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583 (海上画派 张大千花鸟 10)
1 张大千花鸟画欣赏
2 戏 蝶 镜心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款识:仿宋人滕昌佑笔。壬子嘉平月,大千居士张爰,沱水邨居。钤印:大千(朱文)、大风堂(朱文)、张爰之印(白文)、张爰字大千书画之印(白文)
3 牡丹双蝶图 立轴 绢本 1947年作
款识:雨后郊原分外青,寻春直到党山亭。石阑干畔斜头坐,饱看杨妃拥宿酲。故都逻谷看牡丹作。丁亥三月,爰。钤印:张爰大千父、蜀客
4 黑牡丹 立轴 设色纸本
题识:烛光香雾杂歌吹,卷起朱帘人尽醉。百辈名姬殿红,霓裳舞罢羽衣坠。劲骨芳心出万卉,不希非富和非贵。任教委作洛阳尘,肯向金轮低苜禾。拟刁光胤法,写於大风堂。蜀人张爰大千父。钤印:法匠、蜀郡张爰、大千在居士
5 牡丹 镜片连框 1947年作
6 娇红流翠 手卷 1947年作
题识:雨后郊原分外青,寻春直到党山亭。石阑干畔斜头坐,饱看杨妃拥宿酲。故都逻谷看牡丹作,丁亥三月,爰。钤印:法匠(朱文)、张爰私印(鸟虫朱文)
此幅作品采用照相取景式的剪裁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出枝法程序。紫墨色的花与石青、石绿色的叶子配合金笺的底色显得稳重而有富贵气。作品干净利落,而又层次分明,具有高超的技艺。
7 泼墨紫牡丹 镜心 设色纸本 1949年作
款识:皋兰当坛道观牡丹百数十丛,并皆名种,泼墨紫推为第一。晚春初夏,万萼婆娑,徙绮争发,初日微烘,露华未堕坠,秾姿半醇,宝马香车,仕女如云,惊赏留恋,抵暮不去。辛巳、癸未两过彼都,躬颜其盛,追念昔游,写此寄意。己丑重九前二日,大千张爰。钤印:张爰私印(白文)、昵宴楼(朱文)、千秋愿(朱文)
此幅作品作于1949年,内容是追念1941和1943年两次在兰州赏牡丹的盛况。此时,张大千51岁,正是其工笔花鸟画的鼎盛时期。作品用宋人笔法绘折枝牡丹,勾笔细劲,珠圆玉润,婉转清彻,了若纤尘;特别以墨写牡丹,特别抢眼,且与重彩的枝叶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这种画法,较宋之前贤笔下的牡丹,别自俏立,独成一家。
8 照殿红牡丹 镜框 设色纸本 1952年作
款识:皋兰当坛道观牡丹百数十丛,并皆名种。晚春初夏,万萼婆娑,徙绮争发,初日微烘,露华未坠,秾姿半醇,宝马香车,仕女如云,惊赏留恋,抵暮不去。辛巳、癸未两过彼都,躬颜其盛,追念昔游,写此寄意。壬辰六月,蜀人大千张爰。钤印:大风堂、张爰长寿、张大千长年大吉又日利
此幅《照殿红牡丹》,用宋人笔法绘折枝牡丹,勾笔细劲,珠圆玉润,婉转清彻,了无纤尘,较宋之前贤笔下的牡丹,别自俏立,独成一家。此图的设色与前贤不同,图中照殿牡丹花,花瓣鲜红,有一种浓厚的感觉。以泥金勾勒轮廓,色彩鲜艳富丽而无俗气。大千用淡紫色渲染叶面,用石绿染叶背,将红花衬托得璨然夺目,不失意境的高雅。这些复杂的绘画过程和技法的互动关系,都是大千善于变化融入新意的过人之处。此画尺幅虽不大,但当时目力佳,心境静,用笔、设色均极秀雅精微,而无匠气。
9 秋芙蓉 1947年作
款识:(1)交头鸳鸯并蒂花,碧江相映锦成霞。天南水尽云无际,管领秋光一雁斜。丁亥三月,写于大风堂下。爰。(2)吾友于非厂写花卉虫鱼,推当今第一手,尤擅宋人缂丝画法。予偶作此幅,略似沈子蕃、朱克柔,窃因自喜。倘令吾非庵见,又将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大千又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张爰、大千、云姗锦瑟争为寿
张大千的折枝工笔花卉清丽雅致,此幅秋天的白芙蓉尤显高洁,两折枝俯仰向背,各得其趣,芙蓉花以白色层层罩染,厚实可爱。这类作品给人以愉悦的视觉享受。
10 花香引蝶来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款识:峨眉春山暗流影,蝶飞蹁跹香阴情。蒸霞烁日家家好,不似长安屋下栽。国华仁兄法家属正。丁亥三月,写于青城山中,大千居士弟爰。钤印:张爰之印、蜀客、青城客
