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494 (海上画派 张大千人物 1)

2016-08-30 12:03:08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张大千,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20 世纪50年代,张大千游历世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又被称为“临摹天下名画最多的画家”。

仕女画是张大千绘画作品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其成就很少有人能超越。他的艺术特点和成功之处就是画出了人物瞬间的面部表情和内心活动。他笔下的仕女既有古代仕女画的遗风,又有着时代气息,姿态风韵、颇有个性。

  三十年代以前,张大千仕女画的风格主要是继承了清末任伯年、费丹旭等人物画的传统,人物造型纤柔细弱,形象略带病态的清秀。

  三十年代,张大千开始转而向明代的唐寅、吴伟、张风等人的仕女画作品学习。张大千学习唐伯虎的侍女画主要是吸收唐伯虎的“三白法”。这个时期他的仕女画人物造型温婉娴静,清雅小巧,风格灵秀;衣纹则是以淡墨写意法勾勒,用笔轻快简洁。

  

1 次回先生诗意图 立轴 1920年作

  1920年为庚申年,大千22岁。春天由沪返回与曾正蓉完婚。婚后返沪,在其业师曾熙引见下,从李瑞清学书法。曾、李二师以清末遗老提倡书法、绘画,对张大千影响很大。张大千是个性情中人,1919年曾因未婚妻谢舜华去世,痛而在松江禅定寺出家三个月,法号大千。《次回先生诗意图》,署名啼鹃。啼鹃是张大千早年署名之一。

 2 仕女 立轴 1922年作

3 素兰艳影图 立轴 1925年作

 4 貴妃琵音 立轴 1925年作

  题识:天宝中,有中官白秀贞,自蜀使回,得琵琶以献,其槽以逤邏檀为之,温润如玉,光辉亦见,有金缕红文,蹙成双凤。每(杨)贵妃每抱是琵琶奏于梨园,音韵凄清,飘如云外,诸王贵主,洎虢国已下,竞为贵妃琵琶弟子,每授曲毕,皆广进献。乙丑夏五大热,纵笔为此,张大千爰。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居士、大风堂印

  故事出自《开元天宝遗事十种·明皇杂录》。

 5 仕 女 设色纸本 1928年作

6 仕 女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7 梅妃嗅香 镜心 设色纸本 (218.4万元,2010年6月北京匡时)

  款识:梅花香满石榴裙,底用频频艾纳熏。仙馆已于尘世隔,此心犹不负东君。仿六如居士写梅妃。爰。钤印:大千、游戏

  梅妃(江采苹),敏慧能文,颇见宠于唐玄宗,但为杨贵妃所忌而失宠,最后死于安史之乱。江采苹天生爱好梅花,所居阑槛,种有许多梅树。每当梅花盛开时,赏花恋花,留连忘返。玄宗为其亭署名梅亭,又戏称她为“梅精”,号为“梅妃”。

  本幅《梅妃嗅香》图为张大千中、早期作品,呈现了以描摹、仿古为主的画风特点,但他师古而不拟古,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他还想到了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了泼墨,创造了泼彩、泼彩墨艺术,终成一代画宗。画中人物神情雍容自然,眉目传神,体态婷婷玉立,摇曳多姿。作者细密工致的线描,运笔转折虚实表现阴阳凹凸,完美的呈现了梅妃的婀娜与娇柔。

 8 柳下倚树寻春图 设色纸本 1928年作

  款识:柳下动情思,谓世事䜣䜣心情。戊辰春日,大千居士爰写。钤印:西蜀张爰、定海胡梅庵审藏

  此幅张大千《柳下倚树寻春图》作于1928年,时张大千30岁。此画经民国大收藏家胡梅庵审定收藏。

 9 修竹仕女 设色纸本 1929年作

10 仕女 立轴 1928年作

  题识:颠放迂踈共一物,朝朝染翰墨华新。青石虽是无情物,写到荒凉亦苦辛。己巳(1929年)秋八月落雨,写此遣闷,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大风堂

