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祥鉴赏: 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906 ( 京津画派 萧谦中 8)
2018-01-20 10:00:43
曾几何时,萧谦中是一个可以与齐白石、张大千、陈师曾、金城等人齐名的人,但时至今日,知道他的人,除了专业人士,恐怕十无一二了。但这并不能足以证明萧谦中的艺术水平不高,我们应该认识到,这里面固然有他们人世沧桑的因素,个人才情的问题,但更多还是因为一个大的社会趋势所导致的。
其实齐白石的成功,很大因素在于两点,一是他有个主席老乡,碰巧主席还请他吃了饭,两个人关系还不错。二是因为他绘画的风格在外行看来,至少是具有丰富的民俗成分,这与时代追求工农文化的思想十分契合。我们不是在否定齐白石的艺术,只是说一个人的成功其实有很多因素,甚至,绘画功力或许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因素。
在上个世纪初,整个国家都处于一种极度的不平衡状态,外国的月亮在那个时候当然是又圆又大的,就算有人提出疑问,也会被要求拿出证据来,其实这只是一个说辞,跟法律上人人平等的口号差不多,你有证据甚至还不如没有证据,举国都沉溺于西方科技文化的时候,你站出来反对,不是被唾沫淹死就是被行政扼杀,这其实是一种大势,不是个人力量可以反抗的。所以,齐白石的成功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例子,不具有典型性。而萧谦中,作为那个时代文人画家的一个代表,他的经历,却具有典型性特征,真正能说明为什么传统绘画会在那个时候衰落如风中之烛,随时可灭的样子。
对于萧谦中作品的推崇,这是近年来的一个现象,我想大概跟近现代书画市场热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琉璃厂的一些画商,手中萧谦中的画应该有不少,如果不能高价推出,显然不符合市场规律,于是开始资助也好,参与也好,对萧谦中进行了有意的普及。笔者在琉璃厂混饭吃的时候,第一次看到萧谦中的原画,感觉其画作中规中矩,功夫不错,气韵尚可,但非要说是“天马一出,远非凡骨可比”的大师,我觉得还是值得考量的。
与萧谦中同时代的画家胡佩衡对萧谦中的作品评价除了恭维之外,就是“惜乎布置太密,缺灵疏之气。”所谓布置太密,我想应该是指他的作品主题不突出。作画本来就如作文,无论句子怎么精美,总要有个中心思想,紧扣主题,环环相扣,这样文字的气势和思想才能豁然而显。如果仅仅满足于句式的工整,而忘记突出主题,这就有些舍本逐末的感觉。

其实齐白石的成功,很大因素在于两点,一是他有个主席老乡,碰巧主席还请他吃了饭,两个人关系还不错。二是因为他绘画的风格在外行看来,至少是具有丰富的民俗成分,这与时代追求工农文化的思想十分契合。我们不是在否定齐白石的艺术,只是说一个人的成功其实有很多因素,甚至,绘画功力或许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因素。
在上个世纪初,整个国家都处于一种极度的不平衡状态,外国的月亮在那个时候当然是又圆又大的,就算有人提出疑问,也会被要求拿出证据来,其实这只是一个说辞,跟法律上人人平等的口号差不多,你有证据甚至还不如没有证据,举国都沉溺于西方科技文化的时候,你站出来反对,不是被唾沫淹死就是被行政扼杀,这其实是一种大势,不是个人力量可以反抗的。所以,齐白石的成功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例子,不具有典型性。而萧谦中,作为那个时代文人画家的一个代表,他的经历,却具有典型性特征,真正能说明为什么传统绘画会在那个时候衰落如风中之烛,随时可灭的样子。
对于萧谦中作品的推崇,这是近年来的一个现象,我想大概跟近现代书画市场热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琉璃厂的一些画商,手中萧谦中的画应该有不少,如果不能高价推出,显然不符合市场规律,于是开始资助也好,参与也好,对萧谦中进行了有意的普及。笔者在琉璃厂混饭吃的时候,第一次看到萧谦中的原画,感觉其画作中规中矩,功夫不错,气韵尚可,但非要说是“天马一出,远非凡骨可比”的大师,我觉得还是值得考量的。
与萧谦中同时代的画家胡佩衡对萧谦中的作品评价除了恭维之外,就是“惜乎布置太密,缺灵疏之气。”所谓布置太密,我想应该是指他的作品主题不突出。作画本来就如作文,无论句子怎么精美,总要有个中心思想,紧扣主题,环环相扣,这样文字的气势和思想才能豁然而显。如果仅仅满足于句式的工整,而忘记突出主题,这就有些舍本逐末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