:54:05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1 量侯簋
 
量侯簋,西周早期。李蔭軒、邱輝先生捐贈。通高16.5、口徑33釐米,重3.88公斤。侈口束頸,下腹向外傾垂,圈足沿外侈,下有一道折沿,腹兩側有一對獸首耳,下有鉤狀垂珥。頸飾圓渦紋。
 
【銘文】量柞(侯豺作)寶(尊簋),子子孫邁(萬)年永(寶),(斷)勿(喪)。
 
2  巤季鼎
 
巤季鼎,西周晚期。通高33.9、腹深17、口径40.1×39.6厘米,重13.545公斤。窄折沿,口沿上一對立耳,湼灌鞯祝?龡l圓錐形足較矮,腹上部飾變形獸體紋,下飾大小相間的鱗紋,足上部飾獸面紋。
 
【銘文】巤季乍(作嬴)氏行鼎,子子孫(其眉壽)萬年永用亯(享)。
 
注:巤读liè,字义:毛发。
 
 
3  吕方鼎
 
吕方鼎,西周中期(穆王世)。通高19.4、口橫16.2、口纵12.3厘米。窄口沿,立耳,平底三柱足,四壁向下漸有收分,四角鑄有扉棱。口下飾雲雷紋填地的夔紋,四壁左右和下部各飾三排乳釘,中部飾勾連雷紋。
 
【銘文】唯五月既死霸,辰才(在)壬戌,王于大(太)室。呂?(延)于大(太)室,王易(錫)呂(秬)三(卣)、貝卅朋。對(揚)王休,用乍(作)寶,子子孫孫永用。
 
 
4  利鼎
 
利鼎,西周中期。体呈大半球形,口沿窄薄,上有一对立耳,圜底三蹄足。口下饰两道弦纹。
 
【铭文】唯王九月丁亥,王客(格)于般宫,丼白内右(邢伯入佑)利,立中廷,北乡(向),王乎乍(呼作)命内史册命利,曰:易女(锡汝)赤巿、(銮)旂,用事,利(拜稽)首,对(扬)天子不(丕)皇休,用乍??(作朕文)考?白(涟伯尊)鼎,利(其)万年子孙永宝用。
 

5  梁其鼎
 
1940年2月陕西扶风县任家村一西周铜器窖藏
 
通高44、口径43.5、腹深25厘米,重22.8公斤
 
立耳蹄足,圜底。口沿下饰重环纹。
 
【铭文】隹(唯)五月初吉壬申,(梁)其乍(作尊)鼎,用亯考(享孝)于皇且(祖)考,用롰(祈)多福,(眉寿)无强(疆),(畯)臣天[子],其百子千孙,其万年无强(疆),其子子孙孙永宝
 
 
6  剌鼎
 
剌鼎,西周中期前段。敛口立耳,三柱足,下腹向外倾垂,腹较浅,底近平。口沿下饰垂冠回首分尾鸟纹。
 
铭文字数,内壁铸铭文52字(其中重文2、合文2)。
 
铭文释文为唯五月,王才(在)衣(殷),辰才(在)丁卯,王啻(禘),用牡于大(太)室,啻卲(禘昭)王,(剌)御,王易(锡剌)贝卅朋,天子(万)年,剌对(扬)王休,用乍(作)黄公(尊)彝,(其)孙孙子子永宝用。 


 
  7 毛公鼎
 
毛公鼎为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器物。清道光末年于陕西岐山出土的重器。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七字,为皇皇钜制,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李瑞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 
 
全铭文辞精妙而完整,古奥艰深,是西周散文的代表作,例如文章共五段如下: 
 
王若曰:“父歆,丕显文武,皇天引厌劂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率怀不廷方亡不觐于文武耿光。唯天将集厥命,亦唯先正略又劂辟,属谨大命,肆皇天亡,临保我有周,丕巩先王配命,畏天疾威,司余小子弗,邦将曷吉?迹迹四方,大从丕静。呜呼!惧作小子溷湛于艰,永巩先王”。 
 
王曰:父歆,余唯?,至先王命,命汝?我邦,我家内外,?于小大政,?朕立,?许上下若否。宁四方死母童,祭一人才立,引唯乃智,余非庸又昏,汝母敢妄宁,虔夙夕,惠我一人,?我邦小大猷,毋折缄,告余先王若德,用印邵皇天,??大命,康能四国,俗我弗乍,先王?。 
 
王曰:父歆,余之庶出,入事于外,专命专政,?小大楚赋,无唯正闻,引其唯王智,?唯是丧我国,历自今,出入专命于外,厥非先告歆,父歆舍命,母又敢?专命于外。 
 
王曰:父歆,今余唯?先王命,命汝亟一方,弘我邦我家,母?于政,勿??庶口。母敢?事囊囊,??鳏寡,善效乃友正,母敢湛于酒,汝母敢?,才乃服,?夙夕,敬念王畏不赐。女母弗帅用先王乍明井,俗女弗以乃辟?于?。 
 