11 张大千人物画欣赏

 12 春 子 镜心 水墨纸本 1929年作

  题识:弱柳垂垂絶可怜,孤鸿惊梦别经年。泪痕点滴休教浣,余暖余香尚邈绵。越岁己巳,大千戏题于海上。钤印:大千居士

  “春子”应为池春红,原名鳯君,朝鲜金刚山人。此女子张大千称之春娘,因家贫困,原为艺妓,美丽聪明,略通绘画。张大千1927年秋冬之际,与友人从沪赴朝鲜,游览金刚山等名胜,结识当时十五岁的朝鲜姑娘池春红,并建立了深厚情感,对张氏在朝鲜时的工作与生活照料甚多,大千常以诗词画作相赠。

 13张大千人物画欣赏

14 仕女图 水墨纸本 己巳(1929年)作

  题识:此己巳年岁暮客燕京戏墨也,忽忽三年已不复记忆。霁川老兄出以见示,笔底廖落无蕴藉之气。何必存耶?壬申(1932年)春日,爰题。钤印:张爰印(白)、大千(朱)、季爰之印(白)

 15 扶桑仕女 立轴 设色绢本 1929年作

  款识:老聃至西域而效夷言,夏禹入躶国而解下裳,墨子见荆王而文锦吹笙,非苟违性随时所好。如今予远适异国,衣服言语皆不与中土同。戏为此图无乃取笑于侪辈耶。己巳七月,蜀人张大千,客扶桑之关西。钤印:大千居士(朱文)

  题跋:此予在日本客舍遗兴之作,比归天津,槃甫老兄于行箧中搜得之,属为补记数行。是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灯下,又将赴大连矣。爰。钤印:张爰印(白文)

 16 仕女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29年作

17 仕女 立轴 1929年作

  题识:(1)老聃至西域而效夷言,夏禹入躶国而解下裳。墨子见荆王而文锦吹笙,非苟违性随时所好也。大千远适异域,耳闻目覩,皆与中土异,偶一为此,毋乃为侪辈所笑耶。己巳八月,蜀人张大千。钤印:张大千(2)此予去年客东京之所作也。松涛仁兄出纸属画,而予又将东行,且戒程矣,匆局无以应命,因检此奉贻博笑。庚午(1930)五月,大千居士爰。钤印:张季、大千

  题跋:此袁简斋印曼生秋堂合作,当时颇为尹文端所诃,往岁得于海上,今移魏塘将世为浙人矣,辄复以此印钤之,苏小有知不将笑予妄攀风雅耶。钤印:泉唐苏小是乡亲

  作品作于1929年,仕女身着宽袍,袒露左肩,头微侧,目视前方。发髻以细线勾出,发根细劲有力,双鬓修长,纤细妩媚。五官描绘细致入微,眉毛呈“一”字形,鼻梁线条柔软,朱唇小口,双眼微垂,极具典型古典美女气质。仕女身体及胳膊细线淡墨写出,用极圆润线描表现仕女肌肤如脂的感觉,特别是手部修长如玉,表现其惠质兰心的性格。仕女所穿着宽袍用细线勾描,表现其质地细腻而柔软的绫罗绸缎。作品在继承传统线描的基础上很好地加入速写技法,描绘出典雅的仕女形象。

 18 贵妃醉酒 设色金笺 1924年作

19 四美图 设色纸本 1930年作

20 三美图 设色纸本 1930年作

  题识:岳军老长兄属画,庚午五月,大千居士张爰,大风堂下。钤印:张爰

  张大千笔下的仕女,有古代仕女画的遗意,但内在的精神,有时代的气息,更具有张大千心中仕女美的姿态风韵,颇有个性。张大千认为:“仕女面部设色不可太浓,仕女必须脱俗恬淡,有飘飘然之感。”形态美,气质美,微妙的动感美,是他理想中的仕女形象。此幅仕女图为大千早年之作,属于典型的陈老莲一派画法,这在张大千的人物画里是难得一见的。

 21 仕 女 立轴 1930年作

  题识:无限幽怀未肯消,愆期空恨夜迢迢。剧邻月暗风凄侯,悄悄冥冥手自招。予年十八九时好弄此狡猾,近且须冉如戟,何堪调红抹绿。少岩仁兄强以为之,毋乃令观者大笑耶。庚午十有一月,大千居士并书少作。钤印:大千居士

22 芙蓉美色 立轴 设色纸本 1930年作

23 罗浮旧梦 设色纸本

  款识:芙蓉面是人间美,月桂香从天上来,香色界中称第一,清秋好傍砚池开。庚午八月,似秋君大家哂正,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大千、蜀客、三千大千、大风堂

