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110 (黄山画派 石涛人物画)

2015-01-11 19:57:24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清代的石涛和尚是中国画坛上的一位奇才,是中国画“黄山派”的创始人;因自幼出家为僧,对禅有极深的研究。
在禅学思想的影响下,他的画风独树一帜,笔墨恣肆纵横,超凡脱俗,不拘一格,意境苍莽新奇,为中国画的发展开创了一派新的意境。

【名称】清 石涛 对牛弹琴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清代
【简介】纸本,墨笔,纵132.5厘米,横53.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构图奇险,笔墨老到,意境突出,是石涛人物画杰作。“对牛弹琴”一词本是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但此图通过作者自题“世上琴声尽说假,不如此牛听得真”等诗句,反映出作者难遇知音,而只能寄托于“牛声一呼真妙解”,反映了作者孤独落寞的心境。

【名称】清 石涛  明皇出游图
【年代】清代
【简介】立轴 设色绢本
款识:△开元御极垂衣裳,登三咸五陵羲皇。白环重泽银瓮出,卜夜遨游离未央。香车斗风秦与虢,罗帕覆鞍真乘黄。赭袍错落缀北斗,步辇优游衔镂觞。宁王玉笛上霄汉,御路华光净月光。君臣玩狎乐莫比,清禁喜闻宫漏长。若令姚宋坐庙堂,袖中陈疏神扬扬。万里桥边行幸处,后世龟鉴怀包桑。白燕堂主所藏明皇出游园,南宋名绘神品物也,漫临于耕心草堂,清湘遗人大涤子若极并识。△歌吹开元曲,铅毕■宝妆。苑风翠袖冷,宫露赭袍光。闰闼连阊阖,骅骝从骕骦。千门还欲晓,九阳乍闻香。大涤子再书。印鉴:乡年苦瓜(朱文)、靖江后人(白文)、东涂西抹(白文)、耕心草堂(白文)

【名称】清 石涛  番人秋狩图
【年代】清代
【简介】立轴 设色纸本
印鉴:前有龙眠济、清湘老人、苦瓜和尚济书法、冰雪悟前身
石涛以山水和花卉驰名画坛,其纯粹表现人物的画作并不多见。故此轴在石涛存世画作中较有特色。在其众多的山水画中,人物形象实为景物的点缀,而此作则不同,此图中的人物为画中重点,树石、山水则是主体人物的点缀,起烘托氛围环境的作用。画中人物为北方少数民族装束,其中两人髡发,两人着帽,一人擎鹰,一人视箭,另一人则于马群中侧首而顾,远方一人策马而至。所画鞍马或卧或立,或啮或龁。姿态各异,神情毕肖。该作构图也颇具特色,近景山坡以边角出之,鞍马、人物聚于画面中心,以一人一骑将近景人马与远景山色有机的联系起来。任何巨匠的艺术成就都离不开对前人经验的借鉴和艺术养分的汲取,作为清初个性派大家之一的石涛,其学画经历和一生成就显示,他强调“师法造化”,主张“借古以开今”,重视创变与出新。有一幅元人《狩猎图》,明代的石锐和仇英都有临仿本,石涛很可能就见过这幅元人《狩猎图》抑或根据石锐和仇英的临仿本而有所发挥创变。所以此作很可能是石涛的“仿古”之作。石涛的“仿古”与董其昌、“四王”等以自家笔墨写前人丘壑之作不同,董、王等人“仿古”、“摹古”给人以囿于古人窠臼的感觉为多。从石涛的画学思想上看,他在强调“我自用我法”,“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的同时也强调“古人虽善一家,不知临摹皆备。不然,何有法度渊源?岂似今之学者,作枯骨死灰相乎?知此即为书画中龙矣。”因此他的作品能在学习古人的法度之后脱略前人行迹,达到“似董非董,似米非米,雨过秋山,光生如洗。今人故人,谁师谁体?但出但入,凭翻笔底。”的新境界。

【名称】清 石涛  自写种松小像
【年代】清代
【简介】卷,纸本,浅设色。纵:40.3公分,横:170公分。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根据画家的自题,本画是作于一六七四年,画家当时应该在宣城一带。该幅为罗家伦先生捐赠。
石涛自写种松图小照画的是松竹林野之间,手执锄头的青年石涛坐在松前,意态悠闲,还有猿猴和小僧人来帮忙。画里乾渴的笔墨、与清晰的线条性,在画家的早年风格中特别常见。