11 蛱蝶图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12 工笔芙蓉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款识:临波照晚妆,犹怯胭脂湿。试问画眉人,此景何消息。丁亥八月,潇湘画楼。芙蓉初开,漫为传神,靓妆醉态,不作朝开暮落愁也。癸未(1943年)春,成此初稿再写之。爰。钤印:张爰(朱)、大千大利(白)
13 青城玉茗 立轴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题识:佳园昨夜变春容,清晓惊看玉一丛。素质定欺云液白,浅妆羞退鹤翎红。似闻金谷初无种,欲画鹅溪恐未工。底事余花避三舍,孤高元有使君风。青城山中,玉茗盛开,冷艳如堆雪,因写生一枝,并书宋人谢适诗其上。时丁亥十月七日也。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大千居士、青城客、上清借居
大千画花卉强调要传达出“茁萌抽芽、发叶吐花”的朝夕情态,此幅为大千见青城玉茗盛开后的写生之作,传移模写,至为精工。虽然只有花卉一枝,气韵结构却奇佳。枝干的转折向背,花瓣蕊芯的娇嫩姿态,都有精心刻画,就连质感和光感也都有准确的表现。敷色深得古法,清雅脱俗。尤其叶子的敷色甚为淳厚,尽得高古遗法。整幅勾勒严谨,上追宋人工笔神采,为大千四十年代后期折枝花卉至精之作。
14 芙蓉花 横幅 设色纸本
题识:江上秋风知及时,裹霜挹露见清姿,东墙桃李无言语,却悔先荣不逮迟。昵燕楼前一枝,大千居士写照。钤印:张爰之印信、法匠、昵燕楼书画印
15 芙蓉蛱蝶图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题识:临波照晚妆,犹怯臙胭湿。试问画眉人,此意何消息。丁亥八月,潇湘画楼。芙蓉初开,漫为传神。靓妆醉态,不作朝开暮落愁也。阿爰。钤印:张爰私印、潇湘画楼
画中见折枝芙蓉向右上方斜伸,于绿叶环绕中,出白花一朵,傍缀花苞两侏,有欲放之貌。花朵以淡墨勾边,薄染白粉,嫩黄点蕊,含苞沿边处微泛娇红,一片幼嫩待发之色,益增芙蓉雅淡清逸之韵味。叶片背向不一,故色泽所呈现略见深浅不同,俱经反复渲染而成,淡绿与花朵的微白相互衬托,有脱俗涤尘之姿。工笔细描而成的蛱蝶匐伏花上,增添了静中带动,动中寓静的效果。全画写来工细中见自然,经营之妙无斧凿痕迹,正是画家心情畅悦下的作品。
16 芙蓉花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17 白梅 立轴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款识:雪艳烟痕。又要春色来到芳尊。却忆年时,月移清影,人立黄昏。一番幽思谁论。但永夜、空迷梦魂。绕遍江南,缭墙深院,水郭山村。丁亥七月,拈杨补之《柳梢青》,蜀郡张大千爰。钤印:张爰(朱文)、大千大利(白文)
18 梅花图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19 猗猗修竹 立轴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题识:猗猗修竹,不卉不蔓,非草非木,操挺特以高世姿,潇洒以拔俗,叶深翠羽干森碧玉,孤生泰山之阿,千亩渭川之由,来清飚于远苓,娱佳人于空谷,观夫临曲槛,俯清池,色浸云汉,影动涟露鹤长啸,秋蝉独嘶,金石间作箕杂吹,若乃良夜明月,穷冬积雪,挥石上之阴听林间之折,意参太古,声沈寥泬,耳目为之开,涤神情于以怡悦,尽其比秀碧梧,托友青松蒲柳,惭弱桃李羞容,歌籊籊于卫女,永淇澳于国风,故子猷吟啸于其下,仲宣息宴于其中,七贤同调,六逸齐蹝良有以也,又况鸣嶵谷之凤,化葛陂之龙者哉,至于虚其心,实其结,赏四时雨,不改柯易菜,则吾以观君子之缥。赵文敬修竹赋。丁亥二月,沱水村居。有丛竹之胜,朝暮息宴其下,翠沾衣襟,清风时至,尘虑为开,漫以宋双钩法写之并录此赋。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大千大利
