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678 (京津画派 金城 4 )

2017-05-28 10:17:28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金城家学渊源,对古器物字画收藏甚富。兄弟姐妹早年都游学欧美。他本人亦在英国伦敦铿司大学攻读法律,曾道经美国、法国,考察法制兼及美术。回国后初任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廨襄谳委员,后被聘为编订法制馆、协修奏补大理院刑科推事、监造法庭工程处会办。宣统二年(1910)法部派金城充美洲万国监狱改良会代表,中华民国成立后,任众议院议员、国务秘书、参与筹备古物陈列所,倡议将故宫内库及承德行宫所藏金石、书画于武英殿陈列展览,供广大群众和画家们研究学习。

  金城的作品大都仿古、师古,在古人的意境中徘徊。晚年有些写生之作,比之前期的临摹作品,显得富有生气。1926年起每隔一年举办一次的中日绘画联合展览会在日本举办,金城受日本画家邀请,赴日参加展览,受到日本画家的欢迎。他去世后,画学研究会的部分会员为纪念他,于1927年由他的儿子金潜庵发起组织湖社画会。并编辑出版半月刊《湖社》,后改为月刊,刊登社员及名人作品,介绍古代名画,宣传维护传统画法。湖社影响很大,成员几乎遍及全国,盛极一时。

1 秋浦笛声 设色纸本 1924年作

  款识:秘殿朱楹接九成,高梧百尺绿阴生。秋深辇路无人迹,隔浦微闻渔笛声。甲子十一月十日,吴兴金城并题。钤印:拱北(朱文)、金城(白文)、金巩伯(白文)

2 野寺夕阳 水墨纸本 1924年作

3 古木寒林 水墨纸本 1924年作

4 草堂闲话 水墨纸本 1925年作

  款识:万竿修竹护吾庐,秋兴山中乐有余。浓绿满窗红满树,白云伴参读奇书。鹤龄先生大雅正之。乙丑十月,吴兴金城。钤印:金城(朱文) 、金巩伯(白文)、 墨茶阁(朱文) 、鹤龄鉴赏(朱文)

  《草堂闲话》是画家颇为精到的一幅水墨山水画作品。画面近景层岩起伏,阴阳象背,虚实得当。岩中小桥流水,水流潺潺,几棵树或生出画外,或立于山岩之上,变化丰富,各具姿态。树后几间茅屋和万棵修竹,茅屋中两位隐者传神尽态,画家寥寥数笔且极其生动雅致。远景高峰矗立整幅画中,隐隐几座远山虚虚实实使画面对比强烈,拉开画面的空间感。整幅作品以悠远深遂的意境引人入胜。从此作上我们不难发现画家博采众长,秉承范宽一路求其体骨构图,以大山大石为主体,主要还是南宗山水之秀润苍浑,并有新的创意和发展,从而形成其明秀雅逸,和谐平静之美的风格。

5 曲涧泛舟图 立轴 甲子(1924年)作

  款识:曲涧泉鸣雨过时,虬松照水影差差。扁舟底事不归去,更向前溪觅小诗。甲子(1924年)元月,金城。钤印:吴兴金城章、金拱北、金绍城印

  此幅作于1924年,是年金北楼牵头与日本美术界举行的联展已经举办至第三届,这一年两国美术家的作品分别在北京、上海两地进行展览。至1926年,金北楼再次携带展品,东渡日本进行第四次展览。此次展览规模增大,盛况空前,在日本文化界引起了很好的反响。此作正是创作于那个时期,当时金城正值壮年,创作精力旺盛,而前后几年连续的展览,使得他在艺事上得到了极大地促进,观此作画风,正是他全力追摹明贤的风格,画面右侧松石繁密,山间小溪蜿蜒流淌入湖中,左侧画面开阔,平静的湖心中一位雅士乘坐扁舟悠然垂钓,闲适的情态正应了“钓胜于鱼”的古语。画面左上角题跋体现了金城在书法上的泽古功深,书法风格逼近赵孟頫,而骨力遒劲又强于赵体。实为他壮年时期书画俱佳之作。

