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584 (海上画派 张大千花鸟 11)

2017-02-10 17:07:46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1 拟黄筌牡丹鹰犬图 设色纸本

2 红叶栖禽 设色纸本

  题识:大千居士爰。钤印:庚申、张爰之印、大千居士、摩耶精舍

  《红叶栖禽》绘于五十年代初期,1980年补署款。张大千曾在1950年同题材作品中题“偶忆青城红叶”,此作绘于相若时期,所写亦应为昔年在青城山所见,画中枯干虬曲,墨竹伴生,老枝杈枒婆娑向上,红叶错落零星,灰鹊孤立枝头。虽写红叶,但整体设色偏清冷,意境萧索,许是张大千流落异国的心境体现。

 3 红叶小鸟 设色纸本 1949年作

4 花 鸟 设色纸本 1949年作

  题识:偶读画传黄筌为《蜀江秋静图卷》。拈笔拟藤昌佑笔法,写青城秋意,时方将出入南北。乙丑七月,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大千居士、张爰之印

5 梨花蝶影 设色纸本 1949年作

  款识:(1)春色东家出,相窥似有心。曲垣遮自短,别院闭还深。影动疑人折,香摇妬蝶寻。好风时解意,吹片拂罗衿。己丑秋日,检旧作书高季迪诗於上。南场丈人爰。(2)经系仁兄二十七岁生日。庚寅(1950)六月,大千张爰再拜。钤印:张爰长寿、张大千长年大吉又日利、张爰私印

6 竹雀图 立轴 纸本

  题识:墨瀋淋漓笑牧溪,但开风气不为师。定庵句。偶然兴到非临古,画个禽儿枝上啼。爰。钤印:张爰

7 芙蓉花 设色纸本 1949年作

  款识:己丑秋日,蜀郡张大千,爱。大风堂作。钤印:张爰私印、千秋愿

  题识:仿滕昌佑笔。写奉翠华夫人清正。大千,张爰。钤印:张爰私印

  芙蓉,高贵而优雅。即使没有任何背景的衬托,依然傲然淀放于纸端。凭藉在敦煌临摹壁画所训练出的细腻笔触,这件绘于1949年的《芙蓉花》无论是花瓣、叶片还是茎脉都被完美的呈现出来。这种类型的花卉作品之渊源可上溯至明朝后期的陈洪绶(1598-1652)。他的作品带有叙事性插画风格,高度程式化,尤其是在他所擅长的肖像画中,此法易于把握画作的精髓。与陈洪绶的笔法相似,张大千用一种近乎于书法的笔触真实生动的描绘芙蓉,像标本般精致,追求现实主义的表达。

8 文殊兰 立轴 设色纸本 1949年作 张大千 俞致贞

  陈佩秋题:此图用纸为大风堂一九三九年亲往夹江监制。见李永翘《张大千全传》。纸上尚存暗花带一条,迎光可照见。图中画文殊兰一株,应为俞致贞教授所写。兰后荆棘以及花上蛱蝶,并兰下之坡石流水,皆为大千先生所补。师徒之间虽有默契,然用笔悬殊。细参笔法奥妙,当知余言属实。己丑(2009年)初冬,截玉轩中识。健碧时年八十七又晋壹。钤印:陈氏、乂之、陈佩秋印、秋惢香室、江上诗堂 致贞、一云二印为力上家属所钤。健碧又及。钤印:陈氏

9 茶花图 镜框 设色绢本 1948年作

10 红叶佳禽

11 柳 雀 镜心 纸本

12 红叶小鸟

13 花 蝶 册页单片

14 兰 花 镜心 设色洒金笺 1948年作

15 花鸟 镜心 纸本设色 1949年作

16 兰花 镜框 设色洒金笺

  题识:几撇叶之花以兰为主,萱草蒲蔺之属从之。予向不解为此,略得其意耳。爰。钤印:张爰之印信、大千居士

  兰花高贵、清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君子的代表,是高洁、典雅和坚贞不渝的象征。张大千描绘此作的笔触坚定却不失灵活,敷色雅致清新,构图别致,将简约优雅的兰花呈现在世人面前。

17 兰花 镜框 设色纸本 己丑(1949年)作

  题识:猗猗秋兰,植彼中阿,有馥其芳,有黄其葩,虽曰幽深,厥美弥嘉。之子云:远我劳如何。张衡《怨篇》,拈以写此。己丑秋日,税牛庵。爰。钤印:张爰长寿、大千长年大吉又日利、春愁怎画、潇湘画楼

