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392 (海上画派 郑午昌 1)
作品屡次赴英、德、日、美等国展出并获奖;作品有《宿雨初牧》、《柳溪图》等;《溪山钓鱼》等藏上海美术馆;出版有《山水画集》多种;著《中国美术史》、《中国壁画史》、《石涛画语录释义》、《中国画学全史》等。
1 万木霜艳 中堂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关于中国画的“革新”与“国粹”之争中,郑午昌是革新的,又是传统的。他坚持认为不能用西画来改造国画而应从传统内部改进中国画。早逝或许使他尚未得到世人的充分认识。讲究师承关系学派渊源又使得自学成才的他不为后人重视。人们都知道他是“郑杨柳”,其实郑午昌山水倾心黄公望、王蒙,并上追宋人,下揽石涛,摆脱了其早年倾慕的清四王僵化之痼疾。他山水画最大的成就在于用墨青墨赭表现浑厚苍茫之气。他是位设色高手,青绿墨赭这等重色使画面变得丰富厚重,朱紫绛这些不常用的颜色在他的笔下,墨色杂以漫点渲染山林树石,又使得山山水水明朗滋润,独得平淡天真之意趣。郑午昌此图用笔有元人王蒙之意,繁密葱郁,严谨而不失“松”“活”之态,构图层层叠进,山峦重重,幽寺隐约,万木吐艳,更有溪山行旅,远帆徐行而显生机无限,谓此弱龛精品之作当无疑义。
2郑午昌国画作品欣赏
3听松居图 立轴 设色纸本 (58.24万元,2010年12月上海朵云轩)
题识:听松居图。少泉先生爱松,有吾家处士风。旁松筑室,曰听松居。既倩大千书颜,并嘱为之图。郑午昌。钤印:午昌、郑昶长寿、万壑千峰独闭门
郑午昌的山水画创作,尤工细笔山水。风格技法立足传统,倾心元代的黄公望和王蒙,又能汲取众家之长,形成自我面貌。
此作是郑午昌应友人“少泉先生”之请而作,作于清宫旧纸之上,画面左下角印:“乾隆二十七年三月奉勅,臣周尚文敬造刻画笺”,为其上乘工笔佳作。山石皴法,出入王蒙而不泥绳墨,自成意趣。作品采用“山中之景”的构图方式,并以细密皴法刻画陡峭山石,以瀑布垂挂来贯穿画面,形成画面的动势。针对受画人爱松的特点,郑午昌在画面中心位置绘制三棵苍松,同时在山顶平台上绘松下高士和茅屋一所,也对应于受画人在松旁筑“听松居”的现实行动,反映了画家和受画人之间的良好互动。此作笔墨氤氲,色墨并用,山石肌理以淡墨皴出,其间又施赭色,色墨交融,层次丰富,明朗滋润,展现画家用笔精微而用色精妙的特点。
4 群贤大半是无家 设色纸本 1942年作
郑午昌山水近似王蒙,但能自出机扦,不泥绳法。所作青绿山水,用笔精微,设色妍面,工而不刻.风采动人。尝谓:画不让人应有我,主张:善师古人而自立我法。
《群贤大半是无家》表现群贤小聚,谈论风雅的文人生活。一处开阔地,有对坐交谈,有欣赏风景、有扶杖过桥的贤人,也有煎茶摇扇的童子。背景是溶洞峭壁,壁间瀑布飞泻,各种草木顿势而生。此图远观可游,近现有趣,真实地再现了文人贤士雅集的一个场面。
5 牯牛岭 纸本水墨 1931年作
郑午昌的山水从石涛、石谿入手,复取法诸家,尤推重黄公望与吴历。他认为“写山水浑厚难。清厚更难。渔山笔笔见笔,而一种苍茫之色盎然纸上,可谓得清厚之趣矣”。他自己的山水亦是如此。此幅选自众家为柳亚子所绘册面《当代名画集》。从题识:“古牯牛岭西七里有瀑甚伟,而名不及黄龙潭,每念庐山辄念是瀑也,”可见画家亲近山水之心。画取山之一角,高士临崖独立,意境幽远,基本上仍是传统文人山水的情致。笔墨简淡松动,枯润相宜,清雅中不失苍浑,适得“清厚”之趣。
6江渚放棹 立轴 水墨纸本
7 郑午昌国画作品欣赏
8仿春游女儿山图 立轴 1922年作
《春游女儿山图》是唐寅的名作,现藏上海博物馆。《仿春游女儿山图》是郑午昌早期山水画中的临摹精品。古代作品常追求小中见大,将物体空间发展到极致,展现画面的空间与思维。此幅郑午昌摹本尺寸按比例缩小,脱离原作形式,追求物体的对比关系,达到了和谐统一的艺朮效果。画面布局严整,造型生动,山石坚实峻拔。前景的山路前后的山岩上有三株古松,并两株横斜,后一株高拔而相映成姿,间以表现初春景色的桃杏穿插其间。一高士携童子在山径上走往山间的草堂。草堂前一桥跨溪,春水粼粼,溪草初生,在水中飘拂。屋后新枝初发,用淡墨烘染。中景山岩上有屋宇,廊阁依山而造,正是临湖观赏的佳地。其中有一高士正凭栏远眺。湖中有正在把竿垂钓的两只小船。后景环湖的高山低丘连绵起伏,林木蓊郁,景色迷人。
9仿石涛山水 立轴 纸本 1929年作
10 松云翠岚 镜心 水墨纸本 1930年作
11 秋林晚鸭 立轴 纸本 1931年作
12 溪山春晴 立轴 1931年作
13 寒林策杖 立轴 1931年作
14 柳溪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32年作
15 富春泛棹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33年作
16 山水 立轴 1933年作
17 竹溪探幽 立轴 水墨纸本 1934年作
18 丹霞翠壑 设色纸本 1934年作
19 春光杨柳 立轴 设色纸本 1936年作
款识:十里西湖瘦,垂杨霁色浮。虹桥余古水,金粉一孤舟。余好为杨柳写景,爱其艳丽潇洒,如美人逸士,瘦西湖有杨柳城郭之胜,一舸客与看夹岸绿荫成幕,相见无愁天子锦帆南巡之盛,辄恨生晚,人事本无常,而树色波光不减,当年俯仰,今古余恋,益殷收诸楮墨,藉恣卧游,丙子初秋,郑午昌并记。钤印:午昌习苦(朱)、郑昶之印、滦斋鉴赏(朱)
20 山水 镜心 1938年作
21 山雲吞吐翠微中 立轴 纸本 1937年作
22 大华揽胜 镜框 水墨纸本 1937年作
题识:余酷爱鹰阿山樵画,以其朴茂而含阿娜之姿,枯淡而见浑穆之气,暑窗仿此。自喜略有合处适蔼农以刘氏珍藏,象外意中图卷见示,则又爽然若失,不复敢顾景自怜矣。丁丑六月,郑昶记。钤印:午昌
款识:大华揽胜。于越午昌写于扈上寓庐。钤印:郑昶私印、郑昶、诗书画世家
23 山村消夏图 手卷 水墨纸本
24 秋水澄空 立轴 设色纸本 1939年作
25 剡源垂钓 立轴 设色纸本 1939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