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407 (海上画派 吴湖帆 6)
1 仿唐六如春山访友 立轴 1932年作
2 山水 纸本 1932年作
3 春江载鹤图 立轴 设色纸本
款识:水阁曝书云帙开,奚奴延望小徘徊。船头更有招呼者,为报主人载鹤来。山将欲雨水先波,景可行看事可喙。便是画家工别裁,等闲不较法如何。吴湖帆。印鉴:吴湖、宋梅■■之宝
吴湖帆的画品从董其昌、四王的正统派的南宗起手入门,进而取法唐寅、赵孟睢⒐醯惹阆蛴诳袒谋彼畏绺瘛2业蠢盏闳径猿梢患摇5翘萌胧遥巧虾;成系木耷妗!洞航睾淄》以载鹤为主题,描述士大夫阶层闲情雅致的舒适生活。此作为其三十至四十岁左右的作品,画风以唐寅、郭熙等北宋画家的风格入手,刻画的山石皴法、挺拔昂立的树丛、有别于他接近董其昌、四王一路的温文尔雅、高华韵致的风格、敷以石绿为主的色调,明亮精神、富丽堂皇是吴氏早中年时期的精心之作。
4 巨然双松叠翠图 立轴 1932年作
5 许道宁春山晴云图 水墨纸本
6 秋林飞瀑 立轴 1932年作
7 乔岳松云 立轴 1932年作
8 临戴熙山水 立轴 1932年作
9 秋江闲棹 立轴 设色纸本 1932年作
10 山水 水墨绢本 立轴 壬申(1932年)作
11 湖亭春晓 镜心 1932年作
12 松风涧泉 立轴 纸本
此幅《松风涧泉》为吴氏拟恽东园(即恽寿平)和吴墨井(即吴历)两家笔法所写水墨山水,恽、吴为“清初六家”之二。此幅写远山巍然耸立,烟波浩渺,远峰一抹直入云中,山谷中弥漫着出岫的白云,山头以点子皴绘树木苔藓;近景山石崚嶒,苍松遍植,崖壑间飞流直泻。尤为难得之处是,他巧用留白,作“化虚为实”的烟云处理,即把空灵的留白转化为浮动的白云;几度渲染后,虚实渐明,那留白之处经水墨濡化映衬,成为浮动翻飞的云雾,呈现出一派空蒙迷茫的景象。山石层层迭染,石色、水色与墨交融。在画法上,或用没骨烘染,或披麻皴,或小斧劈皴,得其深穆渊厚之气。纵观《松风涧泉》可以看到,吴湖帆倾心于文人画的书卷气的画风,讲究笔墨精巧、设色文雅,崇尚文人情趣的正统风格。
观吴氏山水是一种享受,这幅吴湖帆山水为其山水画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其风格特点清溪雅逸,烟云飘渺,是典型的江南风貌,其格局雅逸,让人有无限遐想的空间,其意韵悠长,韵味十足,是一件难得的吴氏的山水精品。
13 仿张学曾山水 立轴 1932年作
14 拟王麓台山水 立轴 水墨纸本
15 青山古木 立轴 水墨纸本 1932年作
释文:春山子敬宅,古木谢敷家。朱文长句仿翟院深笔。友庆先生属。壬申吴湖帆。印鉴:吴湖帆、梅影书屋、丑簃画记
吴湖帆先生此幅画作主体写簇拥着的群峰列岫,远峰一抹直入云中,山谷中弥漫着出岫的白云,成排的松杉覆盖着中景的山体,近景溪流淙淙,远景水气与云雾氤氲一片。整个画面极尽丘壑之美。在画法上,或用没骨烘染,得淡荡明艳之致;或用解索皴,或披麻皴,或小斧劈皴,得其深穆渊厚之气。在这幅画上,可以看出吴湖帆对传统山水画“南北宗”、青绿水墨的兼收并蓄,已经摆脱了流派的束缚,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笔墨风格。
16 仿高克恭山水 立轴 设色纸本
17 仿米家山水 立轴 水墨纸本
18 溪山雅居 立轴 壬申(1932年)作
19 仿曹云西笔 立轴纸本
20 西厓锲简图 水墨纸本 壬申(1932年)作
题识:西厓锲简图。季贤仁兄为老友拱北金先生胞弟,工镂刻,精细绝伦,等之神工。不独昔日朱濮所敛手,即近日于张亦当投地矣。漫仿西庐法奉正。壬申九月,吴湖帆。钤印:梅景书屋、湖帆书画