  1949年秋,张大千既为全国解放而欢欣,又因具体情况担忧自己的去从,是图钤印“春愁怎画”应是写照。但画面上兰叶清劲,兰花香艳秀美,以此自喻,大千高洁的品质可见一斑。

18 梅花图卷 手卷 水墨纸本 1949年作 题跋:徐邦达、史树青

  款识:△白阳山人盖用草书法,青藤实宗之。爰。△老莲敛笔入纸篆法也。爰。△八大寥寥数笔,自梅花喜神谱得来。大千居士张爰。△自来画梅无作重台者,有之当自清湘老人始。己丑夏至,得乾隆纸数页,为馥康仁弟拟此。爰。钤印:张爰、大千、张爰长寿、张大千长寿大吉又日利、张爰之印信、三千大千

  引首:大千妙笔。庚辰小春,程十发题。钤印:十发、程印、三釜书屋

19 利市三倍 设色纸本 1949年作

20 牡 丹 设色洒金笺 1948年作

21 红牡丹 设色纸本 1949年作

  题识:琱槛转岁春,瑶台侍太真。香车倾一顾,惊动洛阳尘。己丑秋日,拟刁光胤笔,写于大风堂下。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三千大千、昵燕楼、法匠

22 蓝牡丹 扇面 设色纸本

  款识:唐人画牡丹,金碧辉煌,烂若云锦。借居海上,见道君皇帝佛头青并效唐法,似布梅仁兄法家正之,大千弟,爰。钤印:张爰、大千

23 佛头青牡丹 扇片 设色纸本 1948年作

  题识:道君皇帝佛头青牡丹,二十年前曾见于疆村丈斋中,追忆其仿佛写之,巨来道兄法教。戊子三月,蜀郡张爰。钤印:大千大利(白)、张爰(朱)

24 佛头青牡丹 扇面 水墨设色金笺 1949年作

  题识:仿宣和御笔,佛头青牡丹。己丑之四月十一日,大风堂制,张大千爰。寒波夫人清赏,蜀郡张爰。钤印:张爰、大千居士、大千、张爰印

  此幅《佛头青牡丹》远承古法,题款说明是拟宋徽宗同名牡丹画作,图中以石青、石绿重彩渲染牡丹的花瓣及花叶,使花瓣有浮凸出画面的立体感,枝叶的转折向背及牡丹花的自然生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又用泥金线条勾勒花瓣轮廓,更衬托出牡丹的金碧璀璨,贵不可当。

25 红叶青禽 立轴 1950年作

  题识:夺眼惊秋早,熊熊满树翻。坐花礵病客,溅血泣孱魂。绛帐笙歌隔,朱楼燕寝温。青城在万里,飘梦接灵根。庚寅立秋后二日,小步岭头,红叶一株,朱熊熊如火齐。青城樟、诸树,多有未秋先红者,因写图并拈四十字记之。蜀人张大千爰,客大吉岭。钤印:张爰长寿、大千、张大千长年大吉又大利

  此图与《红叶玉鸦》可谓姊妹之作,清新可人,生机盎然,表现出花卉鸟禽的生趣。此图创作于张大千卜居印度大吉岭期间,这段时期的作品,多有借景怀乡的寄意,本幅亦然。借异域之红树,转思青城故里的景致风物,实意远情深,溢于画外。

26 菜根香 镜心 设色纸本 1950年作

  款识:得闲几日得微疴,不羡肥甘奈暑何。龙井一瓯菜醮饭,清腴须让菜根多。庚寅五月,港居奇热不可耐。小病数日,遂觉体力不支,遣笔破闷。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长寿、张大千长年大吉又日利

  五十年代初,大千先生暂居印度大吉岭,期间往返香港与曼谷等地,为筹办展览奔走。1950年夏,他抵港盘桓数天,为在圣约翰堂副堂举行的展览作准备。是次展出独欠蔬果题材,他即在酒店房间写此补缺。展毕,将此作送赠弟子李乔峰存念。

 

27 白山茶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50年作

  款识:献笑佳人绝可怜,柔姿辅赔巧承。一枝不用千金买,雨洗风吹却粲然。岁庚寅十月,追忆十年前青城山中,敷去弥漫,山谷绚烂如铺锦,未能即席操笔遂别。顷从渝州来香港,予又有印度之行,匆匆无暇构思乃写此。蜀人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大千、摩耶精舍、南北东西只与相随无别离