【名称】清 石涛 松溪高士
【年代】清代
【简介】手卷 设色纸本 乙亥(1695年)作
题识:乙亥冬日客劲庵先生半山亭。先生忽以长卷命野人游戏笔墨,偶为写此,细观之则又落青城之下,恐不足鉴赏也。清湘道人济记。钤印:石涛、苦瓜和尚
《松溪高士图卷》无论在意境的追求还是笔墨技巧上,都体现出他恣肆豪放的气质和郁茂酣畅的笔墨个性。是一幅最能代表石涛笔墨清腴,风格恣肆洒脱的山水作品,构图上采用了“截取法”,从中间局部取景,画中景物层迭、树木茂密,画笔以浑朴深厚,苍苍莽莽的线条,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各具形态、枝叶茂密、错落有致的树石。在笔墨技法上,山石横直交错,秀灵而坚实,错落的苔点,使山势更显苍莽,墨色干湿浓淡恰到好处或用流畅而凝重的中锋线条,或用干毛而松柔的侧锋线条先勾出山体的轮廓和脉络,以表现山峦的凹凸和体积感,其笔性基本属于董源、黄公望一类的柔性笔调。是件文人画意趣浓厚的作品。

【名称】清 石涛  西园雅集图图卷
【年代】清代
【简介】石涛

【名称】清 石涛 松下高士 
【年代】清代
【简介】立轴 水墨纸本1

【名称】清 石涛  松下高士
【年代】清代
【简介】立轴 水墨纸本2

【名称】清 石涛  松下高士
【年代】清代
【简介】立轴 水墨纸本3

【名称】清 石涛  桐荫高士图
【年代】清代
【简介】立轴 水墨纸本
款识:百尺梧桐半亩阴,枝枝叶叶有秋心。何年脱骨乘鸾凤,月下飞来听素琴。友人以宋麻布帘纸属写桐阴高士,大涤子极。钤识:赞之十世孙阿长(朱)靖江后人(白)
“阿长”是石涛早年在南明宫中的小名,石涛在大涤堂建成之后(1697),始用“赞之十世孙阿长”印,并时以“阿长”之名落款,如“大涤子阿长”、“清湘老人阿长”、“清湘陈人阿长”、“清湘遗人阿长”、“零丁老人阿长”、“朽弟阿长”等,为画史所熟知。
石涛传世的众多画作,既体现了一种相对统一的个人风格,也有一定脉络的衍化之迹。当下学界通行的对他的作品分期,是以其生活经历、创作思想的发展和绘画作品的风格演变,将之概略分为武昌时期(1669 年以前)、宣城时期(1670-1679)和南京、扬州时期(1680 年以后)三个时期,自然其中也有交叉的。《桐荫高士图》属于石涛晚期作品,在留有石涛画作的特色之外,也展现了他晚期绘画的一种特殊样貌:笔墨臻至老境,造型的严谨却更胜中期。《桐荫高士图》无年款,题诗平实清丽,是石涛一贯的诗风。诗后短跋提示了这件作品是石涛应友人之嘱而画的,友人以宋麻布帘纸见赠而嘱,石涛应而细心为制,因此与他晚年一些较为恣肆率意的小品面貌有很大的不同。或者是因为这张画友人求去之后另有他用,石涛并没有在此说明。

【名称】清 石涛 米芾玩石图 
【年代】清代
【简介】立轴 设色绢本
题识:风流北宋米元章,迈往凌雪气自昂。殿上挥毫天子下,华峰在面御称扬。几回拜石端袍笏,一弄空青舞袖藏。笑杀白头人爱写,想君当日癖难忘。清湘艺人大涤子极。钤印:瞎尊者,赞之十世孙阿长、头白依然不识字

【名称】清 石涛  苏小小像
【年代】清代
【简介】设色绢本 丙寅(1686年)作 113×37cm
题识:丙寅夏初,清湘大涤子济避雨青莲小阁。
钤印:清湘老人、清湘石涛、痴绝、游方之外
鉴藏印:水竹村藏
质地:纸本

【名称】清 石涛  松壑听泉图
【年代】清代
【简介】石涛 1684年作

【名称】清 石涛  西园雅集图
【年代】清代
【简介】石涛

【名称】清 石涛  松荫论道图
【年代】清代
【简介】石涛  立轴

【名称】清 石涛  松壑听泉图
【年代】清代
【简介】石涛  1684年作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