王曰:父歆,已曰及兹卿事寮,大史寮,于父即君,命女??公族?叁有司,小子,师氏,虎臣?朕亵事,以乃族干吾王身,取贵??,易女??一卣,?圭,?宝,朱市,?黄,玉?,金车,??载,朱?弘斩,虎?熏裹,右厄,画?,画?,金?,?卫,金?,金?,??,金??,鱼?,马四匹,攸?,金?,金?,朱?二?,易汝兹关,用?于政,毛公?对?天子皇休,用乍?鼎,子子孙孙永宝用。 
 
毛公鼎铭文译文如下: 
 
周王这样说:“父瘖啊!伟大英明的文王和武王,皇天很满意他们的德行,让我们周国匹配他,我们衷心地接受了皇天的伟大命令。循抚怀柔了那些不来朝聘的方国,他们没有不在文王、武王的光辉润泽之中的。这样,老天爷就收回了殷的命令而给了我们周国。这也是先辈大臣们辅助他们的主君,勤恳奉天大命的结果。所以皇天不懈,监护着我们周国,大大巩固了降给先王的匹配命令。但是严肃的上天突然发出威怒,嗣后的我虽没来得及领略天威,却知道对国家是不吉利的。扰扰四方,很不安宁。唉!我真害怕沉溺在艰难之中,永远给先王带来忧惧。” 
 
周王说:“父瘖啊!我严正地遵守先王的命令,命令你治理我们国家和我们家族的里里外外,操心大大小小的政事。屏卫我的王位,协调上下关系,考绩四方官吏,始终不使我的王位动摇。这需要发挥你的智慧。我并不是那么平庸而昏聩的,你也不能怠忽苟安,虔诚地时刻地惠助于我,维护我们国家大大小小的谋划,不要闭口不说话。经常告诉我先王的美德,以便我能符合天意,继续勉力保持大命,使四方诸国康强安定,使我不造成先王的担忧!” 
 
 
 
 
 
周王说:“父瘖啊!这些众官出入从事,对外发布政令,制定各种徭役赋税,不管错对,都说是我的英明。这是可以造成亡国的!从今以后,出入或颁布命令,没有事先报告你,也不是你叫他们颁布的,就不能对外胡乱发布政令!” 
 
周王说:“父瘖啊!现在我重申先王的命令,命令你做一方的政治楷模,光大我们的国家和家族。不要荒怠政事,不要壅塞庶民,不要让官吏中饱私囊,不要欺负鳏公寡妇。好好教导你的僚属,不能酗酒。你不能从你的职位上坠落下来,时刻勉力啊!恭恭敬敬地记住守业不易的遗训。你不能不以先王所树立的典型为表率,你不要让你的君主陷入困难境地!” 
 
周王说:“父瘖啊!我已对这些卿事僚、太史僚说过,叫他们归你管束。还命令你兼管公族和三有司、小子、师氏、虎臣,以及我的一切官吏。你率领你的族属捍卫我。取资三十寽,赐你香酒一坛、裸祭用的圭瓒宝器、红色蔽膝加青色横带、玉环、玉笏、金车、有纹饰的蔽较、红皮制成的鞃和艰、虎纹车盖绛色里子、轭头、蒙饰车厢前面栏杆的画缚、铜车辔、错纹衡饰、金踵、金秜、金蕈席、鱼皮箭袋、四匹马、镳和络、金马冠、金缨索、红旗二杆。赐你这些器物,以便你用来岁祭和征伐。” 
 
毛公瘖为了报答天子的辉煌美德,因而铸造了一个宝鼎子子孙孙永远宝用。 
 
毛公鼎於清朝道光年间在陕西岐山周原出土,据贺世明考证是清道光年间(1851年),自陕西岐山县董家村村民董春生在村西地里挖出来的,有古董商人闻名而来,以白银300两购得,但运鼎之际,被另一村民董治官所阻,买卖没有做成。古董商以重金行贿知县,董治官被逮下狱,以私藏国宝治罪。此鼎最後运到县府,被古董商人悄悄运走,张燕昌之子张石瓠曾巧见此鼎。 
 
