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润祥鉴赏 >

润祥鉴赏:中国画派与名家欣赏 1139 清 高岑 1

2018-09-07 11:12:38   
如果手机转码版网页观看效果不好,请点击左上角的“原网页”进入原始网页查看
收藏  分享到:
查看原图
高岑,生卒年不详,清初画家。字善长,又字蔚生,浙江杭州人,居金陵(今江苏南京)。阜(字康生)弟。好学中、晚唐诗,并学画。初师僧七处,后自出机杼。山水迹近蓝瑛,用笔精到,无粗犷气;写意花卉,清秀入神。与龚贤、樊圻、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为金陵八家。传世作品有《秋山万木图》、《林荫评古图》、《凤台秋月图》、《松窗飞瀑图》。

 

【名称】清 高岑 万山苍翠图
【年代】清代
【简介】立轴,绢本,设色,横78.5厘米,纵18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采用高远法画山村初秋景象。绕山的江河中,篷船、渔舟往来,田野间有农夫劳作,亦有临窗读书人或策杖访友者,村落中设客栈、店铺,生活气息浓厚。抒发了作者对幽静山林生活的向往。画面气势宏阔,内容丰富,为高岑山水作品中的佳作。自识“万撒谎内苍翠逼寒空,细路于回古木中。淡淡夕阳堪倚杖,霜枫几点上衣红。画并题呈学迂先生教正。石城高岑”。钤“高岑之印”白文、“蔚生”朱文方印。

 

【名称】清 高岑 卧游图
【年代】清代
【简介】立轴,绢本,纵208厘米,横58厘米。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图绘茂柳婀娜,掩映水榭,涟漪如带,小舟轻泛,远山崇峻,引带春江浩渺,一派暮春景象。置景平实之中见巧构,注重景物的远近关系,使画面具有纵深的空间感。设色清隽,用笔秀劲,彩墨相得,别具一种雅洁明媚而绝无甜俗。自识“闲将一幅代上行,不到山中趣自生。几树柳丝摇曳处,青山分外起予情。石城高岑并题”。钤“高岑之印”白文、“榕园”朱文印。曾经“永安沈氏”所藏,后为已故广西民革领导人吕集羲先生收藏。一九七○年五月, 吕夫人杜翠玲、儿子吕祖望遵先生遗愿,将该图轴连同一批书画捐献国家。

 

【名称】清 高岑 青绿山水图
【年代】清代
【简介】立轴,绢本,纵273厘米,横90.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取景法近似范宽,布局兼具高远、深远、平远之法,中部以坚峭高耸的山峦作为主体,再以远山、村落、江河、溪桥为铺衬。同时,尖劲的用笔,细密的点皴以及清丽的青绿设色,又颇受明代吴门画家唐寅、仇英的影响。画家经过融化吸收他人之长,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风貌。

 

【名称】清 高岑 仿黄子久富春山居图轴
【年代】清代
【简介】198×51厘米,绢本,墨笔。安徽省博物馆藏。

款识:临黄子久富春山居笔法。石城高岑。钤印:高岑之印(白) 蔚生(朱)。

 

金陵八家 高岑作品欣赏

 

湖山春色 手卷

拟范华原 设色绢本

仿北苑笔意 立轴 设色绢本

  秋山云闲 立轴 设色绫本 (132万元,2005年12月中贸圣佳)

款识:日静秋山云自闲,半空飞泻落人间。莫谓仙源无觅处,松花满地闭紫关。画似文翁先生七十寿。石城高岑。钤印:高岑之印(白文)、蔚生(朱文)

 

  高岑擅长作山水和水墨花卉,早年师从同里七处和尚学习绘画,后遍临前人佳作,博采众家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高岑的山水画有粗细两种面貌:粗笔山水风格与明代大家沈周很接近,笔墨纵横,粗简豪放,气势雄强;细笔山水则较为多见,笔法细秀劲峭,清丽严整,灵妙生动。此幅《秋山云闲图》属于高岑细笔山水风格一类,布局兼具高远、深远、平远之法,以中部山峦为主体,再铺衬以溪流、林木、村落等景致。画面中部峰峦峻峭而上,巍峨高耸,壁立千尺,流泉飞泻。峰端巨石嶙峋,连绵迭起,层次分明。巅峰之下流水淙淙,沿山而逝,溪水涟漪,水波潋滟,清澈妩媚。溪水中卵石四布,并有小桥横亘于两岸山石之间,野趣盎然。水际两畔林木秀挺,枝杈蟠曲交错,繁密多姿。密林中村落若隐若现,一高士端坐草堂之中,闲云野鹤。整幅画作笔墨细致严整,工丽清秀,气韵脱俗。既有前人山石之笔墨,又充分显示了画家参以己意的创作精神和精湛超群的笔墨技巧。