6 江楼高处看扬船 1924年作

7 松岩鸣泉 设色纸本 1925年作

  款识:吼声日夜走蛟鼍,滚滚争先一剎过;漫向此流问清浊,出山总比在山多。乙丑十月,拟石田、六如两家法,吴兴金城。钤印:金城、共北、金巩伯

8 荷塘消夏图 设色纸本 1925年作

  款识:飞瀑奔腾响壑雷,晚凉留客水亭开。不须更泛耶溪棹,阵阵荷香扑面来。乙丑八月,拟马遥父法,吴兴金城。钤印:共北、金城、北楼

9 桃源归渔 设色纸本 1925年作

  款识:玉洞桃花万树春,渔郎当日已迷津。从来莫问桑麻事,好向仙源证宿因。乙丑(1925年)三月九日,吴兴金城。钤印:金城、藕庐

10 松云晓帆 立轴 1925年作

  1925年金城创作了大量作品,转年其携带作品到日本参加《第四次中日绘画联展》。此时期的山水画,均取景深远,气势壮阔、峻峭挺拔、画境丰富。此幅《松云晓帆》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画面高山迭起,几棵苍松立于山石之上,高耸的山石当中,隐隐约约出现一座古寺。画面的最远方,几张帆影在云雾的映衬下,显得画面空旷,引人入胜。

11 幽居听泉 设色纸本 1925年作

12 秋林策杖 设色纸本 1925年作

13 晚凉叠翠 设色纸本 1926年作

  款识:茅屋无尘到,观书晚正凉。竹阴移日去,不觉世间忙。丙寅(1926年)正月三十日,金城。钤印:金城、北楼、墨荼阁

  本幅为金城晚年所作山水画,以文人隐居山林为题材,作品紧按古人章法布局,前中远三景分明,绘一文人坐于屋内,一书童于庭院打扫,表现“不觉世间忙”的悠然闲静生活。画中树木皆以浓墨中锋勾画轮廓,再以赭石、草绿赋之;山石则以淡墨层层皴画迭加,局部以色淡染,使画面呈现出丰富的变化,增强画面的层次感。整个画面工整雅致,笔墨严谨。

14 青山策杖 设色纸本 1926年作

  款识:夕阳流水遶孤村,数点归鸦烟树昏。怪底竹风无赖甚,又吹寒月入柴门。丙寅(1926)春三月,金城。钤印:金城(朱)

15 春江容话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26年作

16 山 水 立轴 1923年作

17 金城国画作品欣赏

18 山园古木图 立轴 1911年作

19 溪山高隐图

20 瑶台献寿图 设色绢本

21 山水 手卷 绢本

22 百桃献寿 六通屏 设色纸本 戊午(1918年)作

23 柳溪白鹭 立轴 设色绢本

24 仿沈南锦鸡图 绢本镜框 1918年作

25 柏鹿图 设色绢本

26 卧 虎 设色绢本 1926年作

  本幅作品创作于1926年元月,时值中国的虎年,因此作品应为金城的应景之作。金城在英国留学期间,总是抽空到英国各地的美术馆、博物馆去参观。欧洲古典绘画作品逼真的效果和细腻的刻划以及与中国画完全不同的造型观念,常常引起他的思考。《卧虎》的创作虽然是传统的技法为主,但也尝试将西画焦点透视和写实方法引入了创作中,这就源于对于西方绘画的熟悉,有可能是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影响,但吸收的很巧妙,并不彰显。金城对卧虎的描绘“夺天地之巧,泄造化之秘”,可以“细入毫发”,将老虎毛皮表现得很有质感,虎形体的威武、筋骨的强健也变现的淋漓尽致。同时特别强调了虎的神情,严肃专注,似若有所思,赋予画作更为深刻的含义。1926年的中国正处于军阀割据的风雨飘摇中,金城正是借卧虎这一形象表现于纷乱世事中思考和担忧,对于谋权之争的厌恶,以及思独善其身和超脱世俗的心态。

27 花卉四屏 水墨纸本 1911年

  款识:1.去年秋晚此园中。携手玩芳丛。拈花嗅蕊,恼烟撩雾,沉醉倚西风。今季重到芳丛处,追往事、又成空。敲遍栏干,向人无语,惆怅满枝红。六一居士《少年游》词下半阕,与余近日宣南寓庐景象颇似,戏录于此。钤印:金城

