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643 (岭南画派 黎雄才 2 )
1 崂山风瀑 立轴 绢本 1967年作
2 山水立轴 1956年作
3 山 水 立轴 纸本 1973年作
4 山窗读易图 镜框 设色纸本
5 秋林策马 镜框 设色纸本 1974年作
6 山 水 镜心 纸本 1976年作
7 山 水 立轴 设色纸本 1977年作
8 黄 山 立轴 设色纸本 1977年作
9 黄山奇景蓬莱三岛 1980年作
10 风雨归舟 镜心 纸本 1978年作
11 岭外猿啼 设色纸本 立轴 1978年作
12 谷静山深 镜心 设色纸本 1978年作
13 秋江放筏 立轴 设色纸本 1978年作
14 黎雄才国画作品欣赏
15 伐木图 立轴
16 北戴河畔老虎石 镜框 设色纸本 1979年作
17 山 水 立轴 设色纸本 1980年作
18 松山泉鸣 立轴 设色纸本 1979年作
19 云瀑春深 立轴 设色纸本 1980年作
20 松瀑图 镜片 水墨纸本 1980年作
21 松凤古寺 镜心 设色纸本 1980年作
22 万壑争流 立轴 设色纸本 1981年作
23 松荫飞泉 画心 设色纸本
24 春山探幽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81年作
25 衡山松 镜心 设色纸本 1957年作
26 黎雄才国画作品欣赏
27 松石图 立轴 纸本 1981年作
28 凌风劲节 镜片 水墨纸本 1990年作
29 松壑飞泉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81年作
30 悬崖古松 纸本镜心
31 雨中泰山 带框 纸本 1982年作
32 碧潭竹筏 立轴 设色纸本 1983年作
33 石险松横植 手卷 1982年作
释文:石险松横植 岩悬水竖流 一九八二年六月偶忆昔人 有此句録以补白 雄才画于广州 印鉴:雄才
黎雄才的山水画久誉中外,被称为“黎家山水”。作品取法日本“朦胧体”的风格,独树一帜,荡气回肠,用笔飘逸。其作无论是“大不盈尺”还是“长篇巨制”,均气势宏大,烟云氤氲,具有非常雄健,秀逸的美感。此帧黎氏《石险松横植》长461厘米,高97厘米,为一宏篇巨作。 成画于1982年,时年黎老已72岁高龄。黎氏擅长绘巨幅作品,早在1977年就为毛主席纪念堂创作了著名巨幅《韶山朝晖》。此帧《石险松横植》画面上部 绘千峰竞秀,中间横衬白云霭霭,下方山石上焦墨绘苍松。构图具有国画“三远”之感,但放弃了“散点透视”中移步换影的艺术效果,而吸收了西画“焦点透视” 的处理方法,从而使画面更具有整体感。一目视之,千岩万壑、万里云川,尽收眼底,雄健阔大之气顿生。技法上,以“干擦法”处理石青石绿的重色。黎老主张 “不管重彩还是淡彩,务需以墨为主”,在这幅作品中再次得到了印证。此画先以墨色绘出画稿,然后点染敷色,使颜色混合,从而成功揉合了浓厚的青绿及粗笔焦 墨。这对中国画来说,是一种创新。在题材上,黎老以其著称的“黎家松”入画。他一生极其勤奋,注重写生,以自然为师,存世写生画稿万余幅,其中尤爱松树, 光画松稿就达2000余幅。有人赞誉其“五十年来写青松,笔端动如松生风”,故以山水、松树为主要入画题材的他,又有“黎家山水黎家松”之说。更有甚者, 直以“黎松才”称誉之。在题款上,与晚年习惯以行草书写的定式有一定的差别,采用行楷题识,属于其较为少见的落款方式。黎老开创的“黎家山水”,是对传统 水墨的一种创新与突破。也正是因其艺术的开拓性,他被公认为岭南山水的奠基人。
34 黎雄才国画作品欣赏
35 松壑鸣泉图 镜心 设色纸本
36 松壑鸣泉 镜片 设色纸本 1983年作
37 峨嵋秀色图 镜心 水墨纸本 1983年作
38 翠壑瀑布 立轴 设色纸本 1984年作
39 衡岳松云 立轴 水墨纸本 1984年作
40 岭南秋韵 镜片纸本 甲子(1984)年作
41 松泉飞瀑 立轴 纸本 1984年作
42 洞庭湖烟雨 镜心 设色纸本 1984年作
43 黎雄才国画作品欣赏
44 黎雄才国画作品欣赏
45 松泉飞瀑 立轴 纸本 1984年作
46 黎雄才国画作品欣赏
47 黄山云海 立轴 纸本 1984年作
48 松山飞瀑图 设色纸本 1984年作
49 黎雄才国画作品欣赏
50 万壑响松风 镜片 1986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