金绍坊(1890-1979),字季贤,号西崖,为金绍城(拱北)的兄弟。是现代著名竹刻大家。上世纪20-30年代曾誉满大江南北。他所创作的扇骨、臂搁雕刻的“润格”,和著名书画家不相上下。吴待秋亦曾创作过一幅《西崖锲简图》相赠。国画金石大师吴昌硕与西崖过从很密,成为忘年之交,民国15年(1926)特题了“锲不舍斋”赠作纪念。鉴赏收藏家庞虚斋对西崖竹刻给予很高的评价说:“独喜君家一门风雅,能书画者早已驰名海内,今西崖专精刻竹,不让昔之韩蛟门、杨龙石诸人专美于前矣。”
21 董香光山居图 水墨纸本 1933年作
22 仿芦鸿草堂 镜心 水墨纸本癸酉(1933年)作
23 春云晓霭 立轴 水墨纸本 1933年作
《春云晓霭》作于1933年八月。大抵也就在这个时间,“正社书画会”成立于苏州。该画会由吴湖帆、陈子清、彭恭甫、潘博山发起组织,吴湖帆任社长。画社定期举办各类活动,共同研讨国画艺术的真谛。影响很大,被画坛誉为“不乏风流雅之士,为人文荟萃之区”。
吴湖帆此作明显可以看出其于30年代初期对南北二宗的兼收并蓄:山体的皴法、矾石的构建均由“南宗”董、巨而来,溪边的蟹脚树和近景的长松为“北宗”李、郭之法,而层层浮云则带有明显的米家风范。法乳传统并加以灵性的整合,这正是吴湖帆山水的引人之处。
24 仿赵仲穆仙山楼阁 立轴 1933年作
25 仿云林山水 立轴 1933年作
26 仿王东庄秋山图
27 郭熙幽谷图 设色纸本 1933年作
28 仿郭熙幽谷图 设色纸本 立轴 1933年作 (140万元,2009年西泠春拍)
《仿郭熙幽谷图》是吴湖帆著名的临摹作品,作于1933年。与原作相比,吴湖帆摹本尺寸略小,纵145厘米,横52.5厘米(原作纵167.7厘米,横53.6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纸本,水墨浅设色。画上有二题,其一曰:北宋郭熙幽谷图,宣和内府所藏,癸酉二月吴湖帆临。其二曰:绢本无款字,安岐收入《墨缘彚观》,标曰郭熙。画作山阴幽悄之景,前人皆误为雪霁,安氏题为幽谷,自有特见也。吴湖帆。
他观察很细致,临得也很细心,轻擦淡染,兼工带写,一丝不苟。
29 大龙湫云瀑 设色纸本 1933年作
30 蜀江图 立轴 1933年作
31 晴麓横云 镜心 设色纸本 1933年作
32 芦鸿草堂图樾馆 镜心 纸本 1933年作
33 南岳松云图 立轴 癸酉(1933年)作 (184.8万元,2009年11月中国嘉德秋拍)
题识:墨井道人南岳松云图。癸酉冬日仿其笔意。吴湖帆。廿年前曾见墨井是图,乃仿梅道人笔法。回忆前尘,略记仿佛。重为润墨,或尚具规模也。癸巳(1953年)冬日,吴倩又识。钤印:吴湖帆、吴湖帆印、倩盫画印、祘如此溪山甚时重至
此件作于1933年的作品,有20年后画家的再题,所说“回忆前尘,略记仿佛”尤令人感慨。20年前,家富收藏、衣食无忧,整日浸淫于钟爱的书画,并有着堪比“梁孟”的琴瑟和谐;20年后,痛失爱妻、健康受损、收藏零落,艺术上又因不合时说而被目为保守,检视旧作,真难免恍如隔世之前尘感。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海上画坛之翘楚有“三吴一冯”之称,即吴湖帆、吴待秋、吴华源、冯超然四位画家。他们在当时之所以受此推崇,享誉海上,盖得力于画艺、学养以及不可忽视的社会地位。由画艺而言,“三吴一冯”都以山水造诣最高,吴湖帆、冯超然尤是个中翘楚。谢稚柳先生评吴湖帆:“不被‘四王’风貌所囿……上朔明唐(寅)、沈(周)等,涉猎宋元诸家;他居然还能把人为设置的南北二宗的壁障冲破,不带偏见,多方汲取养料,对中国上下千年的灿烂传统广采博取,积蓄生发,使他突破当时笼罩画坛的浓重阴霾,以清逸明丽,雅腴灵秀,似古实新的面貌独树一帜,成为那个时代最发光华的画家。”
34 欧波韵事图 手卷 设色纸本 甲戌(1934年)作
35 临戴熙山水 立轴 甲戌(1934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