  2.荒蔓露青匏。拱北。钤印:金城

  3.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东坡句。藕庐画。钤印:臣金绍城章

  4. 向日。辛亥(1911年)重九日,为治约世讲写秋色四种。城。钤印:藕湖渔隐

  金城作画面貌极其多样,花鸟既有仿元代的精工细体,也有没骨花卉,所谓“领略古法生新奇”,用在金城身上最为合适。此幅作品吸收了赵之谦的构图以及陈淳、徐渭以来的笔墨特点而发展起来的。画面精神饱满,生气勃勃。

28 临赵吴兴夫妇合作蕙竹卷 手卷 水墨纸本 乙卯(1915年)作

29 金城国画作品欣赏

30 金城国画作品欣赏

31 金城国画作品欣赏

32 金城国画作品欣赏

33 荔 枝 立轴 设色绢本 1911年作

34 南田花卉 设色纸本 1918年作

  款识:昨于友人处得见南田花卉,颇有韵致,爱而仿之,不知略得其意否。即乞苏戡前辈大人请鉴,时戊午重阳前二日。吴兴金城写。钤印:北楼所作、金城诗印

35 岁朝图 设色绢本 1919年作

  款识:岁朝图。斗酒戏摊钱,浅醉闲眠。瓶笙声沸一丝蝉。辛苦诗心须祭汝,满注银船。痴守砚屏边,翰墨留缘。篆烟低袅烛高然。一纸送穷文急就,明日新年。元和顾艮盦先生于辛亥除夕,仿宋周晋仙作浪淘沙词若干阕。己未祀灶日,余戏作岁朝图,因录其一于上,吴兴金城。钤印:城(朱)、金拱北画印(白)、藕庐(朱)、藕湖南岸是侬家(白)

36 仿元人花鸟 立轴 设色纸本 1926年作

37 花卉 设色绢本

38 群仙祝寿 立轴 设色纸本

  此幅《群仙祝寿图》以水仙,寿石,天竺为主体,先生寄以群仙祝寿的美意;传统文人画家多喜此带有美好寓意的题材。观其画风应为金城盛丰之作,充分体现了其艺术特色,意在抒情取意,而不止于表现花木本身所固有的自然美的特征,为此他喜欢在花鸟画的创作中适当采取一些山水画的表现方法,以拓宽形象的情感世界。画中四株天竺顶天立地,下有寿石,水仙。均有画外之意。笔墨运用,多以没骨写之,行笔起重收轻,力重气静。挺拔中亦有顿挫。加以简单勾勒,墨于色兼施,工写结合丰富了形象的表现技法。寿石纯以水墨渲染涂抹高下两峰,反觉拙处有味。水仙以颜色变化分出向背,尽得其风致意态,采用双勾讲究的是用笔的统一工致,稍有不慎乱了套,整个画面的和谐宁静的气氛就被全然打破了,更何况此作还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要求画中的天竺,水仙,寿石都如朝圣的群臣般恭敬地拜立。章法只能以平正为主,而不能有太多的变化,这就更给画家添加了难度,用笔过矜则拘板,过率则散乱,过软则失去坚挺的气节。过硬则有伤潇洒的韵致。但是,这些难度在这位北派领袖的画家笔下立时都迎刃而解了。在此作品中先生显然着意于让天竺和寿石,水仙花在组合上排列上造成一种上下呼应而流动的气脉。这种气脉通过那起伏于天竺和水仙丛中的墨块山石的映衬而得以加强。上面的一簇天竺似有供拜之意,既给平正的章法带来了不平正的变化,更呼应了联络了右边的题款,同时也更加加强了画面“祝寿”的意味。

39 雪禽图 设色绢本 1914年作

40 竹梅雀眠图 设色纸本 1922年作

41 双鹰眈雀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912年作

  款识:壬子(1912年)八月,巩北临宋人本。

  金拱北绘事以严谨工稳着,其湖社门下造就绘画人才无算、陈少梅、陈缘督、惠孝同等北京名家皆出其麾下,故有北平画坛通天教主之称。此幅绘双鹰觊觎一雀,其情景是生动,体势全法宋人,兼取明初林良吕纪之法,观此可佩其传统功力深湛。

