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1131 清 高凤翰 1
工书法,善篆刻,喜收藏,精鉴赏,曾收藏秦汉印章及明清名家制印至万余方,各制有谱录,又收藏砚石至千百方,并制有铭词,手书后大半自行刻凿,著有《砚史》等行世。有《南阜山人全集》等著作传于世。
【名称】清 高凤翰 草堂艺菊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清代
【简介】立轴,纸本,水墨,纵122厘米,横51厘米,淡设色。(日)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此图以疏毫写草堂,细笔写修篁淡菊、老梅乔松。一翁策杖而行,当为画家自写。景物简繁错落,各得其所,布置极为精当。尤为可观者,是以精秀之笔,写出萧疏淡泊之气,实为大家手笔。
【名称】清 高凤翰 雪景竹石图
【年代】清代
【简介】立轴,纸本,设色,纵139.1厘米,横61.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写天气清寒,湖石罩雪耸立,在皑皑白雪中,高竹枯草,随风摇曳。雪景用水墨从背景拓出,浓淡掩映得宜。白雪覆盖着几枝绿竹,生意盎然,显得雪意更足。
【名称】清 高凤翰 雪菊图
【年代】清代
【简介】册页,纸本,纵23.7厘米。(日)私人藏。
此图以疏笔淡墨勾写菊花,下笔迅疾,以浓墨写意山石、叶脉,颇见精神。背景以淡墨刷染,花石周围留出空白,给人以白雪覆盖之感。画风率意粗放,行笔落墨中透溢出古拙的韵致。此图为作者右手患疾改用左手所作。
高凤翰(1683~1749)胶州大行高氏二股十一世,扬州八怪之一。清代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又名翰,字西园,号南村,又号南阜、云阜,别号因地、因时、因病等40多个,晚因病风痹,用左手作书画,又号尚左生。汉族,山东胶州三里河村人。雍正初,以诸生荐得官,为歙县县丞,署绩溪知县,罢归。性豪迈不羁,精艺术,画山水花鸟俱工,工诗,尤嗜砚,藏砚千,皆自为铭词手镌之。有《砚史》,《南阜集》。
高凤翰,字西园,号南村、南阜。五十五岁时因右手病废,改号半亭、老阜、废道人、尚左生、丁巳残人等,山东胶县人。清代书画家。擅长诗文、书法、绘画、篆刻,不受传统限制,生动而富于妙趣。他的毅力惊人,右臂病废后,书画篆刻全用左手,作品朴拙中有生趣,为世人所推重 [1] 。举孝友端方科,后官署徽州绩溪知县。早岁知名,尝奉渔洋(王世祯)遗命,为私塾门人。后又受尹元孚(会一)、卢雅雨(见曾)知遇。工书、画,草书圆劲。善山水,纵逸不拘于法,纯以气胜,兼北宋之雄浑,元人之静逸。花卉亦奇逸得天趣。嗜砚,收藏至千馀,皆自铭,大半手琢。究心缪篆,印宗秦、汉,苍古朴茂,郑燮印章,皆出沉凡民及其手。晚病痹,用左手挥洒,笔愈苍辣,因镌“丁巳残性豪迈不羁,精艺术,画山水花鸟俱工,工诗,尤嗜砚,藏砚千,皆自为铭词手镌之。有《砚史》,《南阜集》。人”、“尚左生”二印。著有《南阜诗钞》、《砚史》。卒年六十六。自撰生圹志。
高凤翰天资聪颖,童年时代就从家中藏书中学到不少东西。后来受当地名儒李世锡的指教,奠定了国学基础,对其后来在艺术方面的造就有很大的帮助。
29岁那年,高凤翰参加科考中秀才,次年去济南参加乡试,后又两度赴省,但屡试不中。
后至45岁,高凤翰方由胶州牧黄之瑞荐举应“贤良方正”特考,考列一等,授任安徽歙县县丞。在官场派系斗争中,高凤翰受诬下狱,经历了一番磨难。后虽冤案得昭雪,但使他对仕途失去了兴趣。
去官为民后,高凤翰侨居扬州,寄宿佛门僧舍。55岁时,他右手病残,改用左手舞文弄墨,自号“后尚左手”,刻制“丁巳残人”石章一枚,标志在丁巳年病苦废右手。他在扬州同“扬州八怪”一班文人十分投契,靠他们资助和自己卖画,维持了几年流浪生活。
59岁,高凤翰返归故里,8年后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