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606 (岭南画派 高奇峰 3 )
高奇峰为"岭南派"创始者"三杰"之一。少年时随居氏及其父兄习画,后东渡日本,对京都画派中名家的技艺有极深入的研究。他把传统的笔墨功夫,以及"撞水""撞粉"等花卉画中的特殊技巧,运用于飞禽走兽和山水,达到形体逼真而又生气勃勃的效果,构成了雄伟兼秀美的独特风格。
1 神鹰图 高奇峰立轴纸本
2 松鹰图 高奇峰 纸本设色 1920年作
3 松鹰图 高奇峰水墨
4 枫鹰图 高奇峰 纸本设色
此图画一截粗大的枫树,横斜于画面,着意表现倚枫栖立的老鹰若有所思的神态。老鹰头朝下视,两爪扒住枫树,双翅振起,像似刚刚落下,形态、神情俱自然。手法上,与高剑父有很大的不同。奇峰对画面的处理,笔法更加趋向精巧。枫树老节,用浓墨重笔以撞水、撞粉法。显然在居廉的基础上,又有了发展,借以获得更加悦目的艺术效果。尤其是树干和树叶的处理,充分利用撞水法,不仅使树干立体,而且有水彩画和没骨法效果,树枝两边深,中间淡,工秀而有变化。
5 松鹰 高奇峰
6 松鹰图 高奇峰 1909年作
7 古木苍鹰 高奇峰 立轴
鹰,以其桀骜刚毅的象征意义成为中国画家所钟爱的题材。高奇峰画鹰以写实为基础,技法上长于在熟宣上作气氛的烘染,用墨和粉色作形质的描绘,既吸取西欧水彩画的光影特色,又追求师法自然的神意,使作出之画赋色和谐,清新明快。
8 月夜野狐 高奇峰 立轴 1917年作
9 花荫猫戏图 高奇峰 立轴纸本
10 群 鸭 高奇峰立轴纸本
奇峰先生花鸟题材作品,主角如白鹭、丹顶鹤或孔雀,多见只影形单,以显其孤高自洁。本幅大异其趣,取群鸭为题,置于画面中央,薄染草坡及横伸野花略见点缀外,无背景陪衬,主体即在于鸭群的描划上。三双野鸭羽毛丰满,色彩稍异,姿态、动作均有不同,从题诗内容暗示,应在争相觅食,故各逞其态而不甘后人,一片天然真趣洋溢画中。在构图组合、鸭群的位置经营和动作呼应上,不难看出画家的细致用心。
11 唯我独尊 高奇峰 1915年作
12 一声长啸谷生风 1931年作
13 月夜虎啸 高奇峰 立轴 1932年作
14 月下双虎图 高奇峰 横幅设色纸本 1933年作
15 孤猿叫雪图 高奇峰 1916年作
画家着重描写了高山深谷的环境,一枝松树垂下,树枝上厚厚的积雪。一只猿猴,吊在树枝的末端,前肢抓着树干,左足蹲在枝干上,右足凌空,气氛紧张,尤其是猿张着嘴巴,眼睛朝上,正在喧啼的真实情状,以及刻画猿的脸部毛发很有天然浑成的效果。从画法及表现技巧看,还未能充分利用撞水、撞粉法,主要是传统的笔墨,但全画的渲染,为了突出一个“雪”字,以渲染整个的环境氛围。
16 花鸟 高奇峰 纸本设色
17 花鸟 高奇峰 纸本设色
18 翠鸟点破夕阳归图 高奇峰
19 梧桐小鸟 高奇峰 立轴纸本
20 林塘春晓 高奇峰 立轴纸本 1916年作
21 花鸟 高奇峰 纸本设色
此幅《花鸟》是高奇峰为岭南大学上海分校所作,可谓精品。画右伸出的树枝,运用撞水、撞粉法,先以深墨,再以撞水、撞粉、颜色在干燥过程时沿所描写的事物边缘累积,树叶勾茎,技法变化繁多。树枝上停着一只白翁,张嘴,眼旁黑色与嘴相连,颈至背黄赭墨相混,右翅膀扇开,歪斜的身子与左翅相交,尾巴垂下一条硬而细的小腿扒着树枝。这鸟从技法看似水彩画,但却坚实浑厚,既有中国传统花鸟的技法,又吸取了西洋技法,从而使鸟成为画眼。
22 秋风立马 高奇峰 立轴 1914年作
23 双马图 高奇峰 纸本设色
两匹马,前一匹棕褐色,后一匹为灰白色,根据对马的结构、解剖、光照远近,以坚实的素描功夫和明暗结构,一笔不苟地画出物象的形态,层层晕染表现了马各部位的体积感、质感和明暗关系,将马画得油光锃亮,不同肤色刻画得淋漓尽致。
24 初霜白马 高奇峰 纸本设色(84万元,2007年5月佳士得香港)
25 白马 高奇峰
高奇峰是“岭南三杰”中写生和表现能力最强的一位。他的作品融合了中国画传统的笔墨形式和日本画法,在注重写生的同时又长于色彩和水墨的渲染,笔法雄健、敷色湿润、形象准确生动、气氛轻盈活泼、真实而诗意盎然、极富时代感。孙中山曾赞许他的作品具有新时代的美,足以代表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