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642 (岭南画派 黎雄才 1 )

2017-04-21 15:12:53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黎雄才(1910-2001.12)男,汉族,广东肇庆高要人。我国当代杰出的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自幼酷爱绘画。 1924年,他就读于肇庆中学。1926年拜高剑父为师,翌年入高剑父的春睡画院学习,并一度在广州烈风美术学校兼习素描。1932年,得到高剑父资助,赴日本留学,入东京美 术学校学习日本画;1935年毕业归国,任教于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1939年任教于肇庆第七中学。1943年,受聘于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任副教 授。1948年任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任华南文艺学院、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兼中国画系主任、中 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三十年代初作品《潇湘夜雨》获比利时国际博览会金奖,《寒江夜泊》、《珠江帆影》入选芝加哥“当前进步博览会”和德国柏林举 办的“中国美术展览会”。其中〈珠江帆影〉为德国博物馆收藏。1949年以来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举办的大型美术作品展览会并在多种专业报刊上发表,曾在国 内外举办过多次个人画展。 1979年在广州举办个人画展。1982年和1983年分别在香港和菲律宾举办个人画展,并先后访问了朝鲜、日本、菲律宾、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擅山水,尤以巨幅见长,所作气势恢廓,雄健秀茂,自具风貌,为当代“岭南画派”代表画家之一。出版个人画册多种。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广东分 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顾问,广州美术学院顾问、教授。2001年12月19日上午,因多脏器功能衰 竭在广州去世,享年92岁。

 1 黎雄才

2 为祖国寻找更多的资源 1954年作

 50年代初,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鼓舞着中国画家,把艺术和生活相结合是他们所面临的新课题。《为祖国寻找更多的资源》与其 说是描写地质队员在深山勘探矿藏,不如说是画家赋予山水画新的内容,在新的环境和创作中找到一条出路。画面注重雪天整体气氛和层次的微妙渲染,以写实的笔 墨描绘造化的神奇,借以衬托出勘探队员不畏艰难的劳动精神。

3 松壑飞泉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81年作

  款识:一九七五年八月登黄山写得此景,一九八一年之春月画于广州雄才。是帧为余昔年所作丁丑夏于广州获观并补题,雄才时年九十又二写 印鉴:黎、雄才所作、黎雄才

  黎雄才在山水画的创作上,以写生为主,因此他笔下的景色,给人一种很“实在”的感觉。他在日本取法的“朦胧体”风格,延续到他回国后。黎雄才成功地揉合了 传统与日本画法。他这种新作风,既有笔墨,又有渲染,同时又能表现景色的远近和空气层,在岭南画派的折衷中外的宗旨下,当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但黎雄才往 后的道路上,却未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他喜欢用强有力的笔法来挥洒。他努力的是把变化多端的笔墨,来营造各种艺术效果。此 幅《松壑飞泉图》从其款识中可看出此幅作品颇有渊源,从得景到作画以至于后来的补题,黎雄才已发展成一套圆熟的,建立在个人风格上的笔墨语言,如他对水份 的控制;而他的笔法,又极尽挥洒之意。画中层峦耸翠,他在墨稿的基础上,再敷上石青和石绿,颜色都是混合的,可以看出黎雄才已变化了对青绿的运用。他在描 绘景色的同时,还表现出一种幽光,因而弥漫着氤氲的气象。其用笔飘逸,焦墨的运用栩栩如生。其挥写之青山绿水,气势清旷绝俗,千峰竞秀,烟云氤氲,瞩目咫 尺,意在千里。而他在山水画中之松,饮誉中外。他的山水画是意境深邃的纯艺术珍品。他创造的艺术高峰,令世人瞩目。此幅画卷在画家挥毫之际,反复锤炼,匠 心独运,堪称“黎家山水”的精绝之品!