 24 闲情仕女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31年作

  款识:辛未十月二十有七日,纯生仁兄令妹温玉女士于归之喜,写此奉贺,蜀人张大千。钤印:张季、大千

  题跋:《闲情仕女图》,千师遗墨,迄今越六十年所作罕见精品。乙亥四月,有客自杭州来,幸得再观。李平女士有缘得之,亦俞君伉俪之福也。门生何瀛海霞记。钤印:何瀛、海霞

  此作品是一幅颇具特色的古装时尚仕女画。画中,亭亭玉立的古装仕女立于梅竹窠石前,窄肩细腰、柔媚无骨的身姿颇有清代“改费”的人物画风,春蚕吐丝般的笔法亦显示出一种古意,但仕女饱满的的面容与烫过的卷发则颇有时代风尚。张大千将古典意境与时尚人物相结合,可谓拓展了仕女画的表现空间。整幅笔法精工细致,设色淡雅清澈,堪为精品。

25 张大千人物画欣赏

26 仕女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31年作

  款识:绰约肌肤不受吹,飘香堕玉怕春知。凭谁领取东君意,传语东家十八姨。玉岑吾兄属正,辛未春日,大千爰。钤印:季爰私印、大千、三千大千、大风堂

27竹林仕女 立轴 设色纸本 1931年作

  款识:荒沼芙蓉写一枝,即令憔悴不胜姿。文君卖酒成都日,独立垆头无侍儿。辛未十二月,蜀人张大千。钤印:张大千(白)

 28 扑蝶图 三十年代 张大千 于非闇

29 扑蝶图 设色纸本 1935年作 张大千 于非闇

  款识:扑蝶图。非厂、大千合写于故都。 钤印:大风堂、大千非厂合作、摩登戒体

  题款:唐子畏有扑蝶图,其仕女独饶逸韵。非厂、大千合写此,便欲追踪六如。东涯老人。钤印:张伯英印、云龙山人

  题跋:翩翩芳草间,远起莫愁堂。美人挥舞袖,高举如霓裳。彩蝶随秋风,文锦映斜阳。团扇未弃置,惊鸿自飞扬。罗衣昔日御,曾以侍秦王。今看画图中,仙风吹鬓香。心诋题。钤印:旧王孙、溥儒

  《扑蝶图》中,大千所画为意笔仕女,衣衫裙带皆用飘逸的小写意笔法,渲染简单,赋色浅淡,并不像后来的仕女画,有繁复艳丽的纹饰。其刻画的重点主要在仕女的脸部,用唐寅仕女画的“三白法”,五官秀丽而富立体效果,颇有古意。在鬓发的烘染上最为细致精到,鬓角插有翠饰,但大千用几缕青丝稍稍遮住,发丝既根根蓬松自然,头饰也隐隐若现。此图的妙处就在于,虽然总体是写意画,但写中有工,工处细腻妩媚,写处挥洒爽利。

 30 扑蝶图 设色纸本

31 拟六如居士笔 1938年作

 32 戏猫图 设色纸本 1932年作

  款识:六如居士仕女图,曾于海上见之,拟伯清吾兄雅正,壬申二月,大千弟爰。 钤印:张爰之印(白文)、大千(朱文)

  在四十年代以前,张大千的仕女画深受明代唐寅、陈洪绶和清代华新罗、费晓楼的影响。此幅正是典型的张大千早期仕女画,仕女采用传统的三白开睑,细目小口,体态娉婷婀娜,楚楚动人。发髻、服饰勾勒渲染细致,颇具质感,衣纹行笔自由流畅,尽得唐寅意笔仕女画的精髓。仕女面貌清新秀丽,弱质芊芊,与从敦煌归来后丰腴饱满,雍容华贵的仕女形象相比,另有一番味道。

 33 清韵幽香 镜心 1932年作

  款识:拟六如、十洲两家法于大风堂下。壬申九秋日,蜀人大千居士张爰。 钤印:张爰私印(白)、大千居士(朱)

  题跋:(一)兰,清韵幽香画出难,拈花笑,试向瑶琴弹。十六字令玉燕倚声老疑书。 钤印:玉燕(朱)、老疑(朱)

