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679 (京津画派 金城 5 )
金城的作品大都仿古、师古,在古人的意境中徘徊。晚年有些写生之作,比之前期的临摹作品,显得富有生气。1926年起每隔一年举办一次的中日绘画联合展览会在日本举办,金城受日本画家邀请,赴日参加展览,受到日本画家的欢迎。他去世后,画学研究会的部分会员为纪念他,于1927年由他的儿子金潜庵发起组织湖社画会。并编辑出版半月刊《湖社》,后改为月刊,刊登社员及名人作品,介绍古代名画,宣传维护传统画法。湖社影响很大,成员几乎遍及全国,盛极一时。金城著有《藕庐诗草》、《北楼论画》、《画学讲义》。
1 花 卉 水墨纸本 1916年作
2 墨笔芙蓉 立轴 1924年作
3 丛菊竹石 水墨纸本 1919年作
款识:白衣何事酒来迟,吟对南山坐久时;昨夜短篱秋不发,端教风露湿胭脂。道复。己未二月四日,金城临。钤印:金绍城私印、墨茶阁
签书:金北楼临陈白阳丛菊竹石图。己未二月。
本幅临陈道复之〈丛菊竹石图〉,原画题跋落款俱备,属对临本。图中运笔纵放飘逸,如竹叶撇划洒脱利落,菊花勾勒细致而无拘束之态,湖石敷墨干湿浓淡交叠,三者合置,既摄物态之真貌,又不失白阳原画之放逸韵致,纯得力于画家对前贤技法浸淫透彻,复加个人笔墨变化之精微。整幅装裱典雅大方,裱绫配色协调,兼具画家亲署签条,可知出自「墨茶阁」当年原裱。
4 花卉图卷 设色纸本 戊午(1918年)作
款识:师南贤甥髫年好学,暇时兼喜六法。见余作画,每伏案不忍去,嘉其好事,作此贻之,时戊午五月也,拱北。钤印:金城之印、巩伯、北楼
5 竹雀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20年作
6 鸣禽图 镜心 设色绢本 1926年作
7 仿元人花鸟 立轴 设色纸本 1921年作
8 花 鸟 立轴 设色纸本 1923年作
9 金城国画作品欣赏
10 花 卉 设色纸本
11 没骨花卉 设色绢本 1916年作
12 金城国画作品欣赏
13 花开富贵 设色纸本 1922年作
题识:多买燕支画牡丹,愤辞也。而余谬然画之,真痴人前不得说梦。近世之俗所好更下,则此画能得解人已属幸事,虽痴实不痴矣。壬戌八月,刘子饮湖索余作画,题以赠之,金城。钤印:藕庐、吴兴金城
14 临赵之谦瓯中物产卷 手卷 设色纸本 1922年作
题识:撝叔自画瓯中物产卷第一本。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年)。青芥,瓯产者高二、三尺,与他处异。沙噀,温州土人呼沙蒜,一名涂蒜。长短视水浅深,以须浮扬水面,吸小鱼鲑食之。出水则缩。或以小者呼沙蒜,大者呼涂蒜。柚花桂海。《虞衡志》作泡花,误作香橼,书香橼花。荷叶长青。疑旱莲类。石砝,土人呼龟脚。扶桑。按,此即舜。如园中有此一种,叶如箭,色纯赤,不知其名。兰胡。《瑞安县志》作“弹涂”,土人呼“跳鱼”。红兰。即若兰。搨鱼。鲽类也。潮至,渔人手平浅涂如榻,标以竹,鱼来必贴其上,以锥取之,一锥则一标,间得三四头。珠球。钤印:北楼摹本、金城、金氏巩伯
15 秋景图 立轴 设色绢本 1923年作
16 耄耋图 立轴 设色绢本 1925年作
17 秋香图 设色纸本
题识:偶拟南田法,以示似求似也。北梅画于苕溪舟中。钤印:拱北
题跋:缘阶未绽三秋紫,绕径先开五月蓝。小阁来熏人未起,担头先上采花篮。癸亥(1923年)四月二十日,老父诗。钤印:姚华
18 葫芦 设色纸本 1922年作
题识:东抹西涂不自知丑,遇大方家笑且掩口。壬戌闰五月,北楼金城。钤印:金城之印(白文)、墨茶阁(朱文)
19 松鼠葡萄
20 荷塘清趣 设色纸本 壬午(1922年)作
题识:净洗繁华俗,亭亭如玉立。过雨夜生凉,杨妃新出浴。壬戌岁暮,以明人之脱略写宋人规范,亦别开生面也。北楼金城画并题。钤印:金绍城私印、一字拱北