张大千临摹宋元明各家画法作品颇多,五百年来各家画风殊异,仅大千一人能博且精,此类临摹作品中亦可得见张大千面貌,细致而华丽,此画以李衍(息斋)写竹法,工笔巨轴,堪称此一题材画法“孤本”。
张大千说过:“作画怎样才得精通?首重在勾勒,次则写生,其次才到写意,不论画花卉翎毛,山水人物,总要了解理,情,态三事。先要着于临摹,观审名作,不论古今,眼观手临,切忌偏爱;人各有所长,都应采取,但每人笔触天生有不同的地方,故不可专学一人,又不可单就自己的笔路去追求,要凭理智聪慧来采取名作的精神又要能转变它。
20 三友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49年作
21 水仙竹石图 设色纸本 1948年作
22 花开纳福 镜心 1947年作
款识:修竹青青玉缀枝,平安初迓岁朝时。华堂拜母苍松健,春酒殷勤献一卮。丙戌岁不尽日,恭颂李老伯母方太夫人。丁亥开岁纳福,愚侄张爰顿首百拜。钤印:张爰之印、大千、长共天难老、云璈锦瑟争为寿
松、竹、梅、兰,均为传统文人画的代表性题材,文人高士常借四君子来表现自己清高拔俗的情趣,或作为自己品德的借鉴。画中一枝红梅纯洁高雅,野趣盎然,蓬勃向上。生动地传达出了梅花的清肌傲骨,寄托了文人雅士孤高傲岸的情怀。画中兰花,观其挺然直上之状态,闻其浓郁纯正之香味,得兰花之“叶暖花酣气候浓”的贞美实质。一丛碧绿的修竹甚是惹人怜爱,正如郑板桥感悟的那样: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不是胸中之竹也。一段折枝苍松,支撑起整幅画作的力度与态势,殊为可贵。
23 天香国艳 立轴 丁亥(1947年)作
题识:花姥来时,带天香国艳,羞掩名姝。日长半娇半困,宿酒微苏。沉香槛兆,比人间,风异烟殊。春恨重,盘云坠髻,碧花番吐琼壶。洛苑旧移仙谱,向吴姝深馆。曾奉清娱。猩唇霞红未洗,客髯霜铺。兰诗沁碧,过西园,重载双壶。休漫道,花扶人醉,醉花却要人扶。丁亥七月既望,坐雨写并拈梦窗《汉宫春》题之。爰。钤印:大千父、张爰印
24 墨牡丹 立轴 水墨纸本 1948年作
款识:闲日盈盈,向人自笑还无语。牡丹飘雨,开作群花主。柔美温香,剪染漫劳天女。青春去,花间歌舞,学个狂韩愈。王梅溪《点绛唇》。戊子之春,潇湘画楼写,大千张爰。钤印:西蜀张爰之鉨、大千居士、春长好
25 花 蝶 设色纸本 1948年作
款识:献笑佳人绝可怜,柔姿辅赔巧承。一枝不用千金买,雨洗风吹却粲然。仁志仁兄法家雅属。戊子秋日作。爰。
26 红叶小鸟 设色纸本 1948年作
27 青城红叶 立轴 设色纸本
题识:大千戏墨于青城山中,寄上丹林老兄。钤印:张爰私印、蜀客、三千大千、大风堂
诗堂:青城红叶。丹林社兄属篆。郑尔疋。钤印:尔疋
题跋:疏林点点湿胭脂,着色秋光雨满枝。一叶寒流动诗兴,题红人去已多时。馀霞碎锦染秋残,只当花时二月看。莫问霜天感摇落,有人浓醉不知寒。录红叶旧作二绝尘。丹林先生教正。臂病后作,劣不成书也。云史圻。钤印:石华林、圻
28 多子多寿 立轴 设色纸本 1948年作
题识:海榴自是神仙物,种讬君家有异根。不独长生堪服食,更期多子应儿孙。戊子十月,写奉小蔼先生老友法教,大千张爰,欧湘馆中。钤印:张爰大千父、蜀客
29 水仙花 设色纸本 1948年作
30 水仙 设色纸本
31 梅花 立轴 纸本 1948年作
款识:戊子除夕,在香岛客中,写此付雯波留之。爰。 钤印:张爰私印(朱文)
大千先生爱梅画梅,与梅难分难舍,一生究竟画了多少幅梅花,难以统计。因为迎春有梅,送腊也有梅,恭贺嘉礼可以画梅,为人祝寿也可以画梅,连送文人学士女史佳丽都可以画梅。有冬心先生那样的繁华,也有扬补之的清寂,或者水墨,或者着色,梅花已经俨然成为大千先生笔下的一个写照了。1948年除夕,大千先生画兴很浓,不仅为徐夫人画了一张像,还画了这张梅花,以贺新年之喜。这张梅花似是砚边余渖写就,笔法是一贯的洒脱劲健,花不多,枝头点缀三五朵,悬置素壁,已然满室皆春气矣。
32 疏 影 设色纸本 戊子(1948年)作
