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1123 北宋 郭熙 2
郭熙,字淳夫,河阳温县(今河南温县)人,生卒年不详,神宗时为画院艺学、待诏,是北宋接触的山水画家。郭熙喜画山水、寒林,他虽然借鉴李成的画法,但有所发展,具有自己的特色。他尤其善于表现自然景色的「迴溪断岸,岩岫巉绝,峰峦秀起,云烟变滅,晻霭之间」等种种状态。沈括在《图画歌》中咏道:「克明已往道宁逝,郭熙遂得新来名。」说明郭熙在北宋忠厚期的画坛是颇有影响的。后世以至于将他与李成并列,有「李郭」之称,后学者将其画法奉为楷模。郭熙将自己的绘画心得加以总结,著有画论《林泉高致》传于世。是画境界开阔,卷首绘水渚沙洲,远山逶迤,画幅的左侧绘坡堤起伏,秀石隆起,枯树劲峭,孤亭隐现。其后景色茫茫,迷濛一片。作者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人们欣然出游的平远景致,意境恬淡悠长。郭熙绘画借鉴李成之法,李成画迹不传,文献记载他山水得「烟林平远之妙」,郭熙此作较其《早春》、《关山春雪》等作品应属更为接近李成面貌的作品。此图无款,拖尾有元冯振、赵孟俯、虞集、柯九思等人题跋,《庚子销夏记》、《石渠宝笈初编》著
北宋 郭熙《窠石平远图》
北宋 郭熙 《早春图》 轴,绢本,纵158.3cm、横10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 郭熙 《树色平远图》 ,绢本,纵32.4cm、横104.8cm,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北宋 郭熙《松下会友图》
北宋 郭熙 《松林闲步图》
北宋 郭熙《双松图》
北宋 郭熙《雪山行旅图》
其子郭思整理《林泉高致》宋徽宗很是惋惜,为了表达自己对于郭熙的尊敬,他下令让郭熙之子郭思为官。郭思在艺术史上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他在为官之后,将其父生前随笔写下的诸多关于山水画的文章,一点一点地整理成册,最终成书。这本书在中国古代山水画论中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就是《林泉高致》。《林泉高致》是古代画论史中第一部系统地探讨山水画创作的专门论著,包括山水训、画意、画诀、画题、画格拾遗、画记六篇,可以说是关于山水画最为重要的一本著作。它代表了当时山水画理论的最高水平,对当今的绘画创作依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北宋 郭熙《寒江渔邨图》
北宋 郭熙《秋山行旅图》,绢本,纵141cm、横97cm
北宋 郭熙《寒林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 郭熙《山村图》
北宋 郭熙 款《秋山访友图》
北宋 郭熙《窠石平远图》
北宋 郭熙《溪山行旅图》
郭熙《早春图》(局部)
郭熙《早春图》(局部)
五代 李成《读碑窠石图》
五代 李成《寒林平野图》
在美术史中,郭熙还与李成并称“李郭”,与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均为五代与北宋年间的山水画大师。古人本就崇尚以前人为师,是一份对大师前辈的致敬。更何况,师法李成的人多如牛毛,但少有像郭熙这般出类拔萃。除了“蟹爪枝”,郭熙还将山石卷云状的皴笔来表达,也就是“卷云皴”。笔势雄健,水墨明洁,尤其在晚年风格更为雄壮,将北方峰峦秀拔、云烟变幻之景表达得淋漓尽致。
郭熙的前半生在隐居中度过,后半生因为画作过上了腾着云朵一般的生活。但纵使曾经众人爱慕,又或遭遇全盘否定,他始终不为左右,沉迷于画。一切都如过眼云烟,唯有画画吸引着他。同样在郭熙的画作中,也始终有一种令人着魔的气质。这个“魔”并不是什么可怕的幻影,而更像是被艺术之神附体的灵魂,直到今天还有它缓缓的呼吸。
北宋 郭熙 溪山秋霁图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北宋 郭熙 溪山秋霁图 26.0×206.0 cm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右郭熙《谿山秋鑓图》,乃真笔也。原有倪云林籤题并柯九思印章。今籤题已失,而柯印犹存,盖倪、柯二君所藏也。旧在予友杜君处,尝求先太史题而未果。今二十年矣,其子于始持来求跋。按熙之出,稍后于营丘,故当时以李成、郭熙并称,则固已崇重之矣。当时山谷诗云『玉堂坐对郭熙画,发兴已在青林端』,又云『郭熙官画但荒远,短诸曲折开秋晚』,而石田先生论营丘云『丹青隐墨墨隐水,其妙贵淡不数浓』。今观此图,脱去笔墨畦径,而专趋于平淡古雅。虽层峦叠章,萦滩曲濑,略无痕迹。信乎,非熙不能,而真足为营丘之亚也。万曆己卯秋九月三日,茂苑文嘉。
王穉登 (1535–1612)
李成、郭熙并宋名手,一时画院诸人争效其法,遂往往鱼目混淆。大抵二君能以丹青水墨合为一体,不少露痕迹。信乎绘家三昧也!此图为《谿山秋鑓》,长岩曲岭,远树平芜,与浮岚暮霭相映带。森沉茂润,无纤微不惬。以此视营丘,真当并驱争先矣。太原王穉登书。
董其昌 (1555–1636)
余友莫廷韩嗜画,画亦逼黄子久,此卷盖其所藏,以为珍赏甲科。后归潘光禄,流传入余手。每一展之,不胜人琴之歎。万曆己亥首夏三日,董其昌。是日前一宿梦廷韩,及晓起题。
陈盟 (1612– 1656)
河阳绘事,妙绝环中。四百年来,真蹟颇少,予生所见,亦不数数。此卷精美入神,緜密秀润,殆非远与松年、和之辈所能彷彿,而况其他乎?观者珤之。丙申孟夏望后三日,蜀陈盟书于真州旅舍。
陈厥位
九日题郭河阳《溪山秋鑓图》。
未及登高插紫萸,閒披秋鑓郭熙图,开籤如是升平远,落帽何须问有无。
风雨妒嗔徒尔尔,鬼神呵护在区区,虽然不上龙山路,领略河阳胜陟嵞。
五塘陈厥位。
黄以霖 (1856–1932)
宣统三年二月,宿迁黄以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