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 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905 ( 京津画派 萧谦中 7)

2018-01-19 17:16:25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萧谦中生于安庆,1883年,年轻的时候来到北京,被地方名家姜筠看中,又因两人算是亲戚,故收做入室弟子。但据说因为姜先生流连于打麻将,常常令萧代笔,可惜两个人没有清朝画家罗聘和金农的融洽合作精神,不能“师借门生得画钱,门生画亦赖师传,”大概姜筠打麻将的技术比较烂,所以经常克扣萧的分成,于是萧出走京城十数年,在32岁左右回京。之后一直在北京作为职业画家生存,一段时间之内,他的润格甚至高出齐白石很多,说明还是比较有名的。1944年卒于北京,原因不详。
 
对于萧谦中作品的推崇,这是近年来的一个现象,我想大概跟近现代书画市场热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琉璃厂的一些画商,手中萧谦中的画应该有不少,如果不能高价推出,显然不符合市场规律,于是开始资助也好,参与也好,对萧谦中进行了有意的普及。笔者在琉璃厂混饭吃的时候,第一次看到萧谦中的原画,感觉其画作中规中矩,功夫不错,气韵尚可,但非要说是“天马一出,远非凡骨可比”的大师,我觉得还是值得考量的。
 
 萧谦中绘画有两大特点:一、勾加皴,有创新。纵观古代青绿山水画,基本走的是张僧繇的没骨法,就连近代的张大千、郑昶等人亦属此类型。他们在画青绿山水时先勾轮廓,后填青绿,不加皴点或少加皴点。但萧谦中却用元人笔法,画宋人丘壑,敷唐人色彩,勾、皴、点、染并举,所作既有唐人之富贵,又有宋人之严整,也有元人之逸趣。虽属传统,已有创新于其间;二、画金碧,有创意。金碧山水画在唐、宋盛行,之后的千年时间几成绝响。如张大千所说:“明则董玄宰墨戏之余,时复为之,然非当行。有清三百年,遂成绝响。或称新罗能之”。
 
清代末年,上海画坛出现了画风新颖的‘海派’,领袖人物有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虚谷等。而北京画坛也并非沉静,于民国初年出现了断档千年的金碧山水。其间擅画金碧山水的有生于1894年的郑昶,有生于1899年的张爰及其弟子何海霞、慕凌飞等,他们比萧谦中均小十几至二十几岁。目前发现张大千于1940年左右作有《仿杨升峒关蒲雪》、《仿张僧繇巫峡清秋》等青绿金碧山水,但从时间上看似乎要晚于萧谦中。目前发现萧谦中最早的青绿山水画作于1920年左右。如果此说成立,那将是萧谦中的一个闪光点,使几近绝响的金碧山水又得到继承和发展。萧谦中的青绿、金碧山水融古人之长,自具面目。“彩萧”富贵豪华,艳丽高雅,魅力无穷,赏心悦目。“彩萧”细而不腻,工而不匠,温而不火,艳而不俗。萧将青绿、金碧山水画法推向一个新高潮,画出一个新境界。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