二十年代后,金城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其间对临作品锐减,意临作品为多,渐有陆廉夫之风,日趋鼎盛。此幅《荷塘情趣》便是金城在这一时期的佳作之一。
本幅绘白莲破塘而出之景。莲茎以篆笔写出,俊雅清逸,杂而不乱。荷叶以阔笔侧锋晕染而出,浓淡相生,极尽变化之妙,再施淡红点出芦花穿插其间,更添鲜活喜庆之感。蜻蜓工笔写就,细致入微,灵采飞动,关节的线条瘦硬挺拔,生机十足。中部花瓣,以浓墨勾出轮廓,下笔雄浑遒健,线条刚劲有力,实为点睛之笔:荷叶、茎秆均是没骨画出,若再细笔勾勒花瓣,虽增淡雅之感,却不免乔致做作之嫌,而以浓墨勾勒,则刚柔并济,更加映衬出白莲中通外直、高洁傲骨之态。通观整幅画作,布局看似随意,实则张弛有序,暗合法度。没骨荷叶,顾盼有致,错落纷杂,工笔蜻蜓,惟妙惟肖,动感十足,整幅赋色清新淡雅,都只为衬托出白莲的超凡脱俗、洁身自好。
21 南 瓜 设色纸本 1924年作
金城的作品大都仿古,师古,在古人的意境中徘徊,但也有些作品,显得富有生气。《南瓜》是一幅很有生意的作品。图中取南瓜熟时一个片断,画家按明暗、生长规律以没骨法勾出一个个南瓜,随类赋色,遗貌取神。为了不使南瓜掉下摔坏,用竹竿搭了一个架子,更使画面有一种悬空的感觉。南瓜叶用浓淡墨依向背写意画出,更衬得南瓜红透似火,有一种瓜熟蒂落的感觉。由此幅作品可见,金城已开始师法自然,重视写生。
22 枝繁花盛
23 金城国画作品欣赏
24 花 卉 立轴
25 花蝶图 立轴 1924年作
26 花 卉 立轴 1924年作
27 松鹰图 设色纸本 1922年作
28 金城国画作品欣赏
29 朱榴黄叶 设色纸本 壬戌(1922年)作
款识:无复榴花照眼明,百房结子绿成阴。画家故破从前例,添得一庭黄叶声。壬戌秋九月,吴兴金城。钤印:金城私印、共北、石梅花厂
30 芭蕉翠竹 设色纸本 壬戌(1922年)作
款识:1.无事将心寄翠竹,等闲书字满蕉叶。壬戌五月上浣,时客东京。吴兴金城画芭蕉。 2.合栽蕉竹舍之东,长袖婆娑倚晚丛。今后先生不窥牖,一边知雨一边风。栖鹤写竹。钤印:吴兴金城、巩伯又字拱北、心自闲、诗书画、西鹤
31 深秋解语 立轴 设色纸本 1924年作
款识:睥睨几禽语自工,翻因解语入雕笼。何如飞向深山去,物外高鸣试晓风。鸿卿仁兄雅正,甲子冬日,吴兴金城。
金城通过对大量宋、元、明、清绘画进行研究和临摹,找到了与自身相契合的出发点,在近现代绘画史上促进了中国绘画新的发展,金城的贡献可谓功不可没。他的绘画是近现代绘画与当代绘画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图中没骨山石上一只八哥,翘首远望,石下两支红蓼。整图设色沉着古雅,刻画细致生动,颇有华新罗之风而能自出新意。
32 慈乌反哺 设色纸本 1924年作
款识:朝出城头晓,暮归八表昏。石壁二千尺,学作狼虎蹲。甲子十一月,吴兴北楼金城画于石梅花庵。钤印:金城、北楼、石梅花庵
边跋:音乖百转耻黄鹂,人巧天工两可疑。墨费三升诸色愧,岩高千丈众枝低。霜台有侣寒犹重。春树无情叶渐稀。吹海黑风能立足,落花红雨不沾泥。目光认识人间鬼。谚云:鸦目白日能见鬼物,切勿哑之作再啼。北楼仁兄画此幅余得七言五韵,以应请题,时甲子冬十月初二日镫昏。弟齐璜白石山翁观画此者山姬也。钤印:老齐、木居士
北楼先生1924年所绘《慈乌反哺》,白石老人题七言五韵以应,题记共一百二十余字。画面中乌鸦的形象描绘颇为细致,巧妙运用浓淡干湿的墨色变化,表现出羽毛自然顺滑的质感。明暗对比的精准,似有一种近于西画的光感。乌鸦的翅翼、嘴、爪结构准确,质感真实,栩栩如生,一笔不苟。此作绘画技法多变,乌鸦兼工带写,草叶参以双勾填翠,崖石用斧劈皴染,红叶参用周服卿勾花点叶技法,勾勒敷彩,色调明艳和谐,画风逼真。其风格与同时代其他花鸟画家都不同,可见北楼先生风骨峻峭、意境高远的个性。故同代的吴成章先生对北楼先生有“近友南田远北苑”之赞誉。