28 梨 花 设色纸本 1951年作

  题识:素肌应怯余寒,艳阳占尽青芜地。樊川照日,灵关遮路,残红敛避。传火楼台,妒花风雨,长门深闭。亚帘栊半湿,一枝在手,偏勾引、黄昏泪。别有风前月底,布繁阴,满园歌吹。朱铅褪尽,潘妃却酒,昭君乍起。雪浪翻空,粉裳缟衣,不成春思。恨玉容不见,琼英漫好,与何人比?辛卯夏,拈清真《水龙吟》写此,张爰。

29 红叶白鸠 1951年作

  款识:(1)仿宋人法。写似冠五道兄法教,弟爰。(2)此十年前旧作,祖莱七弟从香岛得之,携过寓斋,今目力渐失不复能为之矣。辛丑(1961年)秋孟,大千居士爰。钤印:蜀郡、张爰印、张大千、蜀客

  《红叶白鸠图轴》创作于1951年,是张大千为其广东的挚友何冠五所绘。后为其海上挚友李祖莱所得,1961年张大千为之再次题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张大千一度卜居于印度大吉岭地区,这段时间的作品,多有借景怀乡的浓厚寄意。作品中,画家借异域之红叶以及白色斑鸠的传统寓指,深刻地传达出张大千对家乡故土的思念之情,意味深远,溢于画外。《红叶白鸠图》为张大千工细重色的风格一路,在继承宋代院体花鸟画传统的基础上,又以实物写生为主,注重生趣和清新之感,设色则细腻自然。

 30 红叶白鸠 1949年作

31 红叶翠鸟 1951年作

32 红叶小鸟 设色纸本 1948年作

33 眉寿 设色纸本 1952年作

34 富贵大利 镜心 纸本 1951年作

  题识:△烂红莫说杨家果,饱啖还吟坡老诗。故国山川频入梦,眼前归计又蹉跎。敬舆道翁两教,辛卯八月,张爰。△眼前归计又差池,误书蹉跎。钤印:张爰、大千居士、张季

  1951年8月,大千先生返香港定居。后赴日、台旅游会友,应友人敬舆道弟之邀作此幅以志存念,一则寓意大吉大利,白头到老,合乎善颂善祷之意。二则经历离乱之后,愈发思念故土,借此抒表“桃花已满三千岁,青鸟飞来亦白头”的沧海桑田之叹。

  本幅取景实物,白头翁腹毛蓬松,尾羽丰满。其目光矍铄,喙与指爪都摹写得极精锐。大千曾言“偶忆青城有此鸟,山中人呼为白头”,对于故国山川的一草一木,有着细腻的体悟与深刻的记忆。粗壮荔枝树干老笔纷披,只在右上角露出一隅,树枝纵贯画面,枝繁叶茂,与挂满枝头的果实一起布满整个画面。荔枝叶的赋色变化最为丰富,画中重墨写叶,淋漓张放,以色与墨的调合在画面中分别出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丰富层次。画面格调写意淡雅,或以恬淡明丽表达着“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的哲思。

35 华山秋牡丹 设色纸本 1952年作

  题识:(1)魏紫姚黄枉自夸,输将秋色付寒葩。芳心也怨繁华歇,故着残妆向晚霞。华山秋牡丹,八九月敷花,弥漫山谷,绚烂如铺锦,不减永嘉竹间水际也。蜀人张大千爰。(2)济香仁兄法家正之。壬辰五月,同客阿京。张爰。钤印:张爰长寿(二次)、大千富昌大吉

36 西楼第一红 立轴 壬辰(1952年)作

  题识:西楼第一红多叶,东苑无双紫压枝。梦里春风忙里过,蒲团药鼎鬓成丝。拈石湖居士句,以勾龙爽法写之。壬辰二月朔,九龙城借居,蜀郡张爰大千父。钤印:张爰长寿、大千富昌大吉

  本幅写于1952年初,属大千工笔画最成熟的阶段,其笔下这朵折技红牡丹,线条勾勒精细,花瓣交叠覆盖的姿态与枝叶取势高低左右衬托,婀娜多姿,深具动感。而敷色工序尤见繁复,如颜色研磨、下胶,以至不同颜色的层层渲染,方能使花瓣颜色“高凸纸好像剪绒一样”,显出丰富的立体感,极尽“物情、物理、物态”之能事。大千先生画工笔牡丹时。亦好以古人之法,如照殿红署“以宋人刁光胤法写之”;佛头青则署“法道君皇帝宋徽宗”。事实上,许多古人传世之作并非真迹,更遑论其法。