4 三峡放棹 立轴 设色纸本

5 峡江行 镜心 设色纸本 1945年作

6 东京小景图 立轴绢本 1932年作

7 行旅图 立轴 1933年作

8 日暮归渔 镜片 设色绢本 1933年作

9 寒江钓雪 镜心 设色纸本 1933年作

  款识:寒江钓雪。二十二年之秋雄才。印文:雄才(白文)

  收藏章:陆氏秘藏(白文)、海天鉴赏(白文)、松园阁藏书印(朱文)

  黎雄才1932年由高剑父资助前往日本留学,入东京美术学校学习日本画,1935年由日本返国,此画是他留日时期得意之作。黎雄才擅画山水,着重写生。此图融合了作者在日本吸收的西画透视、明暗等技巧,构图紧密,风格隽逸,虽属早期作品,却足显现代岭南画派大师的风范。

10 山 水 镜心 设色绢本 1944年作

  款识:甲申年夏月写,雄才。印文:黎雄才印

  此幅是黎雄才早年精品,用写实手法处理好树、石、山关系,两只小艇满载而归,增加动感和画意。以淡墨写成岸边、溪流、房舍,远山被云雾遮断,其画意境深远。

11 山林樵归 设色纸本 1940年作

12 幽禽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13 江边渔舟 (二帧) 立轴 设色纸本 1943年作

14 边塞夜泊 立轴

15 细雨骑驴入剑门 镜心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16 风雨征途 立轴 设色纸本

17 长江秋色 立轴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18 天山牧马 立轴 设色纸本 1948年作

19 雪山过客 镜心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20 雪山狩猎 立轴 1947年作

21 青城红叶 立轴

22 冰天立马图 1948年作

23 春荫牧马 立轴 设色纸本 四十年代

24 寒山行旅 立轴 纸本 1948年作

25 春溪放筏 立轴 1948年作

26 山水走兽 立轴 纸本 1948年作

27 山水 立轴 纸本 1956年作

28 村 庄 镜心 设色纸本 1955年作

29 黄浦江景色 设色纸本 镜片 1956年作

30 苏州所见 设色纸本 镜片

31 江南初夏 设色纸本 镜片

32 苏州沧浪亭 水墨纸本 镜片 1956年作

33 苏州郊外 设色纸本 镜片 1956年作

34 苏州城外 设色纸本 镜片

35 长江帆影图 设色纸本 镜片 1957年作

36 东山岛 设色纸本 画心

37 三味书屋 设色纸本 镜片 1956年作

38 西湖小景 设色纸本 镜片 1956年作

39 松林晓雾 镜心 纸本设色 1958年作

40 写生小品 镜片 纸本 1961年作

41 写 生 镜心 纸本

42 山 水 立轴 设色纸本

43 黎雄才国画作品欣赏

  44 鄱阳湖景色 立轴 设色纸本 1958年作

45 松瀑图 立轴纸本

46 飞瀑图 立轴 纸本 1960年作

47 庐山五老峰 镜心 设色纸本 1960年作

  释文:庐山五老峰,一九六零年七月游庐山,于观音桥慈航寺后,望五老峰写所见。雄才。印鉴:黎、雄才

  黎雄才擅长巨幅山水,精于花鸟草虫,画作气势浑厚,自具风貌。其山水画境界旷达深秀,笔法生辣劲健,特点鲜明,名曰“黎家山水”。此幅《庐山 五老峰》气势宏大,用笔纯熟,五老峰雄姿尽收眼底。作品具有浓郁的挥写之趣,其挥写之间,气势清旷绝俗,千峰竞秀,烟云氤氲,瞩目咫尺,意在千里。黎雄才 主张作画时,“不管重彩还是淡彩,务须以墨为主”。这一理念,在此幅作品中再次得到印证。他在墨稿的基础上,敷上石青和石绿,对青绿的运用达到极致。在描 绘景色的同时,还表现出一种幽光,因而弥漫着氤氲的气象。画面真实再现了庐山五老峰的情景,高山树木错落有致,房屋、扁舟掩映在高山之中,在雄伟壮丽间又 有一种田园风光。五老峰的瑰丽并不单纯在于那些实景,更在于它犹如美丽的少女披上面纱那种含蓄神奇的美。云气氤氲、峰峦隐现、物景变幻、水流酣畅,表现山 川秀美与灵动。巍峨的群山、苍翠的松﹑挺立的白桦,巧妙地调节了画面的黑白、虚实、轻重、浓淡的节奏感,营造出了新的意境和情趣。画面吸收了西洋水彩画的 技法,以大面积的渲染营造湿润朦胧的效果,同时在景物的刻画上,又显示出画家深厚的传统笔墨的功力。

48 松 树 镜心 设色纸本 1960年作

49 黄山松鼠跳天都 立轴设色纸本 1966年作

50 黄山莲花峰 立轴 设色纸本 1965年作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