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祥鉴赏: 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911 ( 京津画派 萧谦中 13)
2018-01-25 10:24:17
关于萧谦中鬻画润格,现今有据可查的资料,有甲子1924年(42岁)《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萧谦中》、1926年(44岁)6月10日《鼎脔·副墨·萧谦中山水润例》、《艺林月刊》第10~13期刊登庚午1930年(48岁)周肇祥代订《萧谦中山水润例》及《艺林月刊》第15、17~20、22期刊登辛未1931年(49岁)《萧谦中辛未画例》,计四起。
《庚午春日退翁周肇祥代订萧谦中山水润格》全文为:无论屏堂每方尺拾圆,横幅加半;折扇每件拾贰圆,大者酬加;册页每件一方尺内拾贰圆;成堂屏幅手卷绘图均另议;指索青绿者不绘,劣纸劣绢者不绘。
《萧谦中辛未画例》全文为:无论屏堂每方尺拾贰圆,横幅加半;折扇每件拾肆圆,大者酬加;册页每件一方尺内拾肆圆;成堂屏幅手卷绘图均另议;指索重墨加倍,细笔青绿者加两倍;随封本市加一成,外埠加二成;凡件不及一尺照一尺论。先润后笔。
庚午辛未,时隔一年而润例上浮,说明当时萧谦中鬻画生涯极佳。而同是辛未1931年的润例,齐白石“条幅二尺10圆,三尺15圆。。。宽二尺扇画10圆。。。”,也说明当时北京艺术届对于萧谦中山水作品的市场定位。
在上两则萧谦中山水润例广告中,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庚午“指索青绿者不绘”和辛未“指索重墨加倍,细笔青绿者加两倍”的特别附加说明。萧氏山水细笔青绿者,玩圈内俗称“细笔彩萧”,重墨者圈内俗称“浓墨黑萧”,两者也是萧氏成功实施中年变法,山水自成面目后最为璀璨的艺术成就。
萧谦中终老京城,但一生对江南文人山水画派情有独钟。纵观前贤青绿山水,多尊张僧繇之先钩轮廓后添色,极少或较少山体肌理皴擦,但萧氏之青绿,用元人笔法画宋人丘壑敷唐人色彩,勾皴并举,点染融通。其代表的细笔彩萧多为黄鹤山樵式满幅构图,通幁充盈多变的笔法线皴和多彩的华滋气息,“皴与皴相错而不相乱,皴与皴相让而不相碰”,黄宾翁画语录论笔“细笔宜求气足”,细笔彩萧在密不容针,疏可走马的布局中,用笔松秀古拙兼和悦润泽以求气,敷色清嫩鲜活如出浴凝姿以得韵,脱尽红尘俗氛,倒是暗合宋米芾评巨然山水之“明润郁葱,最有爽气”的面貌而无惭古人了。
有清一代,山水审美意识忌湿、忌重,秦祖永《桐阴画诀》有文:“作画最忌湿笔,锋芒全为墨华掩渍,便不能著力矣。”又文:“作画最忌重浊,耕烟翁云:气愈清则愈厚。此语最为中肯。”秦氏所论,未免噎食胶柱,其实著力与否不在笔之干湿,气清与否也不在墨之轻重,浓墨黑萧正是采用墨法为上笔法为辅的表现形式,入龚贤又出龚贤,理性地控制水法,施布重墨,使积墨色有淋漓滋润之感,同时通过留白顺畅全局气脉,或横断山峦的烟霭,或直削山崖的泉瀑,计白当黑,阴阳和谐。中国美术馆藏萧谦中《蜀道难》轴,当为浓墨黑萧的精彩代表,龚贤之后无黑龚,不言而破。
中年变法后的萧谦中山水作品,除了彩萧、黑萧外,还有师宗黄公望浅绛山水的赭萧,还有师宗倪云林简约笔意的白萧,兼及闲暇写松写石,熔出一炉精彩的萧派笔墨!
《庚午春日退翁周肇祥代订萧谦中山水润格》全文为:无论屏堂每方尺拾圆,横幅加半;折扇每件拾贰圆,大者酬加;册页每件一方尺内拾贰圆;成堂屏幅手卷绘图均另议;指索青绿者不绘,劣纸劣绢者不绘。
《萧谦中辛未画例》全文为:无论屏堂每方尺拾贰圆,横幅加半;折扇每件拾肆圆,大者酬加;册页每件一方尺内拾肆圆;成堂屏幅手卷绘图均另议;指索重墨加倍,细笔青绿者加两倍;随封本市加一成,外埠加二成;凡件不及一尺照一尺论。先润后笔。
庚午辛未,时隔一年而润例上浮,说明当时萧谦中鬻画生涯极佳。而同是辛未1931年的润例,齐白石“条幅二尺10圆,三尺15圆。。。宽二尺扇画10圆。。。”,也说明当时北京艺术届对于萧谦中山水作品的市场定位。
在上两则萧谦中山水润例广告中,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庚午“指索青绿者不绘”和辛未“指索重墨加倍,细笔青绿者加两倍”的特别附加说明。萧氏山水细笔青绿者,玩圈内俗称“细笔彩萧”,重墨者圈内俗称“浓墨黑萧”,两者也是萧氏成功实施中年变法,山水自成面目后最为璀璨的艺术成就。
萧谦中终老京城,但一生对江南文人山水画派情有独钟。纵观前贤青绿山水,多尊张僧繇之先钩轮廓后添色,极少或较少山体肌理皴擦,但萧氏之青绿,用元人笔法画宋人丘壑敷唐人色彩,勾皴并举,点染融通。其代表的细笔彩萧多为黄鹤山樵式满幅构图,通幁充盈多变的笔法线皴和多彩的华滋气息,“皴与皴相错而不相乱,皴与皴相让而不相碰”,黄宾翁画语录论笔“细笔宜求气足”,细笔彩萧在密不容针,疏可走马的布局中,用笔松秀古拙兼和悦润泽以求气,敷色清嫩鲜活如出浴凝姿以得韵,脱尽红尘俗氛,倒是暗合宋米芾评巨然山水之“明润郁葱,最有爽气”的面貌而无惭古人了。
有清一代,山水审美意识忌湿、忌重,秦祖永《桐阴画诀》有文:“作画最忌湿笔,锋芒全为墨华掩渍,便不能著力矣。”又文:“作画最忌重浊,耕烟翁云:气愈清则愈厚。此语最为中肯。”秦氏所论,未免噎食胶柱,其实著力与否不在笔之干湿,气清与否也不在墨之轻重,浓墨黑萧正是采用墨法为上笔法为辅的表现形式,入龚贤又出龚贤,理性地控制水法,施布重墨,使积墨色有淋漓滋润之感,同时通过留白顺畅全局气脉,或横断山峦的烟霭,或直削山崖的泉瀑,计白当黑,阴阳和谐。中国美术馆藏萧谦中《蜀道难》轴,当为浓墨黑萧的精彩代表,龚贤之后无黑龚,不言而破。
中年变法后的萧谦中山水作品,除了彩萧、黑萧外,还有师宗黄公望浅绛山水的赭萧,还有师宗倪云林简约笔意的白萧,兼及闲暇写松写石,熔出一炉精彩的萧派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