  (二)兰佩还征楚服奇,信芳要识与秋宜。牵萝倚竹同清绝,空谷幽香杜老诗。无寻居士。 钤印:守正金石文字(朱)、无碍籀隶(白)

  (三)国香微服媚,凝妆拈猗兰。薲洲谱渔篴,雅词共画看。藉用草窗词事,蒙厂。 钤印:梦安(朱)

 34 修竹仕女 立轴 纸本

  款识:吴小仙人物,人往往病其粗犷,不知其白描直逼龙眠。有非仇十父所能望及者,此幅略师其意,爰。钤印:三千大千、张爰私印、摩耶精舍

  35 执扇仕女 立轴

  款识:吴小仙人物,人往往病其粗犷,不知其白描工笔直逼龙眠。有非仇广父所能望及者。吾友吴湖帆所藏铁笛图卷,全用曲笔,尤为仅见之本。予此幅略师其意。爰。钤印:张爰之印、蜀客、摩登戒体

  此幅作品是其在看完吴湖帆所收藏的吴伟之《铁笛图卷》后所做。吴伟,字士英,号鲁夫、小仙,湖北武昌人,有“画状元”之称。其画人物出自吴道子,纵笔奇逸潇洒动人,山水树石俱作斧劈皴,白描尤佳。龙眠即为李公麟,是一位白描大师,善画人物,尤工画马。大千此图,略师吴伟之意。画面采用了传统工笔人物画法,执扇仕女身姿婀娜,眼神忧郁。画面整体用笔线条流畅自如,仕女之头饰、发肤及手执之扇,都刻画的精细而逼真,无一笔闪失。面部表情刻画惟妙惟肖,非常富有韵味。

 36 纨扇仕女 立轴 1932年作

37 纨扇仕女 立轴 设色纸本 1932年作

  款识: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绵邈。壬申二月,蜀人张大千。钤印:大千居士、张爰、荡子

 38 纨扇仕女 设色纸本 立轴 1932年作

  款识:华章先生索写仕女,逡巡未报。长夏避暑瓶山,偶读渊明《闲情赋》,戏写此寄上博笑。壬申六月将望,蜀中张大千。钤印:大千居士(白)、阿爰(朱)

  此件《纨扇仕女图》是张大千赴敦煌前所作,时年三十四岁。是其少见的早年仕女画作品。从画中人物造型和画风来看,张大千从明清人物画家中吸收养分,用笔已较为熟练,是潇洒秀逸、疏简清新的小写意风格。

  作品用的是陶渊明《闲情赋》的诗意。从画作年代来看,此顷,大千与兄张善子正隐居于嘉善南门瓶山脚下的来青堂。张大千正是闲居之时从陶渊明的赋中得到灵感,由此绘成这件仕女画作品。他认为画仕女“更要娴静娟好,有林下风度,遗世而独立之姿”,图中女子脸蛋微倾,意态袅娜,画家笔韵生动,线条洗练,把佳人美目流盼、楚楚动人的神态及内心世界刻画了出来。画风清新俊逸,体现出画家对于佳人的审美感受。可以说,张大千对《闲情赋》的感怀,传达出先生的雅韵,与其思想风貌一致。

 39 仕女图 设色纸本 1932年作

40 仕女图 设色纸本 1933年作

  题识:不作风流时世妆,画眉深浅费商量。等闲掩袖还相笑,笑我虬髯如许长。壬申夏日,长松山房坐写并以六如法。渊公道长命画,戏书博笑。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大千豪髪

 41 柳荫仕女 立轴 水墨纸本

  题识:晚凉新浴罢,团扇立当风。自觉云鬓乱,慵将玉手拢。丝丝萦粉面,馥馥散花丛。巧语呼郎出,为侬挽腰松。仿新罗山人笔意,大千张爰。钤印:大千居士、张爰印

  此件绘一仕女立于柳荫下遥望远方,为背面之态,仕女手执团扇,发髻高耸,据画中款识可知应为仕女“晚凉新浴罢”之时,其身倚奇石,身侧有一株遒劲的柳树,以简淡之笔意写柳枝摇摆之态。全画意境无穷,恰如其分的传达出仕女慵懒的情态。

