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408 (海上画派 吴湖帆 7)
吴湖帆(1894—1968)初名翼燕,后更多万,又名倩、倩庵,字遹骏,东庄,别署丑簃,书画署名湖帆。江苏苏州人。擅长中国画。历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美术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浙江美术学院国画教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早年与溥儒被称为“南吴北溥”,后与吴子深、吴待秋、冯超然、在画坛有“三吴一冯”之称。
36 山 水 水墨纸本 甲戌(1934年)作
37 梅道人溪山深秀图 立轴 甲戌(1934年)作
38 晴岚飞翠 甲戌(1934年)作
39 乔岳松云 立轴 1934年作
40 乔岳松云 甲戌(1934年)作
41 落木寒泉 立轴 甲戌(1934年)作
42 乔岳松云 立轴 1934年作
43 落木寒泉 立轴 甲戌(1934年)作
44 晴岚飞翠 甲戌(1934年)作
45 盘亭续图 手卷 甲戌(1934年)作
款识:△盘亭续图。庆鲁世仁兄雅属,丙戌夏夜,吴湖帆。 △隐隐乾坤一草亭,水乡景美晚风清。菰蒲生处沙鸥扑,映带垂虹万里情。戏仿云林笔法并效一绝。倩盦又识。
1916年,南洋大学建校二十周年,朱文鑫亲为设计建亭纪念,是为“盘亭”。“盘亭”由当时的南洋大学校长唐文治命名、由张謇题额,唐并效古人例赋有《盘亭记》一篇,以纪其盛。当时与朱文鑫交好的各位康有为、叶楚伧等,皆依唐文治效前贤故事,为之赋诗作画。此次盛事,竟因朱文鑫父子的坚持,而绵延三数十年,吴湖帆此卷即为1946年应朱文鑫子朱章淦(字庆曾,1906-1985年)邀所绘,去“盘亭”成日已三十年许;而其题云“盘亭续图”,可知吴湖帆当时已有所作应和,此次则是应邀再续一图,自可推知吴湖帆与朱氏父子交谊远非泛泛而已。朱文鑫以天文名家,本身又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理学高材生,故“盘亭”的设计极为用心复杂。据说,此亭参用三国时诸葛亮八卦阵图原理及国外古代著名迷宫之法而成,其结构回环曲折,不仅不易进,更且难出,入亭必须循序而进,若不依图示,即失所在,只得徘徊迷惘,徒呼奈何。吴湖帆此卷写“盘亭”,却纯以意写之,又纯出淡水墨,并不注重其九曲回环之妙,而只在其世外恬淡之真,可为解人。此卷构图取倪瓒三段式,但将倪氏远近三段略作改造,使成对角线三段式,颇有奇趣。画中四角茅亭依山而立,亭旁树影婆娑,而亭下竟空无一人,正是云林家数。整幅空幽冷寂、恬淡天真,充盈山野世外之趣,一览之下,俗念顿消,可见吴湖帆消化古人、独出机杼之力。
46 盘庐教化图 手卷 设色纸本 1935年作
款识:盘庐教化图。近见石谷子为龚蘅圃画田居图长卷,老笔纷披,落落大方,乃八十以后杰构也。适冰盦先生属写盘庐图,即仿其笔意,自知腕弱不足,当方家一笑也。乙亥重九,吴湖帆。钤印:吴湖颿(朱白)好林泉都付与闲人(朱)
引首:盘庐教化图。民国廿五年十月,冰盦先生索题。黄炎培。钤印:黄炎培印(白) 任之(朱)
跋文:1. 一飞近得湖帆先生真迹盘庐图卷,笔墨精到,乃中年得意笔也。予得寓目为识卷后。己巳新正,八一叟陆俨少于晚晴轩。钤印:俨少(白)宛若(朱)。2. 此吴倩庵中年之作,吴笔出入清四王画派,是其前期风貌,暮年不复作此体。此卷秀润温穆,殊足珎也。一飞属题,庚午春季,稚柳题。钤印:稚柳(朱)壮暮(白)。3. 吴湖帆先生百年纪念画展前夕,其高弟陆一飞兄持此卷参展,属余题记。余曰吴门画派四五百年,流芬至今日,共趋巨渠,倩公之功绩不宴也。甲戌小春,云间程十发记于三釜书屋。钤印:程(白)十发(朱)。
47 秋林晴山 手卷 设色纸本 1935年作
款识:石翁山水,笔法简古浑成,足与玉潭子政抗衡,緁笼有明一切也。据《疤庵集》载有十帧,今只此年成与墨菜菜,下角有项子京见字记。余曾于故宫获见十帧,与此纸墨尺度相似,未知即疤翁所云十帧之失群者。此二图余廿年前观于李氏平承书屋,梦寐萦绕者久之,今北平携示乃临成记其。乙亥十一月,吴湖帆。钤印:吴迈梅景书屋
48 仿六如山水 立轴 1935年作
49 松岩挂瀑 立轴 1935年作
50 王叔明云横秀岭图 镜片
51 万木飞泉 镜片 设色纸本 1935年作
