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736 (京津画派 溥心畬 16 )

2017-07-28 10:34:11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溥心畬以山水最知名,但人物花鸟也极有特色。他初学画时,得力于恭王府旧藏古书画,同时又强调以书入画,用笔松活,逸气满纸,虽然功力有所不逮,画面过于简括,却与当时京津主流绘画一味求工的匠气迥然有别。因此溥心畬初现画坛即能名声鹊起,并不仅仅是依靠着旧王孙的光环。中年以后,家道中落,以卖画为生计,大量应制,技艺愈加精熟,然而画面尚不无单薄琐碎之嫌。1949年历险渡海,定居台湾,溥心畬更是专心画艺。沧桑变异,人情萧索,一一寓于笔端,画作较大陆时期境界更为沉郁凝练,呈现出大家气象。

 

1 溥心畬《瓶花》。画幅42×52 cm,中间画一日式竹篮,上插数枝小菊花和一支朱槿(扶桑),左上以小楷书题跋数行,构图空阔。其勾线细谨绵挺,既忠于实物形似,线条又可具有独立品味的价值。而傅色则反复烘染,浓淡得宜,不失简逸格调。二十世纪的工笔花卉画中,溥心畬此简雅一路极具独特性,也极为高明。

2 画幅上的题跋,也值得玩味:

芙蓉瑟瑟柳毵毵,一夕秋风满碧潭。此地岁寒花尚发,不堪烟雨忆江南。

编竹为篮画折枝,江山摇落此何时。美人莫更伤迟暮,芳草天涯系所思。

鲲岛环海,多雨以风,入冬菊葵方华,榕阴满窗,采撷数枝写成此图,寄江潭摇落之意。岁在辛卯腊月小寒节。西山逸士溥儒并记。

 

辛卯腊月小寒节,已是1952年一月初,一年中最寒冷时节。溥心畬1949年到台后,辗转多地,1950年中始定居在台北临沂街的一日式旧宅中,除了在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还在家中授徒课艺,潜心作画与著述。这张画,是他生活安定下来之后的闲暇中,采摘居所附近的数枝小菊花和朱槿花,插入竹编花篮中,写生遣兴之作。所题二绝句,则由眼前之景勾起故国家园之思,可谓字字沉痛。溥心畬的诗作,早年起即着力模拟唐人,此趣好一生未变,早中年生活优裕,游历狭窄,诗作不无空疏表面之病。启功回忆说:“溥雪斋先生谈起陈师傅(陈宝琛)对心畬先生诗的评论,说:‘儒二爷尽作那空唐诗。’是指只摹仿唐人腔调和常用的词藻,没有什么自己独具的情感和真实的经历有得的生活体会,所以说‘空唐诗’。”溥心畬晚年历经离乱后的感慨之作,则绝无此弊病了。

3  溥心畬花鸟精品《喜鹊报春》,溥心畬女弟子胡珊旧藏。画幅65×28cm,构图极空疏简洁,画中一花瓶,上插朱槿花一枝,瓶下一盆碧草,上蹲一喜鹊,题句:“盆花兼碧草,鹊喜报春时”。全幅仅以寥寥可数的墨笔写意,形简神完,虽不施丹朱,却清雅天成,别开新境。溥心畬早年作品,虽清逸却有失单薄,这件画作则既松动又沉静,可谓凝练之极,已是极晚年的笔迹。溥心畬弟子薛慧山回忆说,老师自己认为其画作,写意比工笔好,晚年胜于早年,原因是在不经意中才有神来之笔。溥心畬晚年生徒与访客颇多,其生门一类是专心学艺的青年学生,一类是官员巨商的夫人与子女,访客则多是社会各界喜好书画的精英人士。由于各人财力精力时间各有不同,跟随溥心畬学画的情形也有不同。溥心畬授徒,多于晚饭后聚会时一边闲谈一边挥毫,生徒访客则有机会抽签或排队分取他乘兴挥写的作品。这时段是溥心畬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因此往往有一些逸笔草草、专注于追求笔墨趣味的精品。其弟子收藏的溥心畬作品,除了画稿,就是这类逸品为多。

溥心畬作画,无论早晚,也无论写意工笔,都有追求逸品高格的特点。具体而言,用笔上,率性写意的书法意味贯穿到底。构图造景上,则以呈现诗意诗境为之。晚年他曾在新亚书院的演讲中说:“古人所以有伟大的成就,乃在乎诚。古人做一件事,用毕生全部精力摆上去。吾人如欲在艺术上有伟大成就,亦当自诚字上下功夫。能写好字,才能画好画,二者是相连的。字若写不好,画即画不好。要有高深的艺术造诣,首先要有高尚的品格,就得多读书,造成书卷气,才有好的风骨与风度。所谓风度,乃自修养中得来,是形体五官以外的东西,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至于胸无点墨,毫无修养的人就没有办法了。”他又曾为弟子薛慧山题字:“立品之人,笔墨之外自由一种光明正大之概。”这件《喜鹊报春》作为其极晚年的精品,可以用作这些言论的图注。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