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725 (京津画派 溥心畬 5 )
溥儒(1896~1963),字心畬,号西山逸士,斋号寒玉堂,出生于北京。清宗室,恭亲王嫡孙,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其山水、花鸟、人物无一不精,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称。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
溥心畲得传统正脉,受马远、夏圭的影响较深。他在传统山水画法度严谨的基础上灵活变通,创造出新,开创自家风范。溥心畲的清朝皇室后裔的特殊身份使他悟到荣华富贵之后的平淡才是人生至境,因而他在画中营造的空灵超逸的境界令人叹服。《光宣以来诗坛旁记》云,“近三十年中,清室懿亲,以诗画词章有名于时者,莫如溥贝子儒。……清末未尝知名,入民国后乃显。画宗马夏,直逼宋苑,题咏尤美。人品高洁,今之赵子固也。其诗以近体绝句为尤工。”
1 溥儒《胡人驯马图》 绢本设色
溥儒这幅绢本设色的《胡人驯马图》讲诉了辽人在战事稍息的生活中放牧名驹的场景。宋元时期的辽人都是以牧马为生,当时的辽国皇帝觊觎大宋疆土,想借此扩充实力。溥儒笔下的人物、走兽取法高古,不落时俗,观此画可知。
画面中这匹高头大马名叫紫骝,鬃毛飘逸,皮色发亮,四肢强劲,蹄声阵阵,马嘶不断,甚是喜人。马尾上也让主人挂上装饰,显示出主人对他的热爱。对于这样一匹健硕的良驹,似乎旁边经验丰富的牧马人在拉其转身的时候也要费些力气,这种一拉一抻的力量感从这小幅作品中显现的非常明显。
再细看这幅作品本身,良驹紫骝和人物形象古朴,特别是马身鬃毛和和马尾线条劲脆干练,根根分明。整幅画面设色细腻典雅,马鞍处的纹饰涂抹的清晰自然,凸显出溥儒的工整细致的画风。溥儒从小学习骑射,长期观察接触,对于马的体态与动作十分熟悉,加之早年藏有韩干的《照夜白》(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这样的名作,观摹良多,自然可以做到刻画传神。
画面左上和右下的半边山石和竹节,从构图上讲烘托了画面的主体,从技法上也可以看出溥儒远追宋人马远、夏圭的一角半边之意,又参以斧劈皴的刚劲笔法。种种这些,都是他在深得传统正脉后的运用自如。
溥儒自幼天资聪颖好学,诗文古辞更是不下于画艺,看似边塞诗,实则寄托了溥儒内心的文人心灵。秋日边塞的草原迎来久违的宁静,牧人带着紫骝奔驰在草原上。一方面是他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渴望;另一方面是他对亲近自然的文化观追求,这种文化观是中国文人的精神本位,主要是以农业文化为社会基础。这幅作品也正是溥儒作为一位历经朝代更迭、时代变迁的王孙的内心写照!
款识:落日平原塞草秋,戌楼芦管动边愁。沙场万里无烽火,野水寒烟牧紫骝。心畬。钤印:溥儒之印、心畬、竹素
2 溥儒 胡人驯马图 局部
3 溥儒 胡人驯马图 局部
4 溥儒《观音像》
观音像是溥儒在香港时亲赠与孟小冬之作。而后带到台湾。一直悬于自家佛堂。溥儒。字心畲。号署西山逸士。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兄弟。诗书画文。无一不精。与张大千并称南张北溥。又与吴湖帆并称为南吴北溥。溥儒工山水。擅人物。画面中观音以白描笔法之精妙刻画出观音温婉慈祥而又清逸绝尘之气。用笔刚柔并济亦实亦虚尽显深厚笔墨功力。衣纹的处理。更是手法精妙。赞不自禁。观音下方所绘海水。确有让观者如同置身大海。滚滚而来。滔滔之声犹在耳畔。水中童子拜观音大士。亦是孟小冬一心向佛的真实写照。山石以墨勾勒而后晕染。厚重古朴不失古意。纵观此幅观音像用笔考究。仅凭线条的变化多端。便使得整个画面丰富起来。轻重顿挫。流畅而有节奏。动中有静。实有出神入化之功。
5 溥儒《清江流云图》设色纸本 镜片
款识:岸静树阴合,江清云气流。可怜无限景,侍思前扁舟。心畬。
钤印:旧王孙(朱) 溥儒(白) 松巢客(朱) 确然无欲(白)
溥心畲的画风并无师承,全由拟悟古人法书名画以及书香诗文蕴育而成,加以他出身皇室,因此大内许多珍藏,自然多有观摹体悟的机会。他曾经收藏一件明代早期佚名画家的山水手卷,细丽雅健,风神俊朗,俱是北宗家法,一种大气清新的感觉满布画面,溥氏的笔法几全由此卷来。因此其所作山水远追宋人刘李马夏,近则取法明四家的唐寅,用笔挺健劲秀,真所谓铁划银钩,将北宗这一路刚劲的笔法──斧劈皴的表现特质阐发无馀,并兼有一种秀丽典雅的风格,再现了古人的画意精神。
6 溥儒 清江流云图 局部
7 溥儒 清江流云图 局部
8 溥儒 清江流云图 局部
9 溥儒 清江流云图 局部
10 溥儒《钟馗》款识:芒芒六合遍黎邱,席卷云杨水逆流。击缺龙泉诛不尽,一杯村酒劝君休。心畬。钤印:旧王孙(朱) 溥儒(白)
溥心畬先生于艺坛之中素有“溥钟馗“之称,盖因其笔下钟馗形态异:除了传统的捉鬼驱邪,嫁妹出行,福自天申,归隐读书等常见题材以外也有棒打穷鬼,骑自行车,吃西餐等现代题材的诙谐意趣。清秀天成的笔墨与充满奇特的想象力,将其笔下的钟馗现实化,趣味化。而道尽世态人情,刚直不阿的各类钟馗成为其清高愿景的精神象征。
相比旧王孙众多的“戏墨”之作,在本幅作品之中则可以领略到溥心畬先生创作“钟馗”这类题材时深厚的艺术功底。画内钟馗风神撒落,红衣飘然,其不仅用一笔精准爽利的“钉头鼠尾描”将袍带宽厚松软的质感表现的淋漓尽致,也在衣折的蜿蜒承转之中将人物的动态表现的入木三分致。炯炯有神的双目与苍劲曲卷的虬髯完美的形成钟馗刚毅威猛的样貌与内在精神。溥心畬先生作画的另一大特点在其于并不单单独述画面主体人物,其余旁从的小鬼番旗物等配角饰物,也凭借活泼俏皮的身姿或凭借精美高妙的花纹,纷纷为自己在画中“加戏”。
图中所绘的人物与背景在画法、笔墨、情致上始终保持着写意人物画的抒情性和高雅性,既亲近了传统人物画,但又和它们保持着距离,这种自然亲和的笔墨观念,尽可谓完全谨守传统中国文人画家的精神本位。
11 溥儒《瓶花》
12 溥儒《秋山策杖图》
13 溥儒《钟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