 42 仕女 立轴 设色纸本

  题识:欢行流水心,妾守坚贞性。峨眉颦不展,蕉心比侬命。大千写于大风堂。钤印:生张八、大千居士

  画中一素衣女子背向侧依与石旁,瞭望远方若有所思,曲折小路一直向远处延伸,画面上方苍翠隽永的松枝与中部寥寥数笔勾勒出的芭蕉叶形成了虚实的空间关系,更是映衬了前路的无尽。虽画中未描绘女子的容颜,但是红颜为君消憔悴的形象已落落而出,更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中国美术史上,画上作诗源远流长,诗画相容,诗为画添生,画为诗增色,相得益彰,妙用无穷,画中的物象被赋予了象征性,转化为流动的意象,于画更见动态之美,艺术品格极高。

 43 柳下仕女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32年作

  款识:甲子旧作,壬申八月补成,奉赠璧臣仁兄鉴正。大千居士爰。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张大千特别喜欢画背面仕女,因为仕女的背面造型给人留下的想象空间最大。如此幅,一位窈窕、婀娜的古装仕女斜倚在树下的岩石上,背部形成优美的“S”形曲线,恰与树木的“S”形曲度相映成趣。图中仕女只见其脑后简单挽起的发辫,素色长裙以及长裙上飘逸的红色裙带,而不见脸孔,但想必她回头的一瞬间,必然倾国倾城。张大千在论其简笔背面仕女画时曾说:“极不容易施工,要在腰背间着意,传她袅娜的意态。”其此类画承袭了清末以来的人物画风尚,如费晓楼,甚至齐白石都有这种风格的作品。不过张大千独在仕女背部的线条下功夫,因此获得另一种风韵。整幅画粗细结合,以纤细、流畅的线条写出的仕女,与粗率笔法写出的树木、岩石、水塘、小山形成鲜明对比,清幽的环境愈发衬托出仕女的高雅气质。

 44 仕女 设色纸本

  题识:东家姊妹与西邻,听说相招去踏青。料得今年花事好,晚归都语画眉人。大千居士戏笔。钤印:张爰、大千、大风堂

  人物画中,张大千尤擅仕女题材,他于借古开今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造了具有独特风貌的仕女画作,为后人景仰。三十年代之初,张大千开始探索较为工致的人物画画法,其绘画风格由追摹陈洪绶、华新罗、费晓楼等名家转向吴门的唐、仇。加之游历日广,得观诸多唐宋名迹,因而造就一体兼工带写的风格。此幅仕女,胜在少女回眸顾盼的神情,让人不禁联想到他那异域的有情人,正所谓“传神写照尽在阿堵之间”。

 45 张大千人物画欣赏

 46 人物 镜心 水墨纸本 1932年作

  款识:枝头风信渐小,看暮雅飞了,又是黄昏,闭门收返照。江南人去路杳,信未通,愁已先到,怕见孤灯,霜寒催睡早。宋人词意。大千居士爰。壬申夏日并题《清商怨》,蜀人张爰又记。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居士、大千毫发、张爰、大千、大千好梦

 47 仕 女 镜片 水墨纸本

  款识:枝头风信渐小,看暮雅飞了,又是黄昏闭门收返照。江南人去路杳,信未通,愁已先到,怕见孤灯,霜寒催睡早。《清商怨》。写宋人词意。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私印(白)、蜀客(朱)、摩登戒体(朱)

 48 仕女 镜心 水墨纸本

  款识:枝头风信渐小,看暮雅飞了,又是黄昏,闭门收返照。江南人去路杳,信未通,愁已先到,怕见孤灯,霜寒催睡早。写宋人词意,似明候先生法家正之,大千爰。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居士、大千豪发

 49 春醒图 水墨纸本 癸酉(1933年)作

  款识:海棠春睡忽惊秋,一朵妖红翠欲流。我比放翁颠更甚,看花思作少年游。癸酉九月,网师园。海棠忽放一花,妖艳照人,欣赏欲颠,酒阑弄笔,戏题并记。大千居士。钤印:张爰记、大千居士

 50 仕女图 水墨纸本 1933年作

  款识:玉手轻自粉薄施,不将擅口污胭脂。岁寒别有高标格,一树梅花雪里枝。大千戏笔并书海东旧作,时癸酉重九日,在吴门纲师园惮悄室。钤印:大千、张先生、大风堂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