题识:(1)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下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疏影》。戊子十一月既望,写成并录白石此词。蜀人张大千爰。(2)己丑(1949年)正月,题似晋嘉仁兄法家正之。张爰。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张爰长寿、张大千长年大吉又日利
此图描绘古梅一株,老干苍劲如铁,结构雄奇而富动势;新出枝干交叉错落,嫩蕊新芽清逸动人,花疏气清,用笔清润且富转折变化的趣味。画面上方的题款、钤印则成为画面组合的重要因素,繁简相宜,黑白对比尤妙,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33 齐 眉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34 兰 花 立轴 设色纸本 戊子(1948年)作
题识:十年前在香江曾为丹林道兄写兰,乱后失去重为写之。时戊子嘉平月二十五日。明日予又有香江之行,薄聚无常,良可兴感。大千弟张爰,同在海上。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居士
题跋:泣露啼烟梦已尘,那知原是此花身。残阳满地青芜国,愁见开花不见人。遐翁,七十三岁漫书。(叶恭绰)
此张大千戊子(1948)年在上海为陆丹林所绘。陆氏於当时交游广阔,为“通天教主”式人物。此幅用笔不多,而秀美无伦,大千居士於四君子中,写兰最少,此幅可见其深厚功力。
35 红花小鸟 设色纸本 1948年作
36 红叶白羽 设色纸本 1948年作
37 花枝闲雀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8年作
题识:瑛卿仁侄正之,戊子七月,大千居士张爰。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题跋:(1)大千居士花鸟,师法宋元、陈老莲、八大、青藤诸家,得其神髓而自成体魄,乃近代书画大家也。瑛卿拜题。钤印:雪如、瑛卿小印 (2)故人张大千早年之笔。瑛卿属题,稚柳。钤印:稚柳、壮暮堂
38 梨花鸠子图 设色纸本 1948年作
题识:梦回淡淡雪香新,枝上幽禽气得春。小院春阴呼雨至,太真愁绝翠眉颦。戊子九月,大千居士爰。 钤印:张爰之印信、大千居士
《梨花鸠子图》绘于九月,所绘却是春天景象,梨花初放,鸠栖枝上蓬松着羽毛在沐浴阳光,笔法则是工写并施,构图设色雅逸可爱。上题七言绝句一首,诗句清新,与画面般配合体。这首诗乃元代画家、书画鉴赏家柯九思题同时代前辈大画家钱选的《梨花鸠子图》时所作。张大千视野开阔,自负无比,作画题诗常常即兴口占而成,或者录自己的旧作,直接录古人诗作的情况并不多见,多见的是他将古人的诗稍事演化,嵌入自己的诗中作典故。但这首诗仅仅改动了一个字,即最后一句:原诗为“太真愁绝翠初颦”,都是对鸟的神态的描写,意思稍有不同,改得不露痕迹。钱选的《梨花鸠子图》今日不复有见,当年张大千或许曾经见过,他绘《梨花鸠子图》就是描摹记忆中钱选的同名画作,而从这幅《梨花鸠子图》看,张大千确实是吸收了钱选花鸟画的养份的。
此画题材也好,赞扬中华美德。“鸠”是一种益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借用为尊老的象征。此画作于农历九月或许并非偶然,那是九九重阳斯文月份,当年张大千作画常常依季节时令选择题材。
39 佛头青牡丹 重彩描金纸本 1948年作
款识:予临玉雪岑丈斋中刁光胤五色牡丹,并效道君皇帝法写佛头青。戊子六月,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爰居士、大风堂、云璈锦瑟争为寿
此幅1948年作的《佛头青牡丹》是大千画牡丹的力作精品之一。大千早年画牡丹取法元明以降的文人水墨风格,但从敦煌面壁归后,乃转变画风,致力于精笔细描,赋彩妍丽的画法,直朔唐宋诸家。唐宋人画工笔牡丹,最擅作“照殿红” 、“泼墨紫” 、“佛头青”三种,此幅“佛头青” 远承古法,从题款可知其临仿自晚唐刁光胤(855-935)和宋徽宗(1082-1135),取其浓姿贵彩的工笔风格,将石青、石绿等矿物质浓艳的重彩特质充份发挥,使之金碧熣灿,贵丽堂皇。
40 佛头青牡丹 立轴 1948年作
41 芙蓉花 设色纸本