 临宝幢居士笔法 立轴 乙巳(1665年)作

 仿米氏云山 立轴 纸本

山水 四屏 设色绢本 乙巳(1665年)作

  虎溪三笑 绢本立轴 庚戌(1670年)作

  高山帆远 立轴 水墨绢本 庚戌(1670年)作

  题识:庚戌(1670)嘉平月,石城高岑写。钤印:高岑之印

  清初金陵八家,龚半千而下首称高岑,其画多大作,好层峦林树,特称苍阔沉厚,又点缀樯桅、村舍、草堂之属,气象雄深,魄力强纵。此其晚岁之笔。绢本久历沧桑,虽稍觉浑郁,尤不掩郁勃之气。其作传世更鲜见,识者能不宝之。

 仿白石翁笔法 立轴 绢本 1671年作

 临洪谷子秋林茅屋图笔意 立轴绢本

 松窗飞瀑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673年作

款识:古树云封带雨烟,桃花源在别人间。碧落小窗松迳外,半空飞泻经千年,癸丑小春石城高岑画并题。

 高岑的水墨画,清逸秀雅,有超然出尘之韵致,用笔用墨非常灵妙,引人入胜,高古幽雅。此画是典型的“北宗”风格。山势突兀,石质厚重坚实,勾线细劲方硬,颇多范宽遗韵,而且布局兼具高远、深远、平远之法,中部高耸坚峭的山峦作为主体。石壁下林木茂密森爽,几间屋舍傍溪而筑,屋内二人隔案相向晤谈,山间泉水飞泻而下,溪旁泊有一舟,境界清幽。山石虽用披麻皴,但笔触劲爽,轮廓的勾括之笔亦显峭硬,树木的画法工细写实。

  秋山万木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673年作

山水画(十册)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拟古山水册 水墨绢本 丁未(1677年)作

仿黄子久笔意 立轴 庚申(1680年)作

江山千里图 手卷 设色纸本 辽宁省博物馆藏

 高岑的山水画从宋元入手,并承明代吴门诸家之法,形成两种面貌:一种承继所谓“北宗”传统,从宋范宽到明唐寅;另一路山水,则远绍元代的黄公望、王蒙,近法明代沈周,文徵明。《千里江山图》就是高岑吸取了黄公望空灵简洁的勾线法和王蒙圆润细密的皴染法。

山水人物 立轴绢本 丁卯(1687年)作

  仿梅花蓭笔 设色纸本

 山水 立轴 纸本 辛未(1691年)作

  山水 册页 十四开 设色绢本

山水 八屏 设色纸本

高岑(1621-1691),字善长,又字蔚生,杭州人,居金陵(今南京)。高阜弟,为“金陵八家”之一 。

为人清高,相貌俊美,淡于功名,性好佛门"始从法门道昕卧伏腊寺,居茹蔬淡……"。 [1] 早年学朱翰,后学蓝瑛,所画平实,晚乃以己意行之 。 善山水及水墨花卉,写意入神。

崇祯十六年(1643);康熙十一年(1672)作《山水扇》,分别收入《名人书画扇》集三七;《明清画家印鉴》。康熙五年(1666);康熙十八年(1679)作《山水册》,分别收入故宫博物馆院藏《金陵诸家册》;《明清画家印鉴》。

 

“金陵八家”是清康乾时代活跃在南京地区,颇有影响的一大画派。八家有龚贤、高岑、樊圻、邹喆、吴宏、叶欣、谢荪、胡慥等人。八位画家虽被纳入一个流派,各自的画风却相去甚远,师法亦各有所宗。他们的共同之处,是淡泊功名,为人清高,只与诗酒结缘、书画为伴,视庙堂为粪池泥塘,喜江湖而优哉游哉。八家偶有际遇雅集,话语无多,只是以翰墨丹青怡情遣兴,喻世抒怀。

高岑在“八家”中的成就,仅次于龚贤,他不仅善画山水,还精于水墨花卉。他早年倾慕朱翰,后学蓝瑛,又从宋人董源、巨然的笔墨中寻根求柢,乃至黄子久﹝黄公望﹞之空灵简朴,沈石田﹝沈周﹞之粗服乱头,他都潜心入手,融会贯通。

高岑初以平实工稳为本,及至中年以后,崇尚写意,追求性灵与境界,其画渐至神采飞扬,晚年则愈发天马行空,一意孤行,其实这正是从必然步入自由的进程与归宿。

传世作品有《万山苍翠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院;《凤台秋月图》轴、《秋山万木图》轴、康熙八年(1669)作《林荫平古图》现藏南京博物院;十二年作《松窗飞瀑图》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江山千里图》卷、十四年作《山阁清秋图》现藏辽宁省博物馆;《野居图》现藏青岛市博物馆;《春景山水联屏》现藏烟台市博物馆;《谷口幽居图》册页图录于《中国绘画史图

 

相关图集