后毛公鼎辗转落入西安古董商苏亿年之手。咸丰二年(1852年,北京金石学家、收藏家陈介祺又从苏亿年之手购得,并赏给苏亿年1000两,此鼎深藏於密室,鲜为人知。陈介祺病故後,1912年其後人卖出此鼎,归两江总督端方所有,端方被派到四川镇压保路运动,被革命军所杀。端方之後人因家道中落,将毛公鼎典押给天津俄国人开办的华俄道盛银行。英国记者辛浦森出美金5万元向端家购买,端家嫌钱太少,不肯割爱。当时有爱国人士极力呼吁保护国宝,毛公鼎辗转至当时担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得大收藏家、後来国学馆馆长叶恭绰手中,存入大陆银行。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叶恭绰避走香港,毛公鼎未能带走,藏在了上海的寓所里。由於叶恭绰是用假名买走得毛公鼎,让日本人无法查知它得下落。叶恭绰嘱咐其侄叶公超:「美国人和日本人两次出高价购买毛公鼎,我都没有答应。现在我把毛公鼎托付给你,不得变卖,不得典质,更不能让它出国。有朝一日,可以献给国家」。毛公鼎几经易手,甚至差点被日本军方夺走,所幸叶公超拚死保护,是不承认知道宝鼎下落。叶恭绰为救侄子,制造了一只假鼎上交日军。叶公超被释放後,于1941年夏密携毛公鼎逃往香港。不久,香港被日军攻占,叶家托德国友人将毛公鼎辗转返回上海。後来因生活困顿,将毛公鼎典押给银行,由钜贾陈永仁出资赎出,毛公鼎才不至於流浪他乡。1946年陈永仁将毛公鼎捐献给政府,隔年由上海运至南京,收藏於中央博物馆。 
 
1948年,国民党退守台湾,大量南京故宫博物院珍贵文物南迁至台北,毛公鼎亦在其中。现在毛公鼎收藏於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8  孟姜簠
 

9 螨鼎
 
螨鼎,西周中期。通高20.4、口径16.5厘米。窄平沿,一对立耳,深腹微鼓,圜底三柱足。颈饰弦纹一道。铭文字数,内壁铸铭文46字(其中重文2)。
 
【铭文】隹(唯)三月初吉,□(蚋)来遘于妊氏 ,妊氏令□(蚋)事保氒(厥)家,因付氒(厥)且□(仆)二家,□□□(蚋拜稽)首,曰:休□(朕)皇君弗□氒(忘厥)宝臣,对□(扬),用乍(作)宝□(尊)。
 
 
10 西周 逆钟
 
铭文:为召逆,□(叔)氏若曰:“逆,乃且(祖)考许政于公室,今余易女(锡汝)毌五。
 
西周晚期 逆钟。通高55.5、铣间31.5、鼓间23.5、舞修25、舞广20.5厘米,重26公斤。高枚长甬,上有方形旋。篆间和舞上饰云纹,甬上饰环带纹,鼓部饰团云纹,干上饰目云纹。铭文字数,钲间铸铭文21字。
 

11   西周 廿七年卫簋
 
【銘文】隹(唯)廿又(有)七年三月既生霸(魄)戊戌,王才(在)周,各大(格太)室,即立(位)。南白(伯)入右(裘)衛入門,立(中)廷,北卿(嚮),王乎(呼)内史易(錫)衛(緇)巿、朱黃(衡)、(鑾)。衛?(拜稽)首,(敢)對(揚)天子不(丕)顯休。用乍(作朕)文且(祖)考寶(簋),衛(其)子子孫孫用寶用。
 
裘卫簋(廿七年卫簋) 西周中期前段(穆王世)。1975年2月陝西岐山縣董家村一號窖藏。通高23、口徑22.6、腹深11.4釐米。重5.7公斤。侈口,圈足,有蓋。蓋冠作圈狀,長舌獸首耳,有珥,下腹微向外傾垂,頸部飾以雲雷紋填地的竊曲紋,竊曲紋之間用獸頭相隔,下有陽弦紋一道;蓋上飾竊曲紋,圈足飾弦紋一道。
 
 
12  南宫柳鼎
 
南宫柳鼎,西周晚期(夷王世)。陕西宝鸡县虢镇。通高38.8、口径40、腹深21.9厘米,重10.4公斤。双立耳,平折沿,三蹄足,深腹圜底。口下饰垂冠回首夔龙纹。
 
【铭文】隹(唯)五月初吉甲寅,王才(在)康庙,武公有(佑)南宫柳即立(位)中廷,北卿(向)。王乎乍(呼作)册尹册令(命)柳:(司)六(师)牧(场)大(友),(司)羲夷(场)佃史(事),易女(锡汝)赤巿(韍)、幽黄(衡)、攸(鋚)勒。柳(拜稽)首,对?(扬)天子休,用乍(作朕烈)考?(尊)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13  南季鼎
 