42 秋水芙蓉图 立轴 1948年作
43 芙蓉花蝶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8年作
题识:子鸿仁兄法家正之。戊子二月,大千张爰。钤印:蜀郡张爰、大千居士、长共天难老
此件《芙蓉花蝶图》是其49岁时所作。作品清新淡雅,构图借边起势。花蝶沿用了宋人院派的写生技法,精心勾勒了每一个枝叶和花苞,虽层层渲染,但仍颜色通透,艳而不俗。整枝芙蓉花形态高贵,似乎在微风中摇曳轻舞,宛若晨风中的淡妆佳人,身姿曼妙。而花后之石,先以大笔淡墨写之,后佐之以赭石衬之,墨色浑然,笔触生动。石下之竹随寥寥几笔写就,从中隐见文同、郑燮文人画笔意,又独具个人风骨,可谓师古而能化。画面中心的工笔蝴蝶实为画龙点睛之笔,蝴蝶所处的画面位置,包括其身体触角的延伸方向,都蕴含着画家独特的构思,与花、石、竹形成呼应,且盘活了全画的气氛,其刻画之精之妙,早已跃出宋人之上。
44 勁松圖 水墨紙本 立軸 1948年作
款识:龙翻海岛任吾笔扫,爱尓延年南山共老。戊子春日,大风堂作,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大千居士、大风堂
這幅張大千1948年作的《勁松圖》中,運筆恣意、揮灑自如、不羈成法,講究全域的豪放鬱勃氣勢,與石濤的風格不無關係。然而在表現松枝與古藤的迂回盤繞的形態上,他讓流動的筆墨在畫面上的快速遊走,橫掃點拓間,筆勢起伏森然,更突出表現了古松盤撥勁健的精神氣貌。
45 松树 立轴 纸本 1948年作
46 琅玕双翠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8年作
47 琅玕双翠 设色纸本 1948年作
48 竹篁双翠 立轴 设色纸本 1948年作
款识:琅玕双翠,玉笋斑斑,交辉彩服,南山之南。戊子秋,张爰。钤印:张爰大千父、大千居士
此幅作于1948年秋天,其时画家正处于艺术创作的盛年。作品以竹为题,沿袭了中国文人画的题材传统。中国文人笔下的竹子,大致可以分为工笔与写意的两大技法系统。前者在宋元时期十分流行,而后者则成为明清以降的主流。张大千在创作《竹篁双翠》时,上溯宋元时期精细工致的笔墨技法,显示出画家“取法乎上”的艺术旨趣,同时也客观地呈现出大千多样化的风格面貌。
作品中,画家在取法宋元名家画法的同时,刻意强调了对造化自然的悉心观摩,由此也在形似的基础上达致了神似的更高层次。譬如说,画家通过对竹子姿态各异的描写,通过竹枝、竹叶间的相互穿插关系的交代,营造出某种确实的空间关系,而竹叶阴阳向背的描述既是形似表达的需要,也是由自然客观性上升为画面趣味的有力阐述。同样,画家对画面结构的重视不仅体现于上述空间关系的表达上,在另一方面,将工致细腻的竹子形象置于极为单纯的画面背景之上,更是一种简繁并置、浓淡相宜的匠心。由此在张大千笔下,画面结构不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营造法式”,转而提升为某种别致的立意与创新的意境。
49 桃梢双侣 立轴 纸本
款识:葛量洪夫人雅属,蜀人张大千爰。 钤印:张爰私印、千秋愿
四十年代晚期,张大千的画风较敦煌之行前有较大改变。此期的花鸟画皆采宋人折枝写生画法,往往在画幅中略取一两枝,再配以小鸟。此幅即是其中佳作。桃花的花与枝皆以细线钩出,深入体现其各不相同的质感,木本的枝节坚硬有力而富有立体感,新抽的叶芽则娇嫩而富有生气。而竹枝的穿插尤显匠心。花红、叶绿、枝赭,甚至老枝上新发的嫩绿,皆细致入微,充分表现出桃花盛开时的妩媚和优雅。枝头以喙相戏的双鸟,情态更其婉转,极尽摇曳娇娆之态。
50 金碧牡丹鹰犬图 重彩勾金纸本 1948年作
款识:戏临宣和画谱所载黄荃鹰犬图。戊子年六月,蜀郡张大千爰。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居士、大风堂、长共天难老
此幅作品为张大千仿工笔名家黄荃画本中的《鹰犬图》,用金粉勾勒的花瓣线条,再赋予明亮艳丽花色。无论是欲放的花蕾,还是绽放的花朵,均娇艳欲滴。花前的黑犬、白鹰惟妙惟肖,犬的灵气、鹰的霸气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