52 松壑云泉 立轴 乙亥(1935年)作
53 拟黄子久浮峦暖翠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35年作
从1934、1935年间,吴湖帆从明清以来画人的流风遗韵逐渐摆脱出来,向宋元的高峰迈进。
是图作于1935年,吴氏在题识及题签中都明确提及为拟黄公望风格的作品。不难看出,这是吴氏在此转变时期用心的临古之作。以此探索古法,为开辟自己的风格做准备。从作品看,吴湖帆十分善于把握住画面的“湿度”,使画面形成氤氲缥缈、云气蒸腾的意境。
54 仿黄子久浮峦暖翠图 立轴 澄心堂纸泥金 1935年作
款识:黄子久浮峦暖翠图,此痴翁晚年笔变范宽矾头山法也。追拟大略,幸识者有以教我。乙亥十月吴湖帆。印鉴:吴湖帆(白)梅景书屋(朱)
此作品纸质为典型的清代乾隆仿澄心堂纸。据<<徽州府志>>记载:黟歙间多良纸,有凝霜,澄心之号,后者长达50尺为幅,自首至尾匀薄如一。早在南唐李后主就极力推崇这种纸,并建堂藏之,故取名曰:澄心堂纸。宋代的大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与歙县的制墨、砚和澄心堂纸的潘谷结下了“翰墨因缘。” 澄心堂纸得到宫廷和名家的喜爱,每逢岁贡,歙地的文房四宝便是岁贡中不可少的艺术珍品。明朝的书法家董其昌得澄心堂纸时,感慨地说:“此纸不敢书。”宋代著名的绘画家李公麟的传世之作<<五马图>>、欧阳修起草的<<新唐书>>和<<新五代史>>以及拓印的<<淳化阁帖>>等,均取澄心堂纸作。至清代乾隆时期,乾隆皇帝奢靡好古,曾征集能工巧匠,设如意馆,倾力仿制澄心堂纸,仿制成功后,乾隆及诸内廷供奉均常用此纸创作书画,因纸质上佳,又存世稀少,至今已成尺寸抵金之贵重。
55 晴麓横云 立轴 1935年作
56 晴麓横云 立轴
57 燕文贵溪山苍松图 镜心 1935年作
58 山水 水墨纸本 1935年作
59 摹王翚田居图 手卷 乙亥(1935年)作
60 晴麓横云 立轴 1935年作
61 五岭烟光 立轴 1935年作
62 燕文贵溪山楼观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35年作
63 仿董其昌山水 设色纸本 1935年作
64 樛枝窠石图 立轴 1935年作
65 临渐江樛枝窠石图 立轴 纸本 1935年作
款识:樛枝窠石。渐江仿张僧繇青绿法,乙亥七月吴湖帆。 印鉴:湖书画、梅景书屋、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
此件作于1935年的作品,缜丽丰腴,清隽明润,尽得苏州清明灵秀之气。尤于用色一道,清润研丽,纯洁明凈,有逾古人。吴湖帆的画色过于墨,墨过于笔,用色特别讲究,务求其色鲜,嫩,润,明,纯,清,秀,凈,犹如妙龄少女,青春焕发,婀娜绰约,灵秀动人。而所谓青绿山水画,即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钩廓,少皴笔,着色浓重,装饰性强;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青绿山水有式笔青缘和意笔青缘之分。前者以工致的笔法为特征。从六朝开始,逐步发展至唐代二李才确立了青绿山水的基本创作特色,两宋之交前后形成金碧山水、大青绿山水、小青绿山水三个门类,在元、明、清三朝各自发展并相互影响,而以小青绿山水为盛。金碧山水重在金碧辉煌,大青绿山水长于灿烂明艳,小青绿山水妙在温蕴俊秀。
66 燕文贵溪山楼观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35年作
67 燕文贵溪山楼观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35年作
68 溪山楼观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35年作
69 燕文贵溪山楼观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35年作
70 燕文贵溪山楼观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35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