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607 (岭南画派 高奇峰 4 )
高奇峰为"岭南派"创始者"三杰"之一。少年时随居氏及其父兄习画,后东渡日本,对京都画派中名家的技艺有极深入的研究。他把传统的笔墨功夫,以及"撞水""撞粉"等花卉画中的特殊技巧,运用于飞禽走兽和山水,达到形体逼真而又生气勃勃的效果,构成了雄伟兼秀美的独特风格。
岭南画派是海上画派之后崛起的最成体系,影响最大的一个画派。创始人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简称"二高一陈"。它是岭南文化至具特色的祖国优秀文化之一,它和粤剧、广东音乐被称为“岭南三秀”,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是中华民族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民族绘画流派。
“岭南画派”的美术创作,在题材上以翎毛走兽、花卉、山水为主,其中高奇峰、高剑父两兄弟尤喜画鹰、狮和虎。高奇峰的绘画技艺、主张以及人生经历均受其兄高剑父影响,作品以翎毛、走兽、花卉最为擅长,尤擅画雄狮猛禽,亦能山水、人物,用笔能粗能细,能工能写。其工者用笔细致入微,写者则水墨淋漓,笔力豪放。在艺术上写生最为突出,善用色彩和水墨渲染,画风工整而刚劲、真实而诗意昂然。二高兄弟的山水画,可以看出马远、夏圭横砍竖劈的传统,以及日本画的影响。高剑父奇拔苍拙,高奇峰则是雄健与俊美兼而有之。出版有《三高遗作合集》等。
26 锦鸠图 高奇峰立轴设色纸本
27 石榴八哥 高奇峰 屏轴设色纸本 1922年作
28 翠鸟青梅 高奇峰立轴设色纸本
29 丹崗栖凤 高奇峰立轴 设色纸本
30 长松孔雀 高奇峰 设色纸本 1917年作
31 孔雀开屏 高奇峰
高奇峰,晚清画家,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高奇峰的绘画技艺、主张以及人生经历均受其兄高剑父影响,作品以翎毛、走兽、花卉最为擅长,尤擅画雄狮猛禽。二高兄弟的山水画,可以看出马远、夏圭横砍竖劈的传统,以及日本画的影响。高剑父奇拔苍拙,高奇峰则是雄健与俊美兼而有之。
《孔雀开屏》是高奇峰回国后创作于1914年的佳作,时画家正值盛年。画中孔雀采用传统画法,整件作品笔墨细润,气氛舒畅柔和。孔雀体态婀娜,展屏之时羽翼生辉。羽毛随风而摆,栩栩如生,头顶上冠羽扇动增添了灵动之美,唯美传神就好似迎面而来一位拖着翠色长裙的美人儿。
32 长寿图 高奇峰 立轴纸本
33 芭蕉翠鸟 高奇峰 立轴纸本
34 芭蕉小鸟 高奇峰 立轴
35 松猿图 高奇峰 立轴 1915年作
高奇峰把传统的笔墨功夫,以及“撞水”“撞粉”等花卉画中的特殊技巧,运用于飞禽走兽,达到形体逼真而又生气勃勃的效果,构成了雄伟兼秀美的独特风格。此轴《松猿图》绘一缘松枝而下的猿猴,采用的便是高氏弱化线条,强化晕染效果的“朦胧体”画法,既具有优美的东方情调,又有西方的严谨写实。这种猴子的题材是高奇峰从日本江户时期的一位大师圆山应举处学来的,水气淋漓的墨与色直接渲染中创造出一片自然、真实和笼罩着诗情画意的独特境界,与传统中国画大相径庭。
36 猿图 高奇峰 1917年作
此画上有一老松,枯桠叉上,猿猴面向观众,上肢抓着松枝,双脚攀缘在树枝上,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下方,猿猴关切的心情,沟通了动物和人的心灵。猿猴全身毛茸茸的,眼神、鼻孔、嘴巴的描述,具有严格的写生训练,解剖比例均合法度,技法精到,但不拘谨。画家充分发挥了渲染的技法,不仅猿身上的绒毛层层渲染,连背景月亮外的环境,也用淡色渲染。
37 松荫蜂猴图 高奇峰 立轴绢本
38 鸳鸯 高奇峰 设色纸本 1927年作
39 梅鹤图 高奇峰 立轴 设色纸本 1922年作
40 清猿图 高奇峰 立轴 1924年作
题识:足迹未临巫峡水,呼声不到冷泉亭,寒藤峭石饶天地,那管人间醉与醒。甲子夏日奇峰高并题于云起楼。
高奇峰此帧《清猿图》别具意味,画中猿猴幽郁的眼神,似有千言万语,欲说还休,“寒藤峭石饶天地,那管人间醉与醒”的款识,也同样表达高奇峰追求自我,向往自由的思想情感。高奇峰融合中西的艺术主张与画技,于此画自不须赘言,然而这其中借物达情的意味更耐人寻思,不失为一代大师的精品佳作。
41 花 鸟 四屏高奇峰设色纸本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作
42 五色梅花图 高奇峰 立轴纸本
43 花 卉 高奇峰 立轴 1926年作
44 秋海棠图 高奇峰 立轴纸本
45 柿叶小鸟 高奇峰立轴纸本
本幅的处理手法极见心思,该意将画面上下分割,小鸟栖枝居上,叶叶密聚于下,只靠柿树主干从画面正中直伸,将上下两部贯串起来,有异于他相若时期把树枝扭曲呈“S”形而上的经营方式。画面用色较沉实,见柿叶经霜色变深暗的季节变化,而或出诸纸面矾水局脱落,故画上产生特殊如剥脱色褪的效果,别具自然韵味!
46 童子牧归图 高奇峰 设色纸本
47 林中休憩 高奇峰立轴纸本
祖枝茁干,上披浓荫密如铺天盖地,缝隙中微弱光线隐隐透入,因此,林荫中的草坡缺乏阳光下变得深黯。在这个迹近封闭的环境下,牧童抱膝倚树而坐,在其视线所及的较远处,水牛曲肢俯伏地上,人畜都在憩息驱暑。画家在构图处理将一贯的牧童水牛台置同一水平,改为分割置于上下方,将空间扩阔,配合高耸的树干,如插天不见顶,益显其幽深,在这种自然氛围下,方构成避暑乘凉之所的合理性。整个画面尤重渲染,用色并不复杂,惟层次、距离、光暗效果等多重关系,都尽现于微妙变化中,自日本画中汲取养料而衍成自我面貌,在本幅中表露无遗了。
48 扬 帆 高奇峰 立轴
49 寒林归客图 高奇峰 立轴绢本
50 山高水长图 高奇峰 纸本设色
高奇峰为“岭南派”创始者“三杰”之一。少年时随居氏及其父兄习画,后东渡日本,对京都画派中名家的技艺有极深入的研究。他把传统的笔墨功夫,以及“撞水”“撞粉”等花卉画中的特殊技巧,运用于飞禽走兽和山水,达到形体逼真而又生气勃勃的效果,构成了雄伟兼秀美的独特风格。此图画高耸的山峰,粗笔为之,不作皴法,大片渲染效果,强调大的山势结构,整体感强,略作苔点,富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