42 月起竹清 水墨绢本

  款识:拟东坡老人法,吴兴金城作于石梅华盦。钤印:金城(朱)、北楼(白)

  题跋:潇潇愤作不平鸣,节自孤高品自清。万叶千竿谁写得,一窗水墨月三更。宣统辛亥四月为芬题。钤印:沤公之印(朱)

43 鹤寿 设色纸本

  款识: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甲寅年秋日,金城写。

  题跋:天青云自媚,沙白乌相鲜,徒倚遀忘返,风光各可怜,洞中淹日月,人世玩摧边,薄暮归青阁,主宠题画。钤印:吴兴金城书画印(白)

44 寿桃图 立轴

45 秋色 立轴

46 松鼠 立轴 1924年作

47 朱栏高叶图 纸本设色 1914年作

  款识:忆绕朱栏手自栽,绿叶高下几番开。中庭雨过无人迹,狼籍深红点绿苔。甲寅盛暑,仿周服卿法于汉画像室蕅庐。钤印:北楼写之(白文)、金城私印(白文)

  金城作画面貌极其多样,花鸟既有仿元代边鲁的精工细作,也有没骨花卉,所谓“领略古法生新奇”,用在金城身上最是合适。不同于海上美术团体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和结社目的,民国时期北京一地,或雅集盯散如宣南画社、松风画会;或带有明显文化研究、传播性质,以“精研古法,博蹦新知”为己任,如中国画学研究会。金城是民国时期北京美术界影响最为深远的领袖,他生前主持的“中国画学研究会”、去世后由其子金开藩主持的“湖社”,都成为北京美术界最有吸纳能力的民间团体。中国画学研究会最盛时有成员两百缁人,湖社成员则皆以“湖”字为号,其中不乏名家,陈少梅号狜湖、李上达号五湖等人被誉为“十大湖”,而陈林斋、王慕谯,马晋、管平湖也都有各自“湖”字名号,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48 富贵锦衣 设色纸本 1914年作

  款识:富贵锦衣。甲寅夏日,金城。钤印:金北楼

  金城对工笔设色绘画富于勇气的大力倡导,使被打入另册已数百年的传统工笔在全国异军突起,亦使北京画坛独树一帜,蔚为特色。从二十世纪时代倾向来看,这也是一个对陈陈相因,因袭古典笔墨的文人画取强烈批判态度,而因引入西方写实,故对传统北宗与院体相对青睐的时代。从这个角度,以金城为代表的北京画家群,则从古典写实传统的角度应和了此种时代风气。京派画风的独特价值和时代意义也就在这里。其后的徐操、陈少梅也是其追随者。

  本幅为金城少见精品,作于1914年,其年36岁。尺幅较大,画面开屏孔雀置于画面中央,敷色艳丽华贵,松石以水墨为之,主题反衬突出,迫得观者把注意力集中到画面中央的孔雀身上。笔力、设色都具上乘。

49 锦上添花 设色纸本 1916年作

  款识:歌管红楼窈窕春,铜盘银烛照华茵。铢衣碎剪机中锦,妙舞新来掌上人。丙辰岁清和月上浣,吴兴金城画。钤印:金城、金巩伯

50 芳圃秋容 设色纸本 丙辰(1916年)作

  款识:拱北为西崖四弟仿宋人设色,时丙辰十一月也。钤印:金城私印、金氏巩伯

  本幅为1916年金城绘赠四弟金绍坊之作。画以横幅构图,右侧五六座怪石嶙峋穿插,海棠花丛在石后若隐若现,左侧一株海棠猛然跃出,花朵纯用洋红点染,肆意吐出丝丝细蕊,阔大的花青、黄绿叶片舒展蓬勃。背景中丛丛淡绿轻黄的草蔓及洒金笺纸的星星点点,与海棠奇石有机交融,渲染出秋日芳圃的缤纷绚烂。篆书题款,可见经心。题识中言“仿宋人设色”,但其中灵动鲜活,则全得益于写生,造物布局俱出己意。上款“西崖”即金绍坊(1890-1979),字季言,号西崖,浙江湖州人,金城四弟,著名竹刻家。所制扇骨、臂搁等,多由名家落墨,有《金西崖刻竹》拓本行世。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