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601 (岭南画派 高剑父 12 )

2017-03-04 10:52:52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1911年4月27日,黄兴领导的黄花岗起义爆发。高剑父亲身参与了这次起义。起义前,参加的同志都以抓生死阄的方式分配任务,高剑父抽到的是"生阄",担任外围接济和军械运输的工作。抓的虽然是"生阄",高剑父却做好了必死的准备。起义打响时,高剑父等在广州南门,接应的同志未到,高剑父便强行进城,被清军开枪阻击,高剑父却不畏惧,攀上屋顶,扔下一枚炸弹。炸弹炸响后,引起清军举枪四射,高剑父伤右脚,攀瓦离开现场,乔装成小贩脱身。

 黄花岗起义失败,高剑父萌发要刺杀两广总督张鸣岐、广东水师提督李准为烈士报仇的想法。他与梁倚神、李应生潜入广州,以东郊龙眼洞婆髻岭作炸弹实验场。他们住进当地的昌大公司,以写生打猎为名,在密林里制造炸弹。炸弹研制成功,由同盟会会员林冠慈担当主要执行员,陈敬岳辅助。1911年8月13日上午,广州双门底,林冠慈将装在藤茶箩里的炸弹扔向路过的广东水师李准的坐轿,击中目标。不幸的是,林冠慈当场牺牲。陈敬岳被捕,不屈而死。遗憾的是,李准逃过一劫,未死。

1911年10月,武昌首义成功,两广总督张鸣岐惶惶如惊弓之鸟,特请铁腕人物凤山将军南下镇压。暗杀团将目标瞄准了凤山。高剑父收拾起丧失战友的悲愤,又投入到制造炸药的工作。吸取前一回刺杀李准失败的教训,此番制造的炸药配备了能凝固血液的毒药。为万无一失,高剑父、梁倚神、李熙斌等人在郊外拿小牛犊和两只狗做实验,均成功。除此,还有万无一失的行刺路线。高剑父、李熙斌、朱述唐三人选定三处作为埋伏场地:仓前街,在此处开设"成记洋货店",安放炸药;又在双门底、惠爱中设置第二关、第三关。

 时机终于来了。1911年10月25日清晨,距武昌起义已有半个月的光景,凤山威风凛凛地来了。在天字码头上岸,一路上五步一岗,300旗兵全程护送。如此严密的保护,革命党有机会吗?清兵们注意到四周,却没注意到头顶,就在仓前街,一家小商店的楼上有块木板。从街上看,只是一块木板。从楼上看,却是一块装着炸药的木板,木板上还系着一根绳子,连接后屋。

 凤山的队伍走到小楼下,木板忽然松开,一声巨响,凤山灰飞烟灭,二十几个卫兵灰飞烟灭。不久,清王朝也灰飞烟灭。割开木板绳子,放下炸弹的,是同盟会17岁的少年英雄李沛基,事后他通过商店后门安然脱险。高剑父的第三击终于成功。

 革命继续发展,共和取代君主。高剑父曾参加中华革命党,参加倒袁运动。此后,他便离开政治运动,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高剑父先生,做革命,便是纯粹的革命家,做艺术,便是纯粹的艺术家。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