37 牡丹图 镜片 设色绢本

38 花卉 册页 设色纸本 1951年作

39 仿唐人金碧牡丹 十四开 1951年作

40 花猫图 立轴 设色绢本 1952年作

41 猿 镜心 水墨纸本

  款识:大千居士试笔。钤印:蜀郡张爰

  大千出生有黑猿转世之传说,“猿”字古写为“蝯”,去“虫”,即得“爰”,故以此取名。他爱猿性通灵,纵使移家多次,仍有豢养,最多曾畜有十余头。他懂猿之生熊习性,笔下动物题材屡引入画,制作仅有的版画时,亦选其为题材之一。他自谓技巧乃“取易元吉法”,仅请讬古人之辞,宝出自日常的观察、写生,故能摄其真熊,穷尽其趣致活泼的天性。

  本幅未及盈尺,属小品。入围为孤猿正面坐地,仅施净墨,舍背景配亲,焦点明确,主体清晰,可谓替宠物造像!黑猿虽无腾跃,但一臂长伸,一臂抓足,指趾相触略动,细微处见静中带动。其面貌描绘一丝不苟,细致传神,双目绰然;其身躯比例均匀,通替短毛绵密,尤具质感。虽属自娱之作,写来甚见用心。本幅无年款,似为五十年代中期所写。

42 猕 猿 镜片 水墨绢本

  款识:大千居士试笔。钤印:蜀郡张爰

  大千画猿擅于临仿宋代易元吉,观察猿的一举一动,心传目击,悉着毫端。《猕猿》整幅用墨笔画一只正面猕猿,五官刻画十分精细,先以细笔勾勒,加以淡墨晕染,又巧妙地用白粉渲染面部,厚而不腻,薄而不失其色,结构准确,生动自然。尤其是炯炯有神的双眼似与画外之人对话交流,堪为佳作。

43 猿猴 设色纸本 立轴 1950年作

44 白猿 设色纸本 1952年作

45 老树腾猿 镜框 设色纸本 1952年作

  题识:客中蓄黑白猨数头,观其腾踔,聆其啼啸,彷佛如在故乡青城峨眉深谷间也。黑而健者忽病,病且殆,雨辰世仁兄以治小儿法治之,数针而愈,欣喜无以,为作此图为赠,亦他日医学史中之一段嘉话也。壬辰闰五月,大千张爰。钤印:蜀郡张爰、大千居士

  张大千一生爱珍禽异兽,畜猿亦是他的喜好之一。画中题字他提到:虽然离开中国,仍随行养着黑白猿猴数头,看着牠们跳跃攀爬,听着牠们呼号,彷佛置身于家乡的青城、峨嵋山谷之间。

46 花 鸟 设色纸本 1954年作

  题识:松槎已觉秋风劲,霜叶远于花态浓,更遣新声看黄鸟,那知景色近三冬。甲午九月,张大千爰。钤印:张爰私印、张季

 47 红叶小鸟 设色纸本 1956年作

48 仿宋人花鸟 镜心 乙未(1955年)作

  题识:宪七道兄楚人也,予蜀人也。戏写宋人笔意,以见主客相得之雅。乙未四月,大千弟张爰。钤印:张大千、蜀客、大千豪发、张心智珍藏先父张大千书画之印

49 仙根蟠实 立轴 设色纸本 1955年作

  题识:仙根蟠实。继卣方家正之。乙未新秋,大千张爰。钤印:大风堂、张季、大千居士、大千父

  《山海经》记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蟠屈三千里。”传说吃了蟠桃可长生不老,历代多以蟠桃意寓长寿。《仙根蟠实》一语双关,既写蟠桃以求千年寿,又暗含对刘氏父子的褒扬。1955年,是刘继卣艺术生涯中相当辉煌的一年,是年连环画《东郭先生》获全国连环画一等奖,多幅重要作品结集出版。彼时张大千卜居巴西,初秋欣闻年轻的画友获得艺术上的成就,特制此幅遥寄欢欣之情。大千写桃不为多见。《仙根蟠实》意笔为之,率意洒脱,色彩丰富、大胆,为大千难得一见之珍品。

50 芍 药 镜片 设色纸本 1957年作

  款识:四十八年贫贱身,何曾妄念洛阳春。长安醉客靴为祟,去踏沉香亭上尘。戏效天池生笔并录其诗,丁酉夏日,在三巴之摩诘城中,张大千,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西蜀张爰之玺、大风堂、长共天难老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