“慈乌反哺”的典故,体现了母子之爱。西晋李密《陈情表》中,有“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唐白居易《慈乌夜啼》以歌颂“反哺慈亲”为题,其中“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反哺之情,感人肺腑。据《本草纲目·禽·慈鸟》记载“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可见“慈乌反哺”作为传统文化宣扬孝道的典型,数千年来一脉相承。在历史的卷轶浩繁中,对“慈乌反哺”已有明确的记载。
33 秋 色 立轴 设色纸本
款识:正作画与养和女甥,帅南亦解以利益均沾为请。八岁小童,敏捷可爱,因图短帧付之。北楼。钤印:金绍城印
上款:「帅南」即袁帅南(1908-1976),母金策,即金城妹,适湖南袁仲龙。他幼好书画,又嗜诗词,先后加入沪上著名诗词团体「沤社」及「三八会」等,与硕宿名士诗酒唱酬。吴兴金氏堪称艺术世家,自金城以迄其弟妹,书画竹刻均享名于时,至于子侄辈亦因家风所及,幼岁已与艺术结缘。本幅题跋即述及此一门风雅之韵事。文中之「养和」乃画家幼妹金简之女张养和,袁帅南即其表兄弟。两人幼龄同嗜书画,每好伏案观其舅作画而不忍去,并索之。北楼先生「嘉其好事」,欣然许之。而「利益均沾」者,可见孩童之聪敏能言,故极得北楼所喜,在一九一四至一八年间,屡有作品写赠两人。日后,帅南养和因同好而结褵,遂缔亲上加亲之佳话。
本幅无署年,题跋称帅南「八岁小童」,可推知作于一九一六年。画家兴到,写赠至亲,虽为小品,构图简洁,点染随意,清雅怡人,诚属赏心之作。
34 秋海棠 镜心 设色纸本 1924年作
35 雅石天竹 立轴 设色纸本
款识:仿青藤豪放之笔,吴兴金城作于京师。钤印:金城之(白文)、绿庄严馆(朱文)
金城的绘画题材,涉及广泛,花卉作品往往不被人谈及,但同代人吴成章对他有“近友南田远北苑”之评,可想而知,他的花卉可与恽寿平相并论。此幅《雅石天竹》以兼工带写的小写意技法图之、题材、形式都是文人画中常见的。天竹形态自然,疏落而挺拔,勾花点蕊一丝不苟,画面别有一番清丽之感。
36 竹石图 手卷 水墨纸本 甲子(1924年)作
37 水鸟 设色纸本 1924年作
38 松鹤图 设色纸本 1924年作
39 苍鹰 设色纸本 甲子(1924年)作
款识:猎猎西风日欲斜,草间狐兔正如麻,忍饥戢翼高枝上,不为旁人作爪牙。仿宋人法,永丞先生大雅正之。甲子秋(1924年)八月,吴兴金城。钤印:金城、北楼
40 古木幽禽 立轴 设色纸本 1925年作
此幅作品无论从构图还是笔法上,反映了民国画家花鸟画的最高水平,前景大树贯彻整个画面,通过远树、斜枝、禽鸟的穿插,生动之中见胆识。设色没有丝毫的渲染,顺其自然而见精微。用笔收放互见,每善处理得当,当省则省,当繁则繁,特别是禽鸟的眼神与利爪分明是吸收了华新罗的瞬间感觉。从鸟的神态细部刻画,可以看出金城对中国院体花鸟画技法和西方透视造型技术的熟练掌握和完美融合,画作绘翠柏以及绶带鸟,取百寿之意,概为馈赠长者之著意作品!
41 鸟语花香 设色纸本 1925年作
款识:绿叶擎高干,朱华发嫩枝。若教勤结实,合有凤来仪。乙丑夏日,友梅先生大雅鉴之,吴兴金城。钤印:金城之印(白文)藕庐(白文)
42 秋禽 立轴 1923年作
43 山茶绶带 立轴 1917年作
44 梅 花 立轴 1913年作
45 梅花图 立轴纸本 1916年作
46 墨葡萄 水墨纸本 1926年作
47 竹下清音 立轴
48 双义图 立轴 设色纸本
49 威震山河 立轴 纸本 1916年作
50 栖松食果图 设色绢本 1925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