南季鼎(白裕父鼎、白俗父鼎、庚季鼎),西周中期。高23.2厘米,口径24厘米。平沿,立耳,圆腹下部向外倾垂,三足后配,口沿下以细雷纹为地,上饰窃曲纹。腹内有铭文五十五字(其中重文2),记载周夷王赏赐南季服饰、弯脐,并命他协助白俗父管理司寇事务。南季为颂扬周王美德,铸此宝鼎。现藏故宫博物院。
 
铭文释文:隹(唯)五月既生霸庚午,白(伯)俗父右(佑)南季,王易(锡)赤□巿(韨)、幺(玄)衣、黹屯(纯)、□旅(銮旗),曰:用又右(佐佑)俗父□□(司寇),南季□□(拜稽)首,对□(扬)王休,用乍(作)宝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用。
 
 
14  七年趞曹鼎
 
中国西周恭王时期青铜器。传世有七年趞曹鼎和十五年趞曹鼎2器,曾经清末金石家吴大澄收藏,现均藏上海博物馆。七年趞曹鼎高28厘米,口径38.5厘米,重10.23千克,浅腹,束腰,附耳,器身仅饰弦纹两道,甚为简朴,是当时的一种新兴式样。该鼎有铭文56字,记载了恭王召见趞曹,赐以命服、?旗等物。为纪念这次赐命典礼,趞曹作此鼎以为纪念,并用以宴飨朋友。
 
【七年趞曹鼎铭文】隹(唯)七年十月既生霸,王才(在)周般宫,旦,王各大(格太)室,井白(邢伯)入右(佑)趞(曹),立中廷,北乡(向),易(锡)趞(曹)巿(缁韍)、冋黄(衡)、(銮),趞(曹)(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休,用乍(作)宝鼎,永乡倗(飨朋友)。
 
十五年趞曹鼎,23.4厘米,口径22.9厘米,重3.94千克。垂腹,立耳,三柱足,颈部饰四顾式龙纹一周三组,每组有相对的两条龙,此鼎纹饰无地纹,线条简练流畅。腹壁铭57字,其中“敢对曹” 3字是衍文。铭记恭王在周新宫的射庐中举行大射礼,赏赐给趞曹弓、矢、矛、盾、胄等兵器,趞曹为此作鼎以为纪念并宴飨朋友。此鼎明确纪年为周恭王十五年,订正了世传恭王在位十年和十二年之误。
 
两鼎间隔8年,铭文字体如出一人之手。两器俱有明确的恭王时期的纪年,历来被视为西周恭王时的标准器。
 

15  禽簋铭
 
西周成王时器。
 
 
16  西周 趞尊
 
趞尊 西周。
 

17 西周 齐生鲁方彝盖
 
铭文释文:为隹(唯)八年十又二月初吉丁亥,齐生鲁肈贮(贾),休多赢,隹□(唯朕)文考乙公永启余鲁,用乍□(作朕)文考乙公宝□(尊)彝,鲁□(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西周中期前段 齐生鲁方彝盖。盖高29、口横31.5、口纵16厘米,重8.5公斤。状似庑殿形屋顶,下有子口,盖钮亦同,脊上均由扉棱。四坡均饰鸟纹和倒置的外卷角兽面纹,纹饰粗犷,无地纹。铭文字数,内壁铸铭文48字(其中重文2)。
 
 
18秦公簋(历博)
 
春秋时秦青铜器,出土地不详,传为甘肃天水。作于秦景公时,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是秦公之祭器,在秦汉时曾被当作容器使用。 有铭文一百零四字,分铸于器及盖上。器和盖上又各有秦汉间刻款九字。
 
铭文均由印模打就,青铜器的此种制作方法,仅见此例。
 
铭文字体整饬严谨,微曲中求劲健,表现出强悍雄风,也是春秋时期秦国的传神写照。铭文字数,盖内和器内底共铸铭文123字(其中重文3)。
 
铭文释文为盖铸铭:□秦公曰:不(丕)显(朕)皇且(祖),受天命,鼏(幂)宅禹责(迹),十又而功,才(在)帝之坏(坯),□□(严恭)夤天命,保□氒□(业厥秦),虩(赫)事□(蛮)夏,余虽小子,穆穆帅秉明德,剌剌□□(烈烈桓桓),迈(万)民是敕,器铸铭:咸畜胤士,□□(蔼蔼)文武,□静(镇靖)不廷,虔敬□(朕)祀,乍(作)噚宗彝,□卲(以昭)皇且(祖),□□□(其严□)各,□(以)受屯(纯)鲁多厘,□□(眉寿)无疆,畯疐才(在)天,高引又(有)庆,灶囿□(造有四)方。宜。器刻铭:公元器。一斗七升小拳(剩),□(簋),盖刻铭:一斗七升大半升,盖。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