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131 (娄东画派 王时敏 2)

2015-02-11 20:37:58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王时敏(1592-1680),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清初宫廷画风的主要代表,与王翚,王鉴,王原祁,形成受皇室扶植的“四王”画派。他们的山水画风影响着整个清初一代。王时敏的山水画同时也开创了“娄东派”。少年时为董其昌、陈继儒所深赏。祖父王锡爵为明朝万历年间相国,家本富于收藏,对宋、元名迹,无不精研。王时敏少年时学画,颇多方便。“每得一秘轴,闭阁沉思。”对黄公望山水,刻意追摹。入清后隐居不仕,工诗文、书、画。擅长山水,富于收藏。精研宋元名迹,又受董其昌影响,摹古不遗余力,深究传统画法,表示“唯此为是”。并在《西庐画跋》中赞赏王(辉)是:“笔墨神韵,一一寻真,且仿某家则全是某家,不染一他笔,使非题款,虽善鉴者不能辨”,即“摹古逼真便是佳”。“四王”这一派的山水画家正是身体力行,步履古人,于临仿逼肖上,下了实实在在的功夫。泥古之弊,淋漓尽致。但在摹古之中,也总结了前人在笔墨方面的不少经验心得,对于绘画历史遗产的整理与研究,也是有贡献的。王时敏正是溶化古人的笔墨技巧,形成自己的面貌,但他最终缺乏对造化的真切感受。
 
【名称】清 王时敏 仿大痴山水 扇面

【名称】清 王时敏 仿子久笔意图

【名称】清 王时敏 浮峦暖翠图

【名称】清 王时敏 花溪渔隐图

【名称】清 王时敏 山水图轴

【名称】清 王时敏 仙山积翠图

【名称】清 王时敏 烟浮远岫图
王时敏以元黄公望画法写此图,画面上峰峦叠嶂,林木葱郁,流泉曲绕,长松挺立。山谷中点缀着茅亭草舍,环境清幽。图中烟岚起伏,云雾环山,增加了画面的高远感与深远感,同时产生虚实对比,使全图笼罩在朦胧飘逸的氛围之中,宛若仙境。其笔墨画法尤见精绝超逸,是画家晚年精品之一。
 
【名称】清 王时敏 仿各家山水册 册页 (十开) 设色纸本
 
【名称】清 王时敏 《山水图》
【年代】清代
【简介】纸本墨笔 纵23厘米 横3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为王时敏的山水图册之一,作品描绘的是山村景致,一派幽雅静穆的山野景象。这幅作品在艺术手法上,其笔法取自黄公望,干笔皴擦,湿笔点染,得莽苍之气,功力深邃。
 
【名称】清 王时敏 《秋山白云图》
【年代】清代
【简介】清 王时敏 纸本设色 纵96.7厘米 横4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取全景式布局,远山以一尖顶缓坡的山峰为主体,其右下方以一平顶直壁孤峰相扶助,形成对比,简洁大方。中景作以密布的山石林木,数座房屋掩映其间。屋旁山泉急流从林中冲出。此幅画中山石勾出轮廓后以大小披麻皴画出阴阳,并以密点作苔,树木除近景丛树勾点叶形外,其余基本以横竖点法写出大意,后树石均施以赫石、花青等色。其笔法文秀沉实,墨彩温雅清淡,体现出了董其昌所谓的南宋画的基本风格。
 
【名称】清 王时敏 《落木寒泉图》
【年代】清代
【简介】 纸本墨笔 纵82.8厘米 横41.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为仿元代倪云林笔意所写的太湖岸边景致。近景画一水边坡地,碎石重叠;中景为置于画面右侧的较高山峰;山后远景为一空旷的水面,中有一带远山横向伸展。整个气象显得寂静潇疏,颇有清爽的秋凉之意。画中运用折带与披麻相结合的笔法,清劲宽和,温雅平淡,多用干笔淡墨。这件仿倪云林而作的山水,不仅拟其笔法笔意,更在其中透现出了倪云林之画中潇疏清凉而略带荒寒的意境,同时又具有四王画中那种平和温雅的气质。
 
【名称】清 王时敏 《丛林曲涧图》
【年代】清代
【简介】纵100厘米 横52.8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王时敏文笔淹雅秀润,布境端严,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山水画的经典样式,与王鉴、王翚、王原祁在画史中并称“四王”,为清代正统画派的代表人物。此作以一高山大岭为主体,周围群山环护,林木密植,屋舍掩映。山涧之中,一条河流从深远之处曲转流来。近岸山脚,古亭独立,杂树蔽荫。画中笔法文秀,写物具体而不拘执,造景丰富端庄,境界虚和,为四王作品的典型风格。
 
 
【名称】清 王时敏 重峦耸翠
【年代】清代(1669年)作
【简介】镜心 纸本规格131×65cm
己酉题识:己酉暮春月望后,仿董北苑笔法画于直庐。西庐老人王时敏。 钤印:王时敏印、西庐老人
 
【名称】清 王时敏 深山浮翠
【年代】清代1666年作
【简介】立轴 设色绢本 规格114×58cm
题识:丙午秋日为遵翁老年亲台寿。弟王时敏。 钤印:王时敏印、烟客、真寄 。
 
【名称】清 王时敏 松静山居图
【年代】清代1648年作
【简介】立轴 水墨纸本 规格93×41cm  出版:户田祯佑·小川裕充编《中国绘画总合图录续编》第一卷·美国·加拿大篇,第Ⅰ-232页A48-003,东京大学出版会,1998年。
 题识:戊子秋日画,王时敏。 钤印:王时敏印
画后有款署:“戊子(1648年)秋日画,王时敏。”后钤白文“王时敏印”一方。
此画作于1648年秋,时年王氏57岁,正是他晚年仿黄公望画风达到登峰造极的时候所作。 此作绘峰峦叠嶂,林木葱郁,山间云雾浩渺,实中有虚。山谷中点缀着茅亭草舍,环境清幽。又有烟岚起伏,云雾环山,更增加了画面的高远感与深远感。
此作构图为王时敏所作之常见格局,脱胎于黄公望,其笔墨画法尤见精绝超逸,技巧老练。 王时敏运腕虚灵,施墨神逸,随意点皴,使得此作在立意、布局、运笔、线条等方面都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此作一改其早期黄公望含蓄秀润、笔墨清淡的画风。融会了王蒙的笔法,用笔苍浑厚重,水墨酣畅淋漓。图中用笔以披麻皴为主,绘层层叠起的山峦坡石,气息浑厚秀逸。多以中锋皴擦山石,水墨渲染兼施,表现出郁郁葱葱的气象,呈一派苍茫简远之韵致。 此作中树法变化较多,多用董源的落茄墨点来描绘树叶,更见华滋朴茂,墨韵浑厚酣畅。作者刻意将枝叶所用的墨色加以区分,墨色浓淡不同、虚实相生。而对近景山石的处理,他主要师法黄公望,用笔苍劲,多作矾头和随意的长披麻皴,疏松秀雅。不过他并不满足于师法一家,亦受王蒙画法影响,画中山石多以浓墨点苔。由此可见,他在吸收古人之法时并不是一味地照搬,而是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王时敏晚年生活稳定,创作日臻佳境,此作正是他晚年之代表作之一。在此作品中,不难看出他独特的绘画面貌,可谓集诸家笔墨之大成,独开生面。在清初四王中,王时敏传世作品也是相对较少